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近年来随着各项农业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粮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粮食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文章探讨了河南省偃师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途径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用品质、品牌提高效益等。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与农业产业具有密切耦合关系,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水资源变化、种植结构和产量变化等因素将影响粮食生产。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消费习惯、粮食产量和结构变动将影响粮食贸易和流通。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针对气候变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农业领域目前还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立法,缺乏稳定的法制保障。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应完善粮食安全法制保障能力,增强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意识,构建粮食安全法律规范框架,调整修改完善粮食安全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广西粮食产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mplex Gaussian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1949~2008年广西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并预测了广西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提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粮食结构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期能保障广西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静  窦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60-361
通过分析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下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指出粮食安全存在的生产粮食资源条件有待改善、粮食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仍不平衡以及粮食加工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改进粮食生产的种植结构与粮食储备体制、改进粮食的消费结构及加强粮食的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措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嘉祥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大宗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1万hm2。通过采取行政、政策、科技等有效措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曾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该文介绍了嘉祥县粮食生产现状、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制约粮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动力学预测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殿勇  黄永亮 《现代农业》2007,(10):101-104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未来的粮食产量不仅关系到自身粮食安全,也必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山东省1985~2004年粮食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基础上和在各种假设条件下,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若干粮食产量动力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提出若干解决方案,分别给出不同方案下粮食产量的预测值。预测表明:1.仅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来提高粮食总产难以保障粮食安全;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较为可行有效;3.在保证一定数量粮食播种面积前提下,培育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个别年份再区域外进口当年粮食需求量的5%,基本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讨论部分指出了目前可能存在的粮食安全隐患,并给出一些建议,以期应对国家和地区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常德市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其粮食产业的稳固发展对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推动常德市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粮食生产结构、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单产4个方面对常德市粮食生产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常德市粮食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落实农业保险,补齐自然灾害应对短板;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鼓励土地流转、有效治理抛荒,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等对策,以推进常德市粮食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常德市粮食生产的竞争优势,增加常德市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确保粮食主产区稳产增收至关重要。在对中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粮食产量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选取2012—2019年河南省104个县份粮食生产数据,从自然禀赋、要素投入、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劳动力、农用机械总动力、产业结构、农村收入水平对粮食产量有正向促进作用;财政支农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短期为负,长期为正;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不显著且存在脱钩效应,脱钩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三大粮食核心区。基于此,河南粮食生产波动渐趋稳定,未来河南省粮食增产将得益于粮食播种面积和农业劳动力的稳定,同时也应注重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地和化肥减量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新作物,积极发展小麦种植,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的粮食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山西省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小麦种植地数量和面积在减少,如何利用有效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优质高产的小麦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山西省长治市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就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小麦产量提升,维护地区粮食安全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粮食生产波动规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依据甘肃省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1978-2011年间甘肃省粮食产量、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的波动规律及其原因。提出了增加投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更新粮食安全观念,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经济效益;统筹协调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等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粮食供需平衡及粮食安全问题有潜在的影响。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行政区的省域面板数据,从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两个维度解析我国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情况,并运用全局Morans Ⅰ指数检验我国各省域粮食产量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分析我国各省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逐渐北移,且各省域粮食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占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及人均耕地面积均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粮食产量的格局在近20年发生了演变。基于此,建议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加强各省份之间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协调等方面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是维持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的先决条件。随着农业生产越来越现代化,农业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烘干量的增加。粮食烘干是粮食收获后加工处理必不可少的环节,烘干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粮食储藏时间和储藏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存在经营场地难于落实、机械造价成本高、烘干成本高、烘干设备利用率低、烘干中心具有生产安全问题、农民烘干意识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实现粮食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研究非洲粮食生产状况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为目的,运用例举法综述非洲阶段性粮食产量并分析其特点,运用归纳法对比分析造成粮食安全问题各因素间的内部关联与因果关系。结合殖民主义时期的历史遗留分析非洲国家制定错误农业政策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该种农业政策对粮食种植技术、管理水平、涉农基建的发展与资金拨款的影响;从异常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速度等外因出发,分析非洲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的特点。结果表明:非洲粮食安全问题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府的政策规划、执行力度、办事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西走廊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重点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围绕粮食生产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突出发展名,优,特品种,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旨在实现农民增收,增强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农民作为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其种粮积极性是目前阶段农业政策关注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南省500户种粮农户的种粮动机、种粮人力和财力投入情况、粮食播种规模、粮食产量、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业收入变化情况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1)耕地种植规模小阻碍了农户的生产资料投入;(2)"兼业化"农民以及新一代农民的种粮意愿持续下滑;(3)粮食补贴激励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研究方向,近年来,我们在不增加土地的情况下,对大豆、玉米套种进行研究和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得到保障。从而充分调动农民从粮食事生产积极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努力。本文将该技术的主要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十一连增”主要因素贡献分析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并实现了连续8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万t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都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将粮食"十一连增"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的提升、播种面积的增加以及种植结构调整三部分,并对三者的贡献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十一连增"期间,播种面积、单产、种植结构三者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是36.65%、48.27%和15.08%;分品种来看,稻谷、玉米和杂粮的增产主要由种植面积扩大而带动,仅有小麦的增产是由于单产的拉动,种植结构调整对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鉴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以及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增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基础建设以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胡凤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70-2171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粮食产量连续下降,粮食库存逐年减少,粮食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将成为各级政府以后工作的重点。浅析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主产区北移加剧了资源约束和灾害风险,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主产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以及粮食主产区省际间粮食生产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因此,提出加速向粮食功能区转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土地流转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农业发展新理念,加大利益补偿力度增强主产区种粮的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北一熟区是我国农业粮食生产的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的稳压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种植结构单一、耕地有机质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光温水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区域农业发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建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生产生态协同的土壤耕作制度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地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对实现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