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脐带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为提高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生儿100例为试验组,出生后48~72h内脐带残端修剪;抽取同期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脐带处理法,比较两组脐部感染率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有2例脐部感染,脐分泌物培养阳性1例,脐部感染率为2%;对照组有9例脐部感染,脐分泌物培养均为阳性,脐部感染率为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期修剪是一种主动、积极、有效的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可减少新生儿脐部感。  相似文献   

2.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性腹膜炎[1]。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我科于新生儿出生48~72h行第2次脐带残端修剪,根据新生儿脐带的直径不同常规留取脐带残端一定的长度,并与常规脐带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新生儿199例,Apgar评分9~10分,产妇均无并发症及胎膜早破,新生儿无宫内感染。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行常规脐带处理及护理;观察组98例,根据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留取脐带残端一定的长度,其它同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胎龄、出生时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见表1。表1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胎龄及体质量比较组别n产妇年龄/岁胎龄/周新生儿体质量/kg观察组9824.00&#177;0.4638.50&#177;1.243.25&#177;0.64对照组10124.15&#177;1.0438.35&#177;1.043.35&#177;0.45注:组间比较,各指标均P&gt;0.05。1.2方法①第1次断脐。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用套好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轮1.0c...  相似文献   

3.
罗莎  王孟丽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39-139,141
目的:比较人工剪除法和自然脱落法对新生儿脐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新生儿1453例在出生后24h采取沿脐轮剪除脐带残端法,另有新生儿1282例采取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结果:人工剪除法组新生儿脐炎发病率为0.41%(6/1453),自然脱落法组的脐炎发病率为0.94%(12/1282),出生后24h采取人工剪除脐带残端法能明显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病率(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24h剪除脐带残端法减少了脐部感染机会,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二次断脐护理与传统方法护理的优缺点.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二次断脐组和传统方法组,对比两组脐部愈合时间、出血情况及感染率.结果二次断脐组三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方法组.结论新生儿二次断脐法有效缩短了脐带愈合时间,出血发生率低,感染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1.脐带消毒.多年来,一些羔羊患破伤风病,主要是养羊户缺乏防病知识,给羊接生时,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清沽的线结扎脐带,甚至对脐带不消毒结扎,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破伤风340例临床分析林向荣(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阳江529500)新生儿破伤风是胎儿娩出后脐带处理或脐部护理不当,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为总结临床经验,现将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科收治340例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新生儿来说,脐带护理非常重要,若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会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现笔者将相关知识整理如下:一、护理要点1.先准备75%酒精、消毒棉签(可去药房购买,同时注意有效期)等,给宝宝做护理前,家长要洗净双手,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8.
脐带炎为犊牛常见疾病,正常情况下犊牛脐带一般在产后两周内自然干枯,坏死,脱落并愈合。由于接产方式方法(断脐时消毒不严)不当,产牛舍或犊牛舍环境卫生差,使脐带断端遭受细菌感染,以及犊牛混养,互相吮吸脐部都易引发脐带感染发炎。2005年7月,山东聊城某乡镇不少农户饲养的胚胎移植产犊牛,因感染脐带炎造成发病或死亡,由于该月高温多雨,犊牛出不了牛舍,犊牛圈舍潮湿,泥泞,又未勤换垫草,卫生条件较差,再加上没有消毒导致犊牛脐带断端受感染,同时泌乳母黄牛因饲料营养品质差遍较瘦,乳汁不是很充足,导致犊牛身体状况较弱,因而引起该病,后经过隔…  相似文献   

9.
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 ̄7天内脐部残端脱落会形成肚脐。有少部分婴儿因脐环未闭或闭锁不全使得其脐部疤痕组织薄弱,一旦剧烈哭闹、咳嗽或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就会造成腹内压力升高,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脐环突出于体表,从而引起脐疝。假如脐疝的直径为1 ̄2厘米,可在医生指导下做简单处理,具体做法是:把突出腹外的组织小心地推回腹腔内,并用一张比突出物直径略大的硬纸片,垫上少许棉花并用布包好,压住脐部,然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要注意保持包扎期间绷带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引起脐部炎症。待到脐部不再有组织突出时,就可解去绷带。假若孩子啼哭后…  相似文献   

10.
短信平台     
△江西读者(手机号:139××××2956)问:新生羊羔要打破伤风针吗?答:新生羊羔要打破伤风针。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存在于泥土、粪便中。如果不搞好羊圈舍的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清洁的线结扎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一)症状羔羊出生4-6天后吸吮困难,逐渐牙关紧闭,不能开口,面肌痉挛,眼缝变小,头向后仰,脊柱前凸,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膈肌都发生痉挛,最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是在产妇床边对其进行切口、外阴及乳房护理、育儿知识辅导等。让家庭成员及产妇直接参与对新生儿沐浴、抚触、换洗尿布、预防接种等日常护理,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这一护理模式同以往产妇与新生儿分开护理模式不同,对预防产妇切口感染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增强新生儿体质、提高初产妇育儿能力、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脐炎是新生儿断脐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污染细菌引起的。以脐部发红、肿胀、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腹壁蜂窝组织炎或脓肿。笔者受冰硼散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的启发,用其治疗新生儿脐炎,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新生儿游泳中健康宣教的护理体会.方法 制订并设计新生儿游泳健康宣教内容和调查表.对389例新生儿的家属按规定的内容实施健康教育,并观察新生儿在游泳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家属对新生儿游泳的重要性的知情率达100%,无一例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溺水意外等并发症.结论 新生儿游泳前对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是保障保证新生儿游泳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病死亡率高,给养羊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脐带炎是新生仔畜脐带断端受到感染而引起的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按其性质可分为脐血管炎和坏死性脐炎,犊牛多发该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妊娠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妊娠21例患者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术中情况。结果:21例患者发病时停经36~71d,平均(48.3±12.7)d,均以腹痛伴或不伴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术中见有残端遗留18例;峡部膨大或破裂17例,间质部或宫角部膨大4例;可见输卵管腹腔瘘5例;妊娠黄体与病灶同侧18例,对侧3例。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后输卵管残端过长及瘘管形成或为造成残端妊娠的主要原因,故切除时应尽量靠近宫角,将残端固定缝扎,包埋于腹膜后避免瘘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在肉牛生产中新生犊牛脐部疾病时有发生,常常影响犊牛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常见的有脐带感染、脐出血、脐尿管疾病、脐疝等。本文简要论述。1脐带感染脐带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接产过程中消毒不严,操作不当,环境因素等都可导致脐带感染,引起脐炎、脐静脉炎、脐动脉炎、脐尿管炎、脐尿管瘘、脐疝。在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一、犊牛的护理1.刚出生时的护理犊牛出生时,要注意保证犊牛呼吸顺畅,应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黏液擦净,使小牛呼吸顺畅,然后再擦干其他部位,或让母牛舔干犊牛。对脐带进行消毒(避免发生脐带炎),犊牛的脐带  相似文献   

20.
初生羔羊由于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对疾病缺乏抵抗力,容易因气候变化和极易从脐带断端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护理不当等感染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做好新产羔羊的脐带感染性疾病、窒息、便秘、肺炎、痢疾、口疮等的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发展养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