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喂养方法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法对小儿身长、体重的影响.方法:对出生后42 d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小儿564例(分成3组:纯母乳喂养组280例,混合喂养组204例,人工喂养组80例)进行身长、体重的测量.结果:3组婴儿出生时体重与身长差异均无显著(P>0.05);生后42 d纯母乳喂养组的身长、体重增长数均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P<0.01);混合喂养组42 d时身长的增长数与人工喂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但体重的增长数较人工喂养组增大(P<0.01).结论:婴儿纯母乳喂养比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生后存活7d并且开始胃肠道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83例,随机分为预防组95例,对照组88例。两组均治疗原发病,预防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给予121服或鼻饲双歧杆菌0.25亿个活菌做,每天2次,用药时间从生后第7.天起,连用7d。观察治疗期间两照组发生NEC的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分别留取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预防组NEC发病率为2.10%(2/95),对照组NEC发生率为10.23%(9/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期间预防组每日体质量增加(8.109±2.127)g,对照组的为(6.489±2.327)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两组患儿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治疗前、治疗7d后杆球菌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口服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EC发病率。促进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游泳对正常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游泳组宝宝从出生48h后开始首次游泳,1次/d.10~20min/次。坚持游泳至少4个月(有游泳禁忌症时和生病期除外)。对照组常规护理不进行游泳。记录2组婴儿出生时,1.6.12个月时的身高、体质量.以及1岁以内智能发育情况(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和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腹骂,、数。结果:游泳组体恪发育状况、智能发育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可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降低患病率,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窒息缺氧程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选择l998—2000年期间的窒息儿112例(其中轻废窒息组50例,重废窒息组62例,无窒息组50例(对照组)进行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轻废窒息组、重废窒息组、对照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2.6%(14/62)、50%(25/50),差异有显著性(x^2=9.403,P<0.01),其中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x^2=3.348,P>0.05),轻、重废窒息组间(x^2=1.252,P>0.05)在发生高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重废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9.l69,P<0.01)。其胆红素位明显低于轻废窒息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窒息缺氧程度越重,胆红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肉仔鸡(公鸡)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用1日龄艾维因(Avian)公雏168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添加壳聚糖对肉仔生长性能、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2个重复,分别饲以含壳聚糖0、1%、2%、3%的日粮,试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分0-21d、22-42d、43-56d3个阶段共56d,在第21d、42d、56d对试鸡称重,每组选取3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鸡进行心脏采血,然后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能促进肉仔鸡的生长,能显著降低腹脂(P<0.01)、皮下脂肪(P<0.05)、肌间脂肪(P<0.05)的沉积;能显著减少血清甘油三酯(P<0.05)、总胆红素的含量(P<0.05),减少脂肪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能降低肉仔鸡的脂肪沉积量,对改善胴体品质有益。  相似文献   

6.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各期并发症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各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52例有药物流产史(1次流产者142例,2次流产者l10例)和236例有人工流产史及240例无流产史的再次妊娠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流产组及人工流产组的先兆流产、产后出血及胎盘粘连的发生串均明显高于无流产组(P<0.05—0.01),此3项并发症又以人工流产组高于药物流产组(P<0.05);人工流产组的胎盘残留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及无流产组(P<0.01),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流产的不同次数之间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宰;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在西门塔尔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牛(西杂牛)育肥期的使用效果,选择健康无病、年龄22~24月龄、体重(380±10)kg 的西杂牛40头进行150 d 全混合日粮及传统饲喂方式(对照)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西杂牛日增重为1010.2 g,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消化系统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饲料报酬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胴体重为329.6 kg,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肉色和大理石纹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分别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2mg/k,3次/d,连用3d)静脉滴注,对照组则加用地塞米松(0.3mg/k,2次/d,连用3d)。结果:观察组在缩短喘憋和哮鸣音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缓解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优于地塞米松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脂质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进行检测,并与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或0.01),血清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或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学的关系。方法:543例40岁以下的乙肝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10例(ALT正常,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简称大三阳);B组95例(ALT升高,大三阳);C组179例(ALT正常,HBsAg、抗HBe阳性、抗HBc均阳性而HBeAg阴性,简称小三阳),D组59例(ALT升高,小三阳)。全部患者均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检查;对各组病例的肝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ALT异常组肝内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较ALT正常组严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比较,炎症程度差异无量著性(Hc=0.4327,P>0.05),而纤维化程度小三阳组较大三阳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Hc=7.008,P<0.01)。组间两两比较:在炎症程度方面,除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纤维化方面,除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0.001)。结论:ALT正常的HBV感染者,肝内也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改变,及时行肝活检讨了解病情及指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对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139例住院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地孕酮+化疗组(n=68)和单纯化疗组(n=71),两组中同一病种使用的化疗方案相同,联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甲地孕酮160mg,疗程至少8周。