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在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千秋村,选3个柑桔全爪螨自然发生程度为较轻(害螨1~3头/叶)、中等(害螨4~8头/叶)和严重(害螨9~15头/叶)的"W·默科特"桔园,分别设置3个释放密度(1 000、2 000、3 000头/株)的巴氏新小绥螨处理,以不释放为对照,评价不同释放密度的巴氏新小绥螨对不同虫口基数的柑桔全爪螨的防效。结果表明,3个释放密度的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桔全爪螨种群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最高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均在85%以上。柑桔全爪螨发生程度较轻时,3个释放密度处理各时期的防效差异不显著;柑桔全爪螨发生程度中等时,低释放密度(1 000头/株)早期的防效稍差,此后与中、高释放密度差异均不显著;柑桔全爪螨发生程度严重时释放捕食螨,整个防治期内的防效总体较害螨较轻和中等时释放捕食螨的低。综合生防成本与防效,推荐巴氏新小绥螨田间释放量为2 000头/株,且在柑桔全爪螨为害程度较轻和中等时释放。  相似文献   

2.
王立锋 《西南园艺》2001,29(4):64-64
果园间作套种不仅要解决以短养长、近期效益 ,更要兼顾长远利益 ,有利于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否则会因小失大 ,舍本求末 ,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认为因时因地因树而宜 ,间作套种藿香蓟、商陆、粉葛、油莎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堪称果园间作套种的“四君子”。1 害螨克星“藿香蓟”  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 ,我国南方地区有少数野生 ,现主要作花卉栽培 ,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园套种藿香蓟除 667m2 产鲜茎叶 2 0 0 0~3 0 0 0kg作绿肥外 ,其…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兴宁县科委的具体帮助和指导下,我所于1976年开始在室内培养繁殖柑桔红蜘蛛的天敌——钝绥螨。并于1977年在柑园试放,效果显著。但是,室内人工繁殖钝绥螨,有时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需要。1978年我们在柑园间种藿香蓟自然繁殖饨绥螨。由于藿香蓟花期长,能为钝绥螨提供丰富的花粉作食料。在藿香蓟花期,每平方米接种40~60头钝绥螨种源,每隔3~5天喷一次30%白糖液,半月后,每叶平均有钝绥螨0.5~1.5头。据调查,每平方米有藿香蓟180—200株,每株  相似文献   

4.
一、害螨克星——藿香蓟 系菊科胜红蓟属1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地区有少数野生,现主要作花卉栽培,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园套种藿香蓟除667m~2产鲜茎叶2000~3000kg可作绿肥外,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可大量栖息繁殖各类害螨的天敌—捕食螨。在种植藿香蓟后,可大大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为生产绿色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果园间作不同绿肥春季增殖害虫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春果园间作的3种绿肥上节肢动物类群有3-8种,其中植食性生物以蚜虫和叶螨为优势种。毛叶苕子上优势天敌为东亚小花蝽,三叶草为瓢虫,紫花苜蓿为东亚小花蝽和蜘蛛。到苹果生理落果期,毛叶苕子上天敌种群密度东亚小花蝽45-130头/m2,瓢虫15-25头/m2,蜘蛛15-42头/m2;三叶草上瓢虫43-72头/m2,蜘蛛15-32头/m2,东亚小花蝽,6-10头/m2,蚜茧蜂15-72头/m2;紫花苜蓿上东亚小花蝽15头/m2,蜘蛛15头/m2,瓢虫7头/m2左右。果园间作毛叶苕子更利于叶螨天敌东亚小花蝽的春季繁殖。  相似文献   

6.
研究3种捕食螨对大棚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在同一大棚不同区段释放3种捕食螨,0、4、12、20d后统计红蜘蛛虫口数并计算虫口减退率。结果表明,释放量15万头/667m2、成本为270元/667m2的巴氏新小绥螨,释放20d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94.12%;释放量0.9万头/667m2、成本为360元/667m2的智利小植绥螨,释放20d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93.60%;释放量25万头/667m2、成本为180元/667m2的胡瓜钝绥螨,释放20d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79.48%。综合考虑防效与成本,推荐使用巴氏新小绥螨,其成本最低,防效最好,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葡萄斑叶蝉是危害葡萄的主要虫害之一,本文以高空喷药的方式对葡萄主产村的斑叶蝉进行防治,使虫口减退率均达到85%以上,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0%,控制了葡萄斑叶蝉的蔓延,降低了发生区的虫口密度,减少了危害,使防治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枣疯病的发生与传病介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来的广泛调查表明,枣疯病的发生和分布与传病叶蝉的发生分布密切相关。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枣疯病的发生较平原地区严重,枣园管理水平不同,病株率也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的传病介体橙带拟菱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缘菱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越冬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病能力。芝麻也是凹缘菱纹叶蝉嗜食的一种寄主,枣园间作芝麻明显提高了枣树上的虫口密度,延长了在枣树上活动危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藿香蓟(又名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菊科,胜红蓟属,作为1年生杂草,它具有两面性.它从南美通过人工引种传入我国,发生量大,危害重,属于区域性恶性杂草;但在柑桔园中,藿香蓟是柑桔红蜘蛛天敌纽氏钝绥螨Amblyseius newsami的良好转株寄主,桔园内种植藿香蓟可以对柑桔红蜘蛛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经山东果树所尹纯寿副研究员审阅,森保84级郑晓等同学参加试验,特此致谢, 天王星联苯菊脂是由美国FMC公司最新推出的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具有速效、高效等特点。我们于1988年用天王星对枣尺蠖及苹果红蜘蛛进行了大面积药效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对枣尺蠖的药效试验 试验区设在峪口区的枣粮间作林,树龄20-50年生,株距3-5m,行距10-15m,防治前平均虫口密度(1-3龄幼虫)7.5头/m(枝段)。 施药浓度设5000、10000、20000、30000、40000倍五个处理,以4000倍速灭杀丁和1000倍甲基1605为对照。分两次施药:第一次防治1、2、3龄幼虫,第二次防治4、 5…  相似文献   

