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龙果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一定疗效的保健功效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莱芜区牛泉镇科技人员成功将火龙果进行大棚试验栽培,通过近4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适合温室栽培的高产方法,试验园2年结果,3年生平均株产3 kg,折合亩产(1 100株)3 300 kg,按北方最低批发价10元/kg计,产值约3.3万元,4年生亩产量在4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型南瓜贝贝近年来在昌乐地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播种面积已达2万亩。早春拱棚保护地栽培,亩产量在4 000~4 500 kg;延至第三茬采收,亩产量可达5 000 kg,产值在1.5万~2.0万元。其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处于山东省领先水平,已形成了从品种选择、环境调控、植株调整、保花保果、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一套成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下改进毛豆栽培管理的方式,能显著地提高75毛豆的产量。单行栽培较常规双行种植能显著地提高毛豆产量,增产率可达22.24%。亩用磷酸二铵:硫酸钾=1:1比例的复合肥5kg作底肥,20 kg作追肥较好,毛豆有效亩产量可达518.14kg。从栽培密度上来看,行距80cm或70cm,且亩株数5 000株较好,亩产量分别可达983.40kg、979.99kg。  相似文献   

4.
于2012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大田生产条件下,以参试的玉米品种中单909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9种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株),记为处理M4~M12,分析中单909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潜力和高产适宜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处理M4~M12生育期为134~136 d,每667 m2产量为1 128.04~1 250.91 kg,其中每667 m2种植密度为6 000株的产量最高,每667 m2达到1 250.91 kg;种植密度为4 000株和9 000株的产量最低,每667 m2分别为1 128.04kg和1 129.81 kg.每667 m2产量潜力最大的种植密度是6 000株.  相似文献   

5.
<正>早春甘蓝—夏季番茄—秋季大白菜1年3种3收栽培技术,投入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甘蓝亩产量4 000 kg,夏季番茄亩产量5 000 kg,秋季大白菜亩产量5 000 kg。其栽培技术要点是:1甘蓝1.1育苗。品种选用中甘11号或8398,在12月底或1月初温室育苗,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分苗。苗期土壤以保持湿润、不裂缝为宜。定植前10 d左右通风炼苗。  相似文献   

6.
梨树采用优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可比传统的稀植栽培提前3~5年挂果。3年生株产量5~10公斤,亩产量500~1000公斤。5年进入盛果期,株产量20~30公斤,亩产量1500~3000公斤。8年以后,亩产量可稳定在3000~5000公斤。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梨树采用优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可比传统的稀植栽培提前3~5年挂果。3年生株产量5~10公斤,亩产量500~1000公斤。5年进入盛果期,株产量20~30公斤,亩产量1500~3000公斤。8年以后,亩产量可稳定在3000~5000公斤。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西吉县2019年生态条件下,大西洋在4个栽培模式中,单行高垄白膜栽培植株生长势最强、单株结薯数最多、亩产量最高是2652kg比对照宽行中垄白膜栽培增产986kg、增产率最高达到37.2%、加工薯片薯率最高是99%;宽行高垄白膜栽培植株生长势较强、单株结薯数、亩产量次之是1734kg比对照宽行中垄白膜栽培增产68kg、增产率3.9%、加工薯片薯率是96%;宽行高垄黑膜栽培植株生长势较强、单株结薯数最少、亩产量最低是1496kg比对照低170kg,减产率11.4%、加工薯片薯率最低是89%。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囤玉118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对囤玉118进行了3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处理的栽培密度中,以4 000株/亩产量最高,密度最佳。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株/亩。  相似文献   

10.
高粱轻简栽培技术体系为:单粒机播,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一次性完成,机械收获,采用"两水一密一防"栽培模式,即:浇足底墒水和孕穗水,合理密植(行距40 cm、株距21 cm,密度为8 000株/亩),及时防治高粱蚜虫。实施"适当晚播(5月10日左右)、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 m3、缓控释肥50 kg、磷酸二铵25 kg),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用该模式种植高粱比常规栽培方式种植效益提高16%。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铜仁市的立体农业气候资源,加快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引进长型(棍棒状)山药块茎作商品栽培并取得成功.在铜仁市以棍棒状山药作主栽品种,可采用顶芽繁殖法和山药果繁殖法,良种繁育用种量(用山药果繁育山药鼻子)50 kg/667m2山药果,商品块茎生产用种量150~200 kg/667m2,采用宽窄行栽培,栽植时间2-3月份,单行种植在3 000株/667m2左右,双行种植可提高到3 500~4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2010年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以行距模式为主处理,以亩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适宜模式和密度.2011年以玉米品种郑单958、陕单609为材料,以品种为主处理,以亩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适宜品种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行距、合理密植条件下,旱地春玉米亩产量可达到950 kg以上.试验初步结论,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行距以60cm+60 cm较为理想,密度以4 000-5 000株/667m2较为适宜,品种以郑单958为主,不断扩大陕单609示范面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嫁接西瓜砧木根系强大、吸水吸肥能力强、抗病性强的特性,采用"稀植、大肥、不整枝、不打杈、不摘瓜"的轻简节本栽培方法,每667m2种植西瓜80株,平均每株结果8.5个,每667m2产量6199.2kg;与每667m2种植270株"三蔓两瓜"的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每667m2增产1069.2kg,每667m2增收节支1358.6元,并减少劳动工日2d以上。该栽培管理技术具有轻便简化、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贵州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油菜轻简化种植应用。采用裂区设计,对黔北地区3个主栽油菜品种直播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种量对油菜田间成株率影响显著,播种量为200~1 0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为1 000~1 2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黔北地区油菜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量为400~600g/667m2。品种和播种量单因素及品种与播种量互作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夏黑葡萄快速育苗技术、计划密植技术、简化施肥技术、主枝更新技术、生草覆盖技术、控产管理技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示范园第一年种植苗木1 480株(行株距约90 cm×50 cm),第一年可出售葡萄苗1 200多株,实现亩产值12 000元;示范园第二年亩留种苗256株,平均株产1.75 kg,亩产量448 kg,实现产值6 272元;第三年亩产1 024 kg,实现产值14 336元。三年总产值超过3.260 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周口生态区芝麻高产高效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以新品种周10J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耕作方式和2种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方案中,麦收后及时抢墒免耕播种,种肥机械条播,留苗密度150 000株/hm~2,结合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控技术,能达到高产高效轻简化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华占直播栽培技术是一种轻简型的栽培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区的推广。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黄华占直播栽培的特点,应用该技术的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610.8 kg,最高亩产量达到653.6 kg。总结了黄华占在赣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的丰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在贵州轻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及其丰产性,分别在遵义县、贵阳市、金沙县和平坝县对该品种进行多点免耕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黔油30号免耕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8万~2.4万株/667m2,产量为145 kg/667m2左右,且在遵义、金沙、贵阳和平坝等地生产上应用该密度对黔油30号进行免耕栽培均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小型贝贝南瓜近年来在淄博地区日光温室开始栽培,采用一次定植采收三茬的栽培方式,亩产量可达4 500~5 000 kg,每亩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现状,包括免耕直播、简化施肥、套播以及机械化种植等4种轻简化栽培技术。初步提出了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生产技术和示范推广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江西省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