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产养殖中使用微孔增氧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华 《齐鲁渔业》2010,(12):45-45
<正>微孔管道增氧养殖技术就是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增氧设施,利用科学投喂、生态防病等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它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养殖过程中鱼虾蟹类的成活率,控制发病率,降低饵料系数,显著增加产量和效益,被认为是一项节能、高效、生态型的实用技术。1池塘微孔管道增氧设备配套标准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包括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道  相似文献   

2.
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郊镇发展鱼、虾、蟹高密度高效生态混养养殖技术。在一口10亩池塘里,利用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5250千克,平均亩单产525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如东县积极探索创新,以115亩海水池塘为实验基地,运用生态混养和微管增氧的综合方法,进行了脊尾白虾与梭子蟹生产微孔增氧高效养殖技术的试验,近期喜获成功。  相似文献   

4.
李明爽 《中国水产》2009,(11):76-76
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江苏省如东县积极探索创新,以115亩海水池塘为实验基地,运用生态混养和微管增氧的综合方法,进行了脊尾白虾与梭子蟹生产微孔增氧高效养殖技术的试验,近期喜获成功。  相似文献   

5.
池塘底部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底部管道微孔增氧技术是近两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一项养殖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实施池塘底部管道微孔增氧,改变传统的增氧方式,变一点增氧为全面增氧、上层增氧为底层增氧、动态增氧为静态增氧,大大优化了水产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同时,根据鱼、虾、蟹等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生长空间和食性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将这些养殖品种优化组合、合理配养,使其达到共生、互利和互补效果,使池塘生态系统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池塘底增氧技术在我区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并就该技术在我区水产养殖业中的推广前景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管増氧技术 虾蟹混养增产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以其增氧效果好、耗电量小、投入少等多种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渔农民的欢迎。吴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2008年将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作为渔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之一,在吴江市松陵镇朱毛根水产合作社河蟹养殖塘口进行对比试验,2008年推广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的虾蟹混养面积120×667m^2(共8个池塘),产出河蟹94kg/667m^2,平均利润3220元/667m^2,  相似文献   

7.
“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技术。“微孔增氧”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池水溶氧的充足,保证了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促进了鱼类的生长,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活率、规格和产量。“微孔增氧”还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等优点,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相似文献   

8.
《渔业现代化》2010,(1):74-74
(1)池塘底增氧养殖模式。全省建立了17个省级示范点,在开展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生产中推广应用底增氧养殖技术的同时,在锯缘青蟹、甲鱼、罗氏沼虾、乌鳢、鳜鱼、常规鱼等池塘养殖中也进行了示范推广。(2)混养轮养种养模式。全省推广混养模式10余种,累计推广面积33.6万亩。几种新型的混养模式主要有:对虾鳖混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鱼蚌混养模式,虾泥鳅混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另外还有一些龟鳖与稻、油菜、大小麦、  相似文献   

9.
<正>四、主要养殖鱼类的生长分析1.池塘养殖鱼类亩增重量整体分析图5为19个池塘养殖鱼类单位面积增重量与放养重量的关系,整体呈现出2次曲线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亩增重量超过1200千克的4个池塘,其中两个放养量很低、两个放养量很高(池塘鱼类放养量见表1),竹港闸1号、华港5号池塘的亩放养量分别为208.0千克、255.8千克,是亩放养量最低的两个池塘,获得了1364.2千克/亩、1628.6千克/亩的高增重量;华港1号、华港4号  相似文献   

10.
正岩原鲤俗称黑鲤鱼、墨鲤、岩鲤。本文主要讲述岩原鲤在池塘中的混养技术关键点,为岩原鲤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一、池塘条件池塘靠近水源地,水质良好,需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标准,周围无污染源。池塘最好为长方形,面积5~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泥沙适量(不少于10厘米),无杂草。放养之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清淤消毒,配备增氧以及给排水设备。  相似文献   

11.
<正>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据统计至2013年全县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2万亩,已成为芜湖县水产养殖支柱产业。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201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芮村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河蟹为主混养青虾是近年来各地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养殖模式,金坛市试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的蟹虾混养技术颇具实用性和先进性。该项技术是利用标准化池塘装配微孔管道增氧设施,采取“种草投螺、科学投喂、调优水质、生态防病”等生物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大幅度改善了池塘生态环境,提高了蟹池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养殖产量、产品质量、生产效益、生态环境几方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1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实施区选在济宁市水产良种繁育场,在池塘养殖中应用微孔管增氧技术,从微孔增氧设备的设置、优良品种放养、水质调控、环保饲料的应用、生态防病措施等技术环节,进一步完善、解决乌鳢池塘养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乌鳢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相似文献   

15.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成 《淡水渔业》2002,32(4):20-21
鳜鱼是当前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其养殖模式有多种 ,现将其技术要点分别介绍如下。1 池塘主养1 1 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清新 ,底泥少或无 ,池塘面积 1~10亩 ,以 2~ 5亩为宜 ,水深 2米左右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1 2 饵料鱼培育(1)饵料鱼品种 根据适口性、经济性原则 ,可选择银鲫、鳙、草、鲂为饵料鱼 ,有条件引进鲮鱼则更为理想。(2 )饵料鱼养殖利用鳜鱼池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 ,可自繁银鲫苗或在鳜鱼放养前 10~ 2 0天投放家鱼苗 ,苗放养量 4 0~ 6 0万尾 ,其饲养方法宜用豆浆或其它饲料 ,不宜过多施肥。中后期饵料鱼则…  相似文献   

16.
纳米管池底增氧,是一项在养虾技术日趋成熟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池塘增氧新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分布在接近池塘底部的纳米管内进行充气,以达到从底部对池塘进行立体增氧的效果。与传统的表面机械增氧相比,具有增氧面积均匀、增氧层次均衡、机械耗能较少、改善底环境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项正在逐年推广的新的池塘养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无论从观赏还是食用角度来看,胭脂鱼的养殖市场前景都较好。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与准备池塘靠近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周边无污染源。池塘最好为长方形,适宜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平坦。放养之前,对池塘进行整理清淤消毒,并配备增氧和灌溉设备。二、鱼种放养每亩放养8~10厘米大规格鱼种1000尾左右,搭  相似文献   

18.
华丹 《科学养鱼》2003,(10):16-17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一)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鲢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成本的增加及河蟹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的提升。为改变上述状况,泗阳县桃源村河蟹养殖基地根据地域特点和优势,在河蟹、青虾混养池塘增加放养泥鳅和小草虾(中华锯齿米虾),在不影响其他品种产量的前提下,亩增收2 500元以上,亩利润超万元。现将该蟹塘混养高效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单个池塘面积为10~20亩,底部平坦,土质为沙土,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品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底充式管道增氧技术的出现,恰恰能满足池塘立体增氧的需求。它还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降低发病率、降低能耗和饲料成本,显著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一项节能、高效、生态型的实用技术。它有以下4个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