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口铜鱼幼鱼可持续游泳能力及活动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测定了4个温度(10,15,20和25℃)下圆口铜鱼幼鱼游泳速度达到临界游速过程中及运动疲劳后耗氧率的变化情况;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测定了5个不同流速下的可持续游泳时间,并通过摄像记录分析了不同游泳速度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圆口铜鱼幼鱼在运动疲劳前耗氧率随流速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在临界游速时达到峰值;运动疲劳后耗氧率逐渐下降,40~50 min内耗氧率恢复至低流速时的水平。自然水温(18.0±1.5)℃条件下幼鱼的可持续游泳时间随流速增加逐渐减小(P0.01),在1.31倍临界游速的固定流速下,平均可持续游泳时间达29 min,体现了较强的游泳耐力及无氧代谢能力。录像分析表明,摆尾频率(TBF)与游速的关系呈线性正相关(P0.001),且随着温度升高,TBF随流速增加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根据圆口铜鱼( Coreius guichenoti)船体网箱饲养经验,总结了养殖过程中多种鱼病(小瓜虫、疖疮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水霉病、肝胆综合征、应激性出血病、头槽绦虫病、赤皮病、腐皮病、斜管虫、钟形虫和锚头鳋等)的发病特征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精浆离子和氨基酸成分及精液生理特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圆口铜鱼精液pH值为7.3,呈弱碱性;精液浓度为39.7%,精子密度为5.3×10~9个/mL;精浆离子以Na~+含量88.7 mmol/L最高,其次是K~+,之后为Ca~(2+)、Mg~(2+)、Zn~(2+)、Cu~(2+);精浆水解氨基酸总量为2 872.69μmol/100mL,其中以脯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最低。该结果填补了圆口铜鱼繁殖生物学的相关数据,为圆口铜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是长江上游渔业资源衰退的代表性物种,目前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社会关注度空前。在圆口铜鱼自然繁殖条件几尽丧失的情况下,人工驯养繁育成为保护该物种的极重要选择。近年来,圆口铜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对圆口铜鱼的保护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结了圆口铜鱼养殖生物学、人工驯养与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用实验室克隆的23个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et Dabry)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长江宜宾江段的圆口铜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统计分析了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学指标。结果表明:23个位点有14个微卫星位点呈单态,9个位点出现多态,在这9个位点中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其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多态信息含量在0.440~0.839之间变动,平均为0.670,除YT17和YT22位点属于中度多态外,其余7个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28,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向家坝坝上坝下不同地点和不同年龄的圆口铜鱼( Coreius guichenoti)样本的遗传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时空两个维度上评估向家坝水电站对圆口铜鱼种群所造成的影响。从10个采样点共获得254尾铜鱼,年龄分别在1~7龄,依据各年龄组样本数,将其分为5个世代群体。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为944 bp,在254个序列中,共检测出变异位点40个,单倍型62种,共享单倍型比例较高,为37.1%(23/62)。254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 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4709和0.00489,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10个地理群体间的分化指数( Fst值)、分子方差分析( AMOVA)和平均K 2-P遗传距离均表明10个圆口铜鱼地理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未发生显著的群体遗传分化。5个世代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 AMOVA)结果显示,各世代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单倍型的NJ分子系统树和NETWORK网络图显示单倍型的聚类与地理分群没有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群体和不同世代群体间均未出现遗传分化,向家坝对圆口铜鱼种群所造成的影响在遗传结构上暂未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鱼油或附加动物饵料(黄粉虫、中华圆田螺肉)等营养源,研究了不同营养源或其组合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生长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实验分A、B、C三组进行:A组添加鱼油、卵磷脂、黄粉虫,设置4个实验组(A1、A2、A3、A4);B组添加维生素E,设置2个实验组(B1、B2);C组添加卵磷脂、维生素E和螺肉,设置2个实验组(C1、C2);另对应设置3个对照组(A0、B0、C0,仅投喂基础日粮)。结果显示:经过数月的养殖(A、B组300 d, C组240 d),各试验组亲鱼生长总体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雄鱼性腺均能发育成熟,成熟率达到100%;而雌鱼性腺发育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基础日粮中单独添加2%卵磷脂组(A2),雌鱼成熟率达到16.13%;同时添加2%卵磷脂、5%鱼油、25%黄粉虫组(A4)雌鱼成熟率19.13%,均高于对照组(A0)的8%。添加0.1%维生素E组(B1)、0.2%维生素E组(B2)的雌鱼成熟率分别为16.22%、21.21%,均高于对照组(B0)的6%。添加0.2%维生素E和2%卵磷脂组(C1),雌鱼成熟率...  相似文献   

8.
