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提高玉米单产,抗灾、减灾、稳产、高产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在地势平坦、肥力中上,保水保肥,有井灌条件的地方有广泛的适用性,推广该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保山市中海拔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在当地以大田生产模式开展了6个玉米品种的种植试验,调查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抗倒伏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先农518、禾润6号、红单24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尤其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这项突破性的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大面积推广,使土壤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土壤水分、积温增加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不同海拔高度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探寻宁南旱作区玉米种植适宜区域,是挖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并为不同海拔地区推广种植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防涝     
<正>玉米是需水量较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在玉米生长期,当土壤持水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会影响玉米生长,甚至死亡。因此,在降雨量较大的玉米生产区,采取有效的防涝措施能提高玉米的产量。近年来禄劝县雨水较丰富,特别是6、7月的降雨量已超过玉米生长期所需水量。根据多年玉米生产经验总结出玉米生产防涝技术措施。1玉米涝害玉米是需水量较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发育不良,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海拔地区对青贮玉米新品种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鲜重、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干重、农艺性状、穗部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青贮玉米品种云瑞121和云瑞506可以在保山市的高中低海拔地区及气候类似保山市的其他地区推广种植。该研究为青贮玉米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曲靖烟区不同前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曲靖两个海拔生态区不同前作下烤烟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评吸质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前作明显影响烟叶的品质,且因海拔不同而有差异。烤烟的化学成分在中低海拔烟区(1300~1800 m)以玉米或豌豆为前作的处理为佳,高海拔烟区(1800~2300 m)以蚕豆和玉米为前作的处理为佳;中低海拔烟区以玉米、绿肥或豌豆为前作,高海拔烟区以玉米或绿肥为前作可以适当增加烤烟的致香物质含量;烟叶评吸感官质量在中低海拔烟区以玉米、绿肥、豌豆或油菜为前作、高海拔烟区以绿肥或玉米为前作时得分较高,清香型风格在中低海拔区以绿肥或油菜为前作、高海拔烟区以洋芋或玉米为前作最明显;曲靖地区烤烟中铅含量偏高,在中低海拔烟区前作空闲、高海拔烟区以洋芋为前作的烤烟铅含量最低。综合而言,中低海拔烟区以玉米或豌豆为前作、高海拔烟区以绿肥或玉米为前作对改善烟叶品质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会泽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会泽县连续3年持续干旱气候特点和不同玉米种植区域水源条件状况,及时制定了塑盘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单株密植湿直播、三干下种(土干、肥干、种干)和理墒打塘等雨点播4种技术措施,介绍各技术适宜区域,总结其关键技术措施,以指导高海拔地区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评价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及品质等重要特征特性表现,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将参加区试的10个玉米新品种作为筛选材料,以中玉335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隆平558、隆黄019、隆黄177亩产分别为866.3 kg、857.1 kg、845.4 kg,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丰产性好、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枣庄市夏玉米在小麦破茬、优选良种、适度规模经营、机械直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当化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异常灾害应对、适时收获等技术环节进行详述,总结熟化"枣庄市夏玉米异常灾害预警应对减灾稳产技术规程",以期提高玉米异常灾害减灾预警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保山市玉米常见病害发生严重且生产中缺乏抗病、高产品种的实际情况,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依托云南省现代玉米产业体系项目,成功引入了杂交玉米品种云瑞505。在全市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将其快速的推广应用,该品种目前已成为保山市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之一,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绥江是优质金江白魔芋主产区,魔芋与玉米合理的间套规格是保障稳产丰产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开展魔芋与玉米不同间套规格试验及大面调查,制定了"垄幅1.1m、每垄2行魔芋和1行玉米、玉米单行单株种在2行魔芋之间"的规范间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富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土地类型多样,多年以来,适应富源县及周边地区中低海拔、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籽粒黄色、早中熟、稳产、抗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是农民群众的追求。“胜玉三号”,玉米新品种就是根据以上目标而选育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介绍了保山市山地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可以为保山市山地玉米生产提供规范性技术支撑,有利于促进良种良法推广应用,达到山地玉米高产目的,使农户增产增效,以提高全市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长势总体较好,但后期为确保玉米的生产安全及丰收丰产,玉米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如下。1排涝防涝保生长近期雨水较多,低洼易涝田块排除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搞好土壤墒情监测,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避免因旱涝造成减产。2补施粒肥增粒重多雨易导致肥料淋失,引起后期脱肥。在玉米吐丝期应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保山市玉米常见病害发生严重且玉米生产缺乏高产、抗病品种的实际情况,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功引入了杂交玉米新品种五谷1790。在全市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将其快速的推广应用,该品种目前已成为保山市主要推广玉米品种之一,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品种尚单2012为材料,在保山市适宜区域设置密度栽培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等生长发育特征特性及产量相关构成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高产潜力,以期揭示尚单2012品种的高产耐密性。结果表明,尚单2012玉米品种在保山市中海拔坝区玉米产区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每亩3 800~4 300株,最佳种植密度在4 000株左右,不宜超过4 500株。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生产中应选择最佳种植密度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对春玉米在武陵山区低海拔地区不同海拔地点,进行分期播种,对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武陵山区海拔300~600 m的低海拔山区春玉米露地栽培最佳播种期为3月中旬,过早或过迟播种均不利于春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8.
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隆阳区板桥镇小永社区开展了2020年云南省金秋联合体普通玉米区域试验(中海拔组)区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参试的7个玉米品种(含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尚单3927、柏玉719、恒玉616、芮单599在该试验中产量均超过对照、抗病性和抗逆性好、综合表现较强,建议在保山中海拔区域扩大试验示范;白玉157、白玉801在该试验中产量较对照减产,建议在适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冷害、干旱、涝害是造成该地区玉米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旨在准确、定量评估东北玉米不同发育阶段和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为区域农业生产规划、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理,利用构建的东北玉米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发育阶段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要素分别进行评价,对发育阶段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区划。【结果】发育阶段冷害危险性大致由西向东递增,基本呈带状分布,生育早期,冷害危险性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和黑龙江东南部;生育后期,冷害危险性中高值区主要位于长白山地、黑龙江研究区东南及北部地区。4个发育阶段干旱危险性均大致由东向西或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呈带状分布。发育阶段涝害危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辽宁东南部为涝害易发区,播种-七叶,整个研究区涝害危险性较低,发生涝害的可能性较小;后3个发育阶段,涝害危险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东南部。播种-七叶,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中低值区分布在东北地区中部,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和东部。七叶-抽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基本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增,中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中部和东北部,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抽雄-乳熟、乳熟-成熟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基本由东向西递增,中高值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研究区西部、吉林西部及辽宁大部分地区。播种-七叶,主要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分布在青冈、东宁、白城、乾安、长白,大部分地区为中等风险;七叶-抽雄,高风险区分布在辽宁东南部的宽甸、岫岩、庄河;前两个发育阶段,高风险区零星分布或者区域面积较小。抽雄-乳熟、乳熟-成熟及生育期,高风险区域面积增大,呈片状分布在黑龙江研究区西部、吉林西部及辽宁东部的宽甸、岫岩。【结论】东北玉米不同发育阶段和生育期冷害、干旱、涝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呈不同的分布形式。前两个发育阶段高风险区域较小;后两个阶段及生育期,高风险区域面积增大,呈片状分布在黑龙江研究区西部、吉林西部及辽宁东部的宽甸、岫岩。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及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1.1适宜区域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适宜在我省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域,该项技术增产效果可达10%以上。1.2技术要点1.2.1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