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征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株行距为3 m×5 m)、Y字形(株行距为2 m×5 m)和主干形(株行距为1.2m×2.5 m)3种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产量、品质等指标,提出适宜西北高旱桃区发展的树形及栽培模式。【方法】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和树体调查法对比研究4~6 a生'陇油桃1号'3种栽培模式下枝条生长量、冠层结构、果实产量、品质。【结果】4~6 a生主干形666.7 m2枝量为1.04万~1.20万条,高于其他2种树形;树体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种树形,但直射透过系数最低;主干形树形可以提早丰产,但由于栽植密度过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数值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树形。三主枝挺身开心形初果期每666.7 m2产量高于Y字形,随着树龄的增长Y字形桃树每666.7 m2产量逐年高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但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初果期主干形冠层结构成型快,产量高,能尽早收回成本,但主干形果实品质较低;Y字形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果实品质好,但前期产量低,进入盛果期后Y字形产量逐年上升,是现代果园较理想的树形。  相似文献   

2.
1 密植树形的选择应注意高光效 枣树生产中适用的树形较多 ,不同密度宜采用不同的树形 ,一般密植园应选用高光效树形 ,如纺锤形或双主枝挺身开心形。纺锤形一般树高应控制在 3 .0~ 3 .5m之间 ,定干高度80~ 1 0 0cm ,在中心干上螺旋均匀分布 1 0~ 1 2个小主枝 ,小主枝间距 2 0cm左右 ,并以 80°左右的角度延伸 ;双主枝挺身开心形树高应控制在 2 .5~ 3 .0m之间 ,定干高度 5 0~ 80cm ,主枝呈 5 0°左右的角度延伸 ,在主枝上插空配置侧枝和枝组。这两种树形均层次分明 ,冠内通风透光良好 ,树冠大小适宜 ,有利于丰产稳产。一般在每 667m2 …  相似文献   

3.
桃树生长旺盛,发枝力强,要求光照充足,三挺身自然开心形既能充分利用桃树生长旺的特点,又能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因而我们认为是一种优良的树形。 一九五七年以来,先后将我队的杯状树形的十几年生的桃树改造为三挺身自然开心形,同时对新发展的幼树也采用这种树形进行正形修剪。十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看出,这种树形修剪量轻,结果枝不易枯死,内膛不易光秃,产量高且稳定。一株26年生的伏水蜜桃,树高3.6米,冠径7.8米,连续6年平均株产四百多斤。据山东农学院1973年7月测定,其体积系数(叶幕体积同树冠立体空间之比)为35.1%,各层光照入射率(树冠内光照同…  相似文献   

4.
梨树是我社的一种主要果树,年产量一般在6 0 0万斤以上。其中上藏大队,梨园500亩,年产量2 8 0万斤,好果率95%以上。果品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搞好梨的生产,是贯彻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伟大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社梨树的管理技术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梨树修剪和病虫防治方面,建国二十多年来,广大贫下中农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里汇报一下我社恩梨三挺身树形的修剪法,供参考考。 (一)由多主枝圆头形到三挺身树形的演变 解放以前,我社的梨树原来都是多主枝园头形,这…  相似文献   

