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橡胶草四倍体的诱导效果,以橡胶草幼芽为材料,采用浸芽法,比较分析氨磺灵和秋水仙素2种诱变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草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及多倍体橡胶草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氨磺灵处理橡胶草的成苗率(60%~75%)和最高诱变率(14.08%)均高于秋水仙素处理(0~59%和5.56%),其嵌合体率(27.27%)低于秋水仙素处理(75.00%),其中0.04 mmol/L氨磺灵处理 30 min,成苗率为71.00%,变异率14.08%,为最佳诱变条件。可见,氨磺灵比秋水仙素更适合用于橡胶草多倍体诱导。诱导后获得的四倍体橡胶草叶片厚度、气孔大小、花和种子大小均显著大于野生型二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这些形态特征可辅助多倍体橡胶草快速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初步探明了2种诱变剂对橡胶草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为今后橡胶草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东方百合Siberia多倍体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东方百合Siberia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预培养时间、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及浓度等因素对诱导试管苗多倍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溶液直接浸泡较共培养法好,且以0.05%的浓度和浸泡48 h为最佳组合,最终获得了18株四倍体试管苗.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确定其为稳定的同源四倍体.显微观测气孔特征后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及气孔保卫细胞长、宽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观赏植物二倍体‘细叶’芒的幼穗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采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获得其同源四倍体,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再生植株的倍性。进一步对四倍体‘细叶’芒的叶片气孔特征和植株表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二倍体亲本相比,四倍体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显著降低而气孔大小明显增大,四倍体植株的株高、分蘖和冠幅显著降低,但是叶片宽度比二倍体植株明显增加,而四倍体茎粗和叶长跟二倍体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研究获得的‘细叶’芒同源四倍体可为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甜叶菊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时间对甜叶菊萌动种子进行诱导,研究表明含有2%DMSO的0.1%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1 d可有效诱导甜叶菊多倍体产生,其诱导率为20%。多倍体表现出叶色深绿,叶片增大,有扭曲皱缩,叶下表皮气孔增大,密度减少,开花延迟,花蕾增大等现象。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研究显示,诱导获得的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有加倍;流式细胞仪鉴定研究表明,多倍体植株DNA含量为二倍体的两倍。该研究为大量甜叶菊多倍体育种材料的获得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选育优质高产甜叶菊新品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5.
野生碧玉兰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野生碧玉兰种子无菌萌发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在无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碧玉兰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04%的秋水仙素处理72h效果最好,诱导变异率达60%,死亡率为30%,变异试管苗形态上表现为叶片变宽、叶色较深、叶面粗糙、部分叶尖开叉并有双脉、植株矮壮,且生长缓慢;经细胞学检测,二倍体碧玉兰染色体数目为40(2n=2x=40),变异苗染色体数目大部分为80(2n=4x=80);四倍体叶表皮气孔变大,单位面积内气孔数明显减少;通过RAPD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和四倍体在带型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发掘枳橙同源四倍体资源,从而为柑橘砧木遗传改良提供新种质,本研究通过初步的形态学观察,从具多胚性的柑橘重要砧木资源枳橙实生苗群体750个单株中初步筛选出具典型多倍体特征的植株24株,其中流式细胞仪鉴定为枳橙四倍体22株,群体四倍体自然发生率达2.93%。下表皮气孔分析表明枳橙四倍体气孔密度显著低于二倍体对照。对获得的四倍体植株进行了SSR分子鉴定,19对引物扩增结果均显示枳橙四倍体与其二倍体对照的带型完全一致,表明获得的四倍体枳橙均为同源四倍体。本研究表明将形态学初选与流式细胞仪快速鉴定及SSR分析相结合是从多胚性柑橘资源实生群体获得同源四倍体的简便有效途径,本研究发掘的同源四倍体枳橙是柑橘砧木遗传改良相关研究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7.
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印度南瓜四倍体诱变方法,增加南瓜新的种质资源,以印度南瓜自交系M10-13-09为试材,秋水仙碱、氨磺乐灵为诱变剂对印度南瓜种子进行处理,获得同源四倍体印度南瓜,并从形态及一些生理指标上比较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差异。发现诱变剂秋水仙碱最佳浓度为2.0 mg/m L,氨磺乐灵最佳浓度为0.05 mg/m L,其诱变率分别为0.33%和0.83%,染色体加倍后的数目为2n=4x=80,诱变剂氨磺乐灵比秋水仙碱诱变效果更好。与印度南瓜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叶片变小、变厚,雌花开花节位明显降低,雄花花丝变粗,花冠颜色变深,多绒毛,生育期延长,果实表面色肋变宽,颜色变深;四倍体种子横径为1.0 cm,增加66.7%,纵径为1.2 cm,增加20%,颜色变深,发芽能力差,单果平均种子数目从122.0减少为30.3。四倍体南瓜伤流量大幅增加,光合效率增高90%,蒸腾速率增加20%,根系活力强于二倍体,果实生物总黄酮的含量增加50%。  相似文献   

9.