圆口铜鱼的生物学及病害学等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生境的恶化和人为捕捞过度,其数量急剧减少,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圆口铜鱼进行了研究,现将一些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运输前准备做好运输前的准备工作是获得运输成功的基本环节。活鱼运输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责任性强的工作,要选派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经验又懂技术的人承担。运输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尼龙袋充氧密封运输、橡皮袋充氧密封运输、塑料桶充气运输和鱼箱充氧运输4种方法,进行了圆口铜鱼的活鱼运输试验,运输成活率在75.0%~100%.在运输过程中对麻醉剂的使用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运输后鱼体进行消毒处理,其5 d内的成活率在78.1%~100%.为制定合适的圆口铜鱼活鱼运输方式和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圆口铜鱼仔幼鱼驯养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4日至10月8日,以采自金沙江的34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鱼(出膜3~4d)为驯养试验对象,仔鱼阶段分别以蛋黄和水蚯蚓碎浆作开口饵料,稚鱼、幼鱼阶段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圆口铜鱼仔鱼、稚鱼、幼鱼均能主动摄食。经107d驯化培育,总体成活率64.71%,幼鱼平均体长(70.5±4.6)mm,平均体重(5.9±1.3)g,表明圆口铜鱼仔幼鱼易于驯养。  相似文献   

12.
13.
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金沙江梯级电站开发运行、鱼类栖息地减少、洄游通道受阻、自然繁殖受到影响、早期资源量显著下降、种群生存面临危机的现状,为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是补充其资源量的主要补救措施。利用船体网箱原位活水驯养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开展亲鱼驯养、人工催产和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圆口铜鱼亲鱼在船体网箱活水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可用于人工催产。2017年6月17~30日,采用二次注射法人工催产3批次,共产卵约12万粒,在水温20.5~21.9 ℃条件下,针距8~10 h,效应时间18~19 h,平均受精率69.3%,出苗约5万尾。圆口铜鱼卵径1.9~2.2 mm,卵膜径6.4~7.2 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在水温20.5~22.5 ℃,溶氧7 mg/L以上条件下,历时48~62 h出膜。研究结果为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参考,为其规模化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长江干流圆口铜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材料对采自长江干流宜昌和重庆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年龄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方程、生长拐点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龄组成以1、2龄个体为主;体长(L)和鳞径(R)呈线性关系,L=15.327R+71.349;体重(W)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W=0.00002L2.9942;体长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为Lt=730.15[1-e-0.12(t+1.01)];体重生长方程为Wt=7493.05[1-e-0.12(t+1.01)]2.9942;其生长拐点年龄为8.13龄。圆口铜鱼体长生长3龄前为快速期,之后生长减缓。为了保护长江干流圆口铜鱼资源,建议以278mm为最小捕捞个体的体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鳞片材料对采自长江干流宜昌和重庆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年龄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方程、生长拐点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龄组成以1、2龄个体为主;体长(L)和鳞径(R)呈线性关系,L=15.327R+71.349;体重(W)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W=0.00002L2.9942;体长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为Lt=730.15[1-e-0.12(t+1.01)];体重生长方程为Wt=7493.05[1-e-0.12(t+1.01)]2.9942;其生长拐点年龄为8.13龄。圆口铜鱼体长生长3龄前为快速期,之后生长减缓。为了保护长江干流圆口铜鱼资源,建议以278mm为最小捕捞个体的体长。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评价了4种稀释液(D15、D20、L1、D1), 3种抗冻保护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甲醇(METH)]在3种体积浓度(7.5%、10%、12.5%, V/V)下对圆口铜鱼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并比较了150 mOsm/kg NaCl与超纯水作为激活剂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1组稀释液的精子活率(MOT)最高,为(74.64±13.17)%,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以10%甲醇作为抗冻保护剂的圆口铜鱼精子经超纯水激活后,测得MOT最高,达到(78.11±14.74)%,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精子运动速度达最大,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VAP(平均路径运动速度)分别达到(50.28±12.46)μm/s、(35.06±10.82)μm/s、(39.44±12.46)μm/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分别为(8.67±1.15) s、(33.33±5.00) s,显著低于鲜精(P0.05); 7.5%甲醇组和7.5%二甲基甲酰胺组的MOT次之,分别为(77.71±17.74)%、(76.42±12.49)%,抗冻剂二甲基亚砜组的MOT显著低于甲醇组、二甲基甲酰胺组(P0.05)。