结果:甲地孕酮+化疗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和Kanofsky评分的增加,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其分别为52.9%、82.4%、63.2%、48.5%,而单纯化疗组即分别为14.1%、15.5%、12.7%、9.9%,两者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6%、18.3%,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地孕酮+化疗组在稳定白细胞数、改善消化道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甲地孕酮配合化疗可以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蒋英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3):219-219,224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方法:对39例VLBWI精心施护,精确计算喂养热量及液体量,合理使用温箱以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等系列治疗。结果与结论:39例中,治愈20例,好转自动出院5例,死亡14例,病死率35.9%。精心施护,合理的喂养,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可以提高VLBWI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实验用4周龄北京鸭,雌雄不拘.饲喂第3d,用2mA直流电对北京鸭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腹外侧区(LHA)进行双侧阳极损毁.于损毁后第17d进行脑灌流.以脑切片所在位置将28只动物分成4组:对照组(I)9只,损毁VMH组15只,其中VMH非脂肪肝组(Ⅱ)8只,VMH脂肪肝组(Ⅲ)7只,损毁LHA(Ⅳ)4只.观察各组体重、器官重的变化,结果如下:1)损毁当天,各组活重无显著性差异.2)灌流前各组体重结果:损毁VMH脂肪肝组(2.78±0.19)kg显著高于假损毁组(2.47±0.14)kg(P<0.05),而损毁LHA组体重(1.73±0.2)kg显著低于假损毁组(P<0.01).3)测定屠体中,损毁VMH脂肪肝组肌胃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损毁LHA组肌胃重、胴体重、腹脂和胸腿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提示:禽类同样存在有摄食中枢和饱中枢,它们对禽类的摄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D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41例基底细胞癌(BCC)及15例角化棘皮瘤(KA)手术切除标本。结果:PCNA在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DCC及KA(P<0.01)。但其在BCC与KA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CNA在低分化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O.01)。但其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在SCC、DCC及KA中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其表达与SCC的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似无关。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21日龄纯种大白仔猪70头,分为A、B、C、D、E5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含铜15mg/kg),B、C、D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mg/kg赖氨酸铜来源的Cu,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硫酸铜来源的Cu,试验期42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Cu可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其中C、E两组与A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D、E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比较,E组十二指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B、C、D组十二指肠、胰脏脂肪酶活性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方式与婴幼儿早发持续喘息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婴幼儿早发持续喘息病例300例(观察组)和同期健康婴幼儿300例(对照组),对研究对象在出生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早发持续喘息婴幼儿和健康婴幼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7.3%、5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51,P〈0.01)。结论早发持续喘息婴幼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同期健康婴幼儿,提示纯母乳喂养方式与婴幼儿早发持续喘息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为减少婴幼儿早发持续喘息的发生,提倡在婴幼儿在出生4个月内采取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敏感的非创伤性指标来监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方法:30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系膜增殖性肾炎的PNS患者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分为两组:A组16例、肾小管间质活动指数(IAI<3);B组:14例、IAI≥3、并测定(包括正常人40例作对照组)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β2—做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尿RBP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B组的升高更为显著。虽然B组的尿β2—MG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与对照组(P<0.01),但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RBP可早期、敏感地反映PNS患者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程度,且较β2—MG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黄鳝不同生长阶段消化器官及其消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野生黄鳝的稚鳝12尾(体重22.25-25.95g),幼鳝9尾(体重64.65-78.89g),成鳝6尾(体重207.16-224.16g),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分别随机分为3个重复,在实验室内饥饿24h,解剖并取出黄鳝的胃,肠和肝脏分别称重,并测量肠的长度,然后分别取一定量胃,肠和肝脏匀浆,制取上清液测定酶活力,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黄鳝的胃重/体重基本一致,黄鳝的肠长/体长指数从稚鳝到成鳝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生长阶段的肝脏指数相互之间差异显著(P<0.05),稚鳝与成鳝肝脏指数相关极显著(P<0.01),幼鳝胃蛋白酶活力高于其他阶段,但差异不显著(P>0.05),稚鳝与幼鳝的肠蛋白酶活力基本一致,但与成鳝相比差异显著(P<0.05),肝脏蛋白酶活力随黄鳝的长大而增加,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稚鳝,幼鳝,成鳝的肠道淀粉酶活力相互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稚鳝和成鳝差异极显著(P<0.01),稚鳝和幼鳝的肠脂肪酶与成鳝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稚鳝与幼鳝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稚鳝的肝脏淀粉酶活力与幼鳝,成鳝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幼鲜与成鲜之间的肝脏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3个不同阶段黄鳝的肝脏脂肪酶活力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尿酸结石引起总性输尿管梗阻的处理经验。方法:76例分为2组:肾绞痛组46例,其中20例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行逆行括管引流,另外26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组30例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引流3—5d后,经输尿管导管持续滴入12.5g/L碳酸氢钠溶液,连续3—5d。结果:在肾绞痛组中保守治疗结合逆行括管引流与急诊行逆行括管引流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肾衰组括管引流后血清肌酐显著下降(P<0.01)。结论:肾绞痛者可先保守治疗,无效时行逆行括管引流;急性肾衰者首选行逆行插管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米普利2.5mg/d)与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组均加用美托洛尔50mg,q12h,连用8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和尿蛋白等。结果:2组在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在血压达标情况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雷米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明显大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P〈0.01)。结论:雷米普利对CRF的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在降低蛋白尿的程度上明显强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