木薯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优良品种的选育一直是木薯科研工作的重点,而多倍体的巨型性特点为其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多倍体研究大多是体细胞加倍,有性多倍化研究起步较晚,而本课题组通过2n配子有性活体杂交,成功获得了首例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为了研究木薯有性四倍体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分别采用:田间的农艺性状观测(生长稳定期)、流式细胞术、叶片染色体计数、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淀粉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农艺性状均保持了母株器官巨型性的多倍体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叶片DNA含量均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相对应的叶片染色体数目也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且视野中四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各株系蛋白质含量均小于二倍体对照组,且有性多倍体株系电泳谱带基本相似;在淀粉含量测定中,其各株系淀粉含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各株系之间含量波动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对木薯多倍体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高产优质的不结球白菜四倍体苏州青,本研究使用浓度分别为0.1%,0.2%及0.3%的秋水仙素溶液,点滴处理二倍体苏州青幼苗植株的子叶生长点,进行5次处理后,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筛选鉴定四倍体苏州青植株,并比较二、四倍体苏州青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0.2%时加倍效果最好。形态解剖学鉴定结果表明:四倍体在株型、叶片、花、种荚、种子大小都有较明显的变大趋势;四倍体植株叶片气孔较二倍体变大,气孔密度变小;同时四倍体植株花粉粒比二倍体更膨大,更不规则;细胞学鉴定结果表示,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为40条,二倍体植株为20条;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四倍体植株荧光强度约为二倍体的2倍。通过品质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四倍体苏州青的各项生理指标含量较于二倍体均有不同。通过农艺性状比较,单株质量、叶宽、叶厚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本研究利用秋水仙素操作技术,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的形成,实现染色体加倍,创制不结球白菜新种质,为选育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提供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倍性新麦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二倍体新麦草相比,染色体加倍后的四倍体新麦草的种苗生活力强,种子营养成分含量高,对低温、干旱等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染色体加倍选育出的四倍体新麦草种子与正常的二倍体种子的萌发指标,幼苗芽长、根长、芽根比,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四倍体新麦草种子在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等方面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种子(p<0.01);染色体加倍能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但对幼苗芽的促进作用更强;与二倍体新麦草种子相比,四倍体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糖代谢速度快,更多的可溶性糖能给幼苗生长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万寿菊茎尖,研究秋水仙素对万寿菊的诱导效果,使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压片法鉴定多倍体,分析了四倍体植株在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性。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抑制万寿菊生长,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形态变异率呈先升后降趋势;秋水仙素处理后叶片变异类型主要有6种。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万寿菊株高、冠幅、节间长度、花梗长度和腺点密度降低,叶片面积、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花瓣长度和宽度增加;四倍体万寿菊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疏松度、栅海比、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量显著增加;四倍体万寿菊的比叶鲜重、比叶干重极显著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基因组大小增加。  相似文献   

13.
青檀多倍体诱导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青檀四倍体植株,以青檀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生长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青檀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4%—0.8%秋水仙素处理72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最高达34.2%。经流式细胞仪和茎尖染色体鉴定,初次镜检青檀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36,成功获得了青檀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4.