12.5%的3种抗冻保护剂中,几乎无精子存活;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抗冻剂保护下,10%甲醇组,相较于使用超纯水激活,用150 mOsm/kg NaCl激活后的精子活率和寿命更高,说明Na~+有延长冻精寿命,提高精子活率的作用。研究表明, D1+10%METH (7.8 g/L NaCl+0.5 g/L KCl+15 g/L葡萄糖+10%METH)可用于圆口铜鱼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为圆口铜鱼的繁育工作和种质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鱼类游泳能力测定装置,以人工繁殖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为实验对象,体重(3.05±0.99)g,体长(5.94±0.66)cm,采用递增流速法研究其游泳能力与游泳行为。结果表明,在(20±1)℃水温条件下,圆口铜鱼平均相对临界游泳速度(critical swimming speed,Ucrit)为(8.41±1.56)BL/s;其步态转换速度(gait transition speed,Uchg)与临界游泳速度呈线性正相关:Uchg=0.63 Ucrit+0.21(P<0.01,R 2=0.86);摆尾频率(tail beat frequency,TBF)与进口流速(inlet velocity,Uin)呈线性正相关:TBF=0.48 Uin+2.53(P<0.01,R 2=0.95);进口流速(inlet velocity,Uin)与步长(step length,SL)呈线性正相关:SL=0.11 Uin+0.41(P<0.01,R 2=0.99)。实验鱼的摆尾幅度(tail beat amplitude,TBA)、冲刺次数、各进口流速下的摆尾时间百分比及稳定摆尾与非稳定摆尾比例,均随进口流速改变而变化。随流速增大,摆尾幅度呈现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的趋势;冲刺次数也是先增加、随后逐渐下降;摆尾时间百分比最初是快速增大,随后基本保持不变,流速增至8 BL/s高流速时,再次随流速增加而快速增大。当流速与临界游速比值(U/U max)为0.38时,实验鱼出现非稳定摆尾行为;比值为0.58时,实验鱼稳定摆尾行为与非稳定摆尾行为比例为1∶1;比值增至0.78时,稳定摆尾行为消失。人工繁殖的圆口铜鱼游泳能力较强,在不同流速下,通过改变游泳行为以保持更长的游泳时间及距离。研究结果可为以圆口铜鱼为过鱼对象的鱼道建设以及养殖流速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电梯级开发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资源量显著下降。增殖放流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人工繁育过程中为圆口铜鱼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对其性腺发育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和性腺发育阶段的圆口铜鱼肌肉营养成分、肌肉和性腺氨基酸组成,可为其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1)随着年龄的增长,圆口铜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性腺从II 期到IV 期的发育过程中,圆口铜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均升高;(3)性腺中谷氨酸和亮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的占比较高,分别为9.82%和6.74%,其中10 种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肌肉组织中的含(P<0.05),而每100 g 蛋白质中脯氨酸(3.19±0.22)g 和丝氨酸(3.56±0.27)g 含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中的含(P<0.05)。研究表明,圆口铜鱼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与其年龄和发育期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性腺发育,其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谷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在圆口铜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12月在金沙江收集体长(L)150~290mm,体重(W)64.1~422.7g的圆口铜鱼23尾,根据体长将其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结果显示: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占其湿重的百分比分别为65.87%~69.99%,15.65%~18.17%,9.95%~14.07%,2.69%~3.80%,7.23~10.06kJ/g。经统计分析,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与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另外,圆口铜鱼幼鱼体长与其含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而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可以用圆口铜鱼幼鱼的含水量和体长估测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圆口铜鱼高脂肪含量与其长距离繁殖洄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圆口铜鱼(Coreius gu ichenoti)属鲤科、 亚科、铜鱼属,俗称水密子、圆口,食性广,以动物食性为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嘉陵江中下游、沱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过度捕捞,其数量急剧减少,其人工养殖已有一定进展,但还未见有关该鱼疾病的报道。本文就笔者遇到的锚头鳋病引起圆口铜鱼死亡的病例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