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升内蒙古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实现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的自动化、客观化,2013年,通辽市气象部门启动了乡镇精细化预报的研究工作,并组织研发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了乡镇天气预报的自动制作、存储、发布、检验,并加入了人工订正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介绍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框架、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影视服务现状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影视服务中的天气预报栏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通辽市气象影视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通辽市夏季降水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内蒙古通辽市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52年(1959—2010年)的夏季降水量资料,利用降水量转换成Z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Z指数呈减小趋势;1970、1972、1984和2000年发生了突变,2000年开始的干旱阶段是52年来降水量最少的时期,重旱频率高达11.5%;未来将维持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详细分析了2010年1月18日夜间—21日内蒙古通辽市寒潮大风降温过程。结果表明:强冷空气堆积是寒潮暴发的必要条件。隆冬季节在西伯利亚或蒙古,500百帕高空实况图上要有-48℃左右的冷中心,700百帕图的相应位置上要有-36℃左右的冷中心,而地面图上又有强冷高压与之配合,冷高压中心强度可达1 060百帕以上。寒潮的强度与冷锋的强度有密切关系,高空锋区的强度反映了寒潮冷锋的强度,也反映了寒潮冷空气的强度。锋区越强(等温线越密集),说明寒潮冷锋越强,亦即寒潮越强。根据通辽市气象台多年的预报经验,在冷空气入侵时,700百帕图上每10个纬距内有5~8条等温线通过(相当于温差20~32℃)时,该冷空气入侵我国,即可达到寒潮程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内蒙古通辽气象观测站25年地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一些预报霜冻的指标,供准确预报霜冻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防制牛皮蝇蛆病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大面积药物防治牛皮蝇蛆病工作.显示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通辽市六年来牛皮蝇蛆病防治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基础之一,畜牧业在农村牧区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牛产业是全市畜牧业生产核心,2004年全市牲畜存栏863万头只,其中牛126.9万头。牛皮蝇蛆病一直是危害本地区养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牛业和制革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防制牛皮蝇蛆病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大面积药物防治牛皮蝇蛆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通辽市六年来牛皮蝇蛆病防治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通辽市霜冻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71—2009年内蒙古通辽市初霜冻期、终霜冻期及无霜期序列,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分布频率等气候特征,指出了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无霜期延长的变化趋势,而这种变化趋势与气候变暖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10.
从天气实况和环流特征入手,并以各家数值预报为主要的预报依据,对内蒙古通辽市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低层东高西低形势利于暖湿气流向北输送,高层贝加尔湖弱冷空气补充南下,冷暖空气在通辽市的交汇,是造成通辽市该次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建站以来至2013年发生在通辽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以及各种雷达回波产品在冰雹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的表现特征以及探空资料进行分析可知:雷达反射率因子产品的钩状回波、“V”型缺口和三体散射(即长钉状回波)、弓形回波、“人”字形回波(LEWP)和菱形回波等特征,径向速度图上明显的辐合场或辐合带、“中气旋”“逆风区”等特征,以及回波顶高,VAD风廓线产品,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中气旋产品,强度和速度的剖面图等都有指示意义的表征,并且通过以上特征总结出相应的量化指标,作为未来是否会有冰雹出现的判断依据,应用到实际的短时临近预报工作中,以期提高冰雹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通辽市2013年7月15—16日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动气象站、高空及地面形势、云图、雷达图等实况资料,以及暴雨时段的物理量场,并探讨了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空和地面实况、物理量场及雷达资料,对内蒙古通辽市2016年7月28日的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低空急流及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造成的。同时发现,大气层结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是造成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发生的主要条件,另外,雷达产品对该次暴雨和冰雹天气预报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通辽市2010年11月11日—12日暴雪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天气图、云图、雷达图等实况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暴雪区域对应的几种数值预报场进行总结,探究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及该次预报的成败因素,以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雷达回波指标的内蒙古通辽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建站以来至2013年发生在通辽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冰雹天气的9项预报指标。为了将以上确定的预报指标应用到实际的短时、临近预报工作当中,分别对各项指标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应用客观预报方法将上述指标组合在一起。采用指标加权集成法,根据每一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指标不同的权重,然后带权集成,建立预报模型方程,得到一个各项指标的结合参数,作为未来是否会有冰雹出现的判断依据,以期提高冰雹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暴风雪天气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暴风雪天气的形成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07年3月3日—3月4日通辽市出现的一次暴风雪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冷暖低空急流的汇合、强的上升运动及动量下传作用是激发该类灾害天气的关键因素。旨在通过对该次大型降雪过程的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和指标,并应用于今后的预报工作当中,从而为今后的暴风雪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9年4月18—21日内蒙古通辽市一次久旱转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足的水汽条件和较强的上升运动,同时低层有冷空气入侵激发该次降水的产生。降水是由于高空槽东移加强形成低涡、地面配合倒槽产生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回波具有明显的、典型的普雨降水系统特征。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深入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研究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内蒙古通辽市夏季降水量气候预测水平,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该地区夏季降水量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物理意义清楚,所建预测模型达到了显著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变化的过程,经试报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