11.
茶园害虫新农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力比奇乳油对小绿叶蝉、角蜡蚧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茶园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快速击倒力强,持效期较长,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且对茶叶无药害,对茶园蜘蛛等天敌影响较小,是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中,防治茶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冬闲期的利用率,探索羊肚菌生产新模式,根据樱桃、羊肚菌的生长和生物学特 性,利用11月至翌年4月樱桃过冬管理期,在樱桃树行间套种羊肚菌。从品种选择和羊肚菌菌种制备、设 施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栽培技术,并形成设施樱桃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模式,实现了667 m2 产鲜羊肚 菌180 kg,产值达3.6万元,较传统栽培667 m2 净增效益3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瓜类与新植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为瓜类合理的套作甘蔗提供科学的依据。试验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综合指标最优,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的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1.2m宽窄行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南瓜、甜瓜与甘蔗套种的效益比纯种甘蔗高,其中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的经济效益最优。因此生产上建议采用1.1m的常规行距与南瓜、甜瓜套种,特别是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栽培模式,以充分利用西瓜地爬生长的空间优势,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对鲜食玉米晶甜6号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株高、穗位高极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的双穗率增加明显,产量极显著增加。可见,在南京地区进行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是可行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学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梨园套种平菇对土壤生物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明套种平菇对梨园土壤生物活性及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7 a生梨树行间覆土套种平菇,将出菇后的菇渣旋耕还田,以不套种平菇为对照,测定分析梨园0~60 cm不同土层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量氮,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成熟梨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套种平菇显著提高0~40 cm土层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随套种年限的增加趋于增加。连续3 a套种平菇处理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对照提高47.4%、32.0%、125.1%;微生物量碳、量氮比对照提高25.6%、28.1%;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42.3%、47.2%、29.5%、11.6%。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套种平菇后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了梨果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结论】套种平菇对提高梨园0~4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梨品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9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蔬菜3种害虫拒食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金腰箭等 9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菜粉蝶、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这些菊科植物对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幼虫和斜纹夜蛾幼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拒食作用。其中金腰箭、铺地菊、胜红蓟对菜粉蝶幼虫的拒食效果好 ,1%的提取物拒食率 2 4h(小时 )与 4 8h(小时 )达 80 %以上 ;金腰箭、铺地菊对小菜蛾也有较强的拒食效果 ,1%的提取物拒食率 2 4h(小时 )与 4 8h(小时 )达 6 0 %~ 80 % ;而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效果均较差 ,2 %的提取物最高的拒食率也仅为 6 0 %左右。  相似文献   

17.
越冬期茶园覆盖的生态效应及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a生鸠坑种为试材,设置覆草、间作鼠茅草、覆膜及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以及对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其中覆草处理土壤保温效果最好,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覆膜处理保水效果最好,其次为覆草处理,平均值较对照分别提高9.23%和5.81%,且处理与对照间、处理与处理间在保水效果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覆盖处理能维持膜系统和根系活力的稳定,且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覆盖是保证茶树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且覆草与间作鼠茅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黄花梨发展的新途径,开展了黄花梨园套种雷公藤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花梨高干稀植条件下套种雷公藤,与单一的黄花梨矮化密植栽培方式相比,黄花梨地径增加26.7%,主枝延长枝长度和粗度分别增加12.6%和5.3%,冠幅增加46.5%,单株产量提高29.9%,单果重增加14.8%,大果率增加4.2个百分点,糖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0.36和0.8个百分点.叶片与果实病虫害明显减轻.雷公藤基径1.4 cm,每丛11支,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9.
在海拔1200m高山地带利用耐寒性较强的生菜品种与白肋烟进行套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月20至4月10日均是生菜与白肋烟套作生菜的适宜播种期;套作不影响烟叶和生菜单作时的特征特性,且烟叶产量高、质量好;与单作相比,套作单位面积纯收入显著高于单作生菜或单作烟叶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茶园土壤污染与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萍 《西南园艺》2005,33(3):30-32
从土壤污染的特点,分析了茶园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并结合茶园的生态环境和茶叶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