5.
果树树形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形培养与维护是形成理想树体结构的基础。不同果树种类或同一种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适宜树形有所差异,筛选与应用具有通风透光、高光能利用率、低成本、丰产、稳产、优质等特点的适宜树形是大多数果树生产者的共同目标。果树树形含自然树形和人工培育树形,众多研究者通过不同树形结构特点及其修剪效应的对比分析,逐步完善果树树形培养与维护的技术体系,并提出冠层分枝与节间长度遗传特点、激素与矮化基因调控树形的机制。为此,本文对果树的树形类型、形成调控机制、人工整形修剪技术,以及树形的培养与维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省力化机械修剪、树形形成调控机制及适宜树形的合理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树树形培养和科学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树形塑造是果树优质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系统介绍了樱桃纺锤树形的基本结构,幼树树形培养过程和主枝培养技术。相关技术对指导樱桃树形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咸阳苹果树为例,基于树形结构改造参数,研究苹果树栽种密度、高纺锤形和主干形的栽种树形及树形改造原则,总结咸阳苹果树树形改造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前言 过去在稀植大冠的栽培制度下,由于整形要求严格,幼树修剪过重,不能适龄结果,并且前期产量很低;完成整形进入结果期后,又因树冠高大,光照恶化,树冠内部逐渐光秃,结果部位外移,难以达到苹果高稳产的目的。随着苹果栽培制度的改革,国内外对密植条件下的树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密植栽培的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推动了苹果生产的迅速发展。 为了进行苹果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我所从1959年开始建立了不同密度的试验园,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由于采用和改造成适于密植的圆柱形和三挺身树形,不仅取得了早期丰产,而且保证了全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内以陕西关中为主的猕猴桃产区一直沿用多干多蔓丛状树形结构,尽管近年来着力推广了单干伞状树形,但推进速度缓慢,推广面积不大,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以四川蒲江为代表的猕猴桃新产区,全面推广了一干两蔓或一干一蔓羽毛状标准树形,显示了良好树形结构对产量品质的直接影响,在业内产生了巨大反响。笔者结合自己参与蒲江产区一干两蔓羽毛状树形结构的实施推广经历,加上在新西兰的学习考察,现将猕猴桃一干两蔓羽毛状标准树形结构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长江流域、淮北和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栽培薄壳山核桃,表现速生、早果、丰产。建园应注意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实行计划密植;丘陵岗地土质粘重地块宜顺坡挖沟栽植,低洼地应起高垄栽植。幼树管理应注意行间间作物的选择;保证6~7月果实膨大期和8—9月灌浆期的水分供应;叶面喷施硫酸锌提高产量和品质;采用三挺身树形,冬夏结合修剪;及时防治核桃叶甲和警根瘤蚜等。  相似文献   

11.
梨树圆柱形密植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柱形树形是国外梨树密植常用树形,也是我国梨密植栽培中推广的主要树形之一。这种树形适合1000~2500株/公顷的栽植密度,株行距1~2米×4~5米,树高3~3.5米。树形结构特点是中心干直立,上面均匀分布15~22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不断轮替更新,  相似文献   

12.
1标准的树体结构参数指标 苹果树整形是一个繁杂而系统的工程,一个良好的树体结构是生产优质果的基础。苹果树形并无好坏之分,无论哪种树形,只要能够合理利用光能,就是一个好的树形。整形要做到“有形不死,无行不乱”,实现“势、形、量”三统一,即树势中庸、树形合理、枝量适中、通风透光。标准的树体结构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参数:①树高。总的原则是树高不超过行距。  相似文献   

13.
从矮化苹果树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树形确定、树体结构以及栽培条件等方面,探讨不同树形的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果树的树形对果实的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树形结构,是果树高效栽培的关键。因此,建园之前,在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基础上,需要对果树树形与结构做出详细规划,主要包括成形后的树体高度、树冠大小、树冠形状、结构层次和群体结构等。1规划依据树形规划要根据果树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在栽培周期内,依据树种特性、品种习性、立地条件等自然特性和土肥水管理水平,在提高光能利用、调整结果分布、提高果实品质、稳定产量和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的树形是苹果高产的关键。塑造合理的苹果树形是苹果生产管理的重点。然而在实际的苹果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当,树形结构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苹果树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苹果树树形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人工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桃课题组历时5年开展了露地栽培桃新型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及其整形技术的研究。具体从定植密度、树体结构和整形过程就对向V形、水平中心干多直立主枝树形、水平中心干多对向倾斜主枝树形3种树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露地栽培桃新型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及其整形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核桃树密植栽培是近年核桃建园多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密植核桃园适宜培养什么树形,如何尽快培养良好的树形结构,是新发展户比较关心的话题。现将密植核桃园的树形培养及常用的修剪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是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常用的高光效树形,简述了3种树形的结构特点及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2012,(4):44-44
果树整形不仅要考虑单株个体的合理树形,还要注意果园群体结构的变化过程,使果树的一生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幼树个体独立性大,空间充裕,光照条件好,单株树形结构可稍密集,可以高留中心干(见骨干枝),树形可稍高,随着树龄增加,树体扩大,树冠开始交接,树冠内膛和下部光照逐渐恶化时,树形也要有所变化,如疏除中心干,逐步落头开心或加大层间距,骨干枝回缩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一、三挺身树形的由来崂山县栽培梨树历史悠久,原来都是多主枝圆头形。上臧村是梨树重点产区,先把多主枝圆头形改造为四枝八顶,继而改为四挺身。通过整形的改革,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使梨树长期保持健壮的状态。但在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基角60~80度,头几年先开膛”等规程,违背了梨树的生物学特性,十年才开始结果。1957年作者在大田生产中反复观察四挺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