剪秋罗种子催芽及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剪秋罗种子发芽率不高的问题,以剪秋罗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种子新旧、播种基质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剪秋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和不同时间处理剪秋罗萌动种子诱导多倍体。通过形态鉴定、气孔鉴定以及细胞学鉴定变异植株。结果表明:存放1年的剪秋罗种子发芽指标均优于当年新种子,当年种子可能具有初生休眠特性。以150 mg/L的GA3预处理存放1年的剪秋罗种子24 h并播种于培养皿中能获得最高的发芽势(76.33%)和最高的发芽率(85.33%)。经过秋水仙碱处理的种子普遍存活率低,但每个处理浓度下都获得了变异植株,秋水仙碱浓度0.1%为筛选出的最适诱导浓度。变异植株表现出了与对照植株在形态上、气孔分析上和细胞学检测上的差异。经鉴定,初选出1株多倍体。研究为培育剪秋罗多倍体新品种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秋水仙素诱导黄芩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浓度为0.01%,0.05%,0.1%,0.2%,0.5%的秋水仙素浸泡黄芩种子24、48、72 h和96 h,统计种子发芽率;此外,在黄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5、10 mg/L和15mg/L的秋水仙素,进行黄芩多倍体的诱导.种子发芽和诱导愈伤形成芽后,取二者幼芽分别固定和制片观察,统计秋水仙素诱导黄芩产生的多倍体细胞率.结果表明:0.01%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24、48、72 h)黄芩种子,随着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提高;当浓度高于0.05%时,种子发芽率降低,但规律不明显.染色体压片观察表明,以浓度0.1%秋水仙素浸泡处理黄芩种子24h的多倍体细胞诱导率最高,可选49.2%;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但多倍体细胞诱导率仅为9.7%.以上结果表明,种子浸泡或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素均能诱导黄芩根尖或愈伤产生多倍体细胞,但要获得纯合的四倍体或多倍体植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获得多倍体小果型番茄材料,研究小果型番茄多倍体的特征特性。【方法】以番茄半栽培型亚种(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ssp.subspontaneum Brezh.)的5个小果型品种为诱变材料,用改良秋水仙素涂抹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品种番茄的诱导效果以及变异株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结果】小果型番茄经秋水仙素诱导后变异株性状表现为:苗期生长受阻,叶变厚、颜色深绿、叶形指数变小,花器变大,叶下表皮气孔器变大、气孔频度下降、保卫细胞内叶绿体含量增加,花粉变大、花粉育性下降。四倍体番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复杂,同源染色体出现了多种联会方式。【结论】5个小果型品种均获得了四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盾叶薯蓣的茎段、叶柄、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其效果以茎段和叶柄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2,4-D 2.0mg/L+BA 0.5mg/L为佳;在培养过程中,可用MS+BA 3.0mg/L+NAA 0.2mg/L作为分化培养基,后逐步转为MS+BA 1.Omg/L+NAA 0.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可使用MS+NAA 1.0mg/L的培养基。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盾叶薯蓣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小时后,诱导率可达50%,效果较好。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粗壮,叶片变大变厚,叶色浓绿,部分还出现畸形叶。叶片表皮气孔检测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表皮气孔变大,且单位面积下的气孔数目减少;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2x=20,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胭脂萝卜幼苗茎尖生长点,通过苗期和成株期对诱变植株和正常二倍体植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探讨四倍体胭脂萝卜的诱导方法与途径.结果表明,5种浓度秋水仙素都能诱变出四倍体胭脂萝卜,其中2 g/L秋水仙素诱变率最大,为33.3%.四倍体胭脂萝卜平均叶片厚度、叶长、株高、叶宽和开展度较二倍体分别增加32.4%、39.6%、39.8%、24%和31.7%,四倍体胭脂萝卜叶片单位视野内的气孔数目少于二倍体72.2%,但气孔的横径和纵径分别较二倍体大40.8%和30.7%.说明叶片厚度、叶长、株高、叶宽、开展度、气孔数目、气孔的横径和纵径等性状可以作为四倍体鉴定的重要特征,特别是气孔数目、气孔的横径和纵径可以作为快速鉴定四倍体与二倍体胭脂萝卜的重要指标.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是获得四倍体胭脂萝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利用染色体加倍之后基因的剂量效应及多倍体优势,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草棉同源四倍体新种质,有效拓宽棉花种质资源。【方法】以草棉同源多倍体后代S1和S2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倍性,对同源四倍体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结果】倍性鉴定表明,5株S1中有1株三倍体和4株四倍体,7株S2中有1株非整倍体和6株四倍体。在植株形态、叶片性状、花的表型、气孔性状等方面,S2较S1更稳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S2正常四分体(85.17%)和正常花粉粒(87.33%)的比例较S1都有所提高,说明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逐渐趋于正常。S2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均高于S1及其二倍体亲本。在结实率、种子大小和纤维长度方面,S2优于S<...  相似文献   

20.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乌拉尔甘草试管苗(2n=2X=16)茎尖进行同源四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存活率、变异率的影响,并对加倍植株的鉴定和纯合四倍体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0.1%,浸泡时间为12h时,茎尖的存活率和变异率分别为52.3%和22.1%,诱导率较高,并通过保卫细胞和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成功获得了甘草同源四倍体(2n=4X=32),为开展甘草多倍体育种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