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栀子花原产我国西南部,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及其变种主要有大叶栀子、水栀子、单瓣雀舌等。大叶栀子(也称大花栀子),叶大、花大、重瓣、香浓;水栀子,植株矮小,花小,叶子也小,重瓣;单瓣雀舌,叶小花小,单瓣,多野生。此外,还有卵叶栀子和小叶栀子等。栀子花根、果入药,花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果皮作黄色染料,木材坚硬细致,为雕刻良材。  相似文献   

2.
[目的]栀子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药用、色素和油用资源植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育,使其习性、叶的形状、花的形态、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发生诸多变异,使得栀子栽培群体的变异类型丰富,并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品种类型.开展栀子栽培品种和近缘种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nrDNA ITS2)序列变异程度、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研究,为栀子属植物品种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保存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中药资源圃内的栀子18个栽培品种和3个近缘种共38个样品为试验材料,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样品进行ITS2片段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用Codon Code Aligner v6.0.1软件拼接后,采用Lasergene Edit Seq 11.1软件进行平均碱基组成百分比统计,用MEGA7.0软件进行分析比对,获得序列长度、GC含量以及变异位点,基于K2P模型分析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序列变异程度分析显示,狭叶栀子和栀子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347 bp,GC含量为66.86%,大黄栀子序列长度为355 bp,GC含量为67.61%,栀子栽培品种序列长度除'燃叶'、'金福水栀'为348 bp外,其他品种序列长度和栀子一致,均为347 bp,栀子栽培品种与近缘种间的平均GC含量相差不明显,GC含量为66.28%~67.15%,其中'白蟾'GC含量最低,'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GC含量最高.所有样本ITS2序列比对共产生12个变异位点,10个碱基插入,其中8个碱基插入是大黄栀子所独有的,且存在5个特异的变异位点,一部分表型特征有共性的品种之间有共同的变异位点,如植株矮小、叶片小而窄长的品种'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在50 bp处,果实相对较大的品种'分关1号'、'金福水栀'和'金元'在84 bp处等.一些品种具有特异的变异位点,如'白蟾'(133 bp处)、'小白蟾'(229 bp处)等.序列遗传距离分析显示,栀子属种间遗传距离普遍小于近缘种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栀子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所有样本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5,大黄栀子和'白蟾'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020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栀子属乔木树种大黄栀子单独成一支,与栀子属其它种和栀子栽培品种亲缘关系最远,狭叶栀子和野生栀子所有个体总体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分析结果表明,3种栀子属植物在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上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研究发现的部分品种共同变异位点以及部分品种特异变异位点将对栀子品种鉴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部分聚类结果和以表型数据为基础的数量分类结果类似,但并没有像数量分类结果那样以花重瓣、大果、小果等性状形成明显的系统分枝,研究结果对栀子品种起源、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栀子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药用、色素和油用资源植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育,使其习性、叶的形状、花的形态、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发生诸多变异,使得栀子栽培群体的变异类型丰富,并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品种类型.开展栀子栽培品种和近缘种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nrDNA ITS2)序列变异程度、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研究,为栀子属植物品种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保存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中药资源圃内的栀子18个栽培品种和3个近缘种共38个样品为试验材料,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样品进行ITS2片段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用Codon Code Aligner v6.0.1软件拼接后,采用Lasergene Edit Seq 11.1软件进行平均碱基组成百分比统计,用MEGA7.0软件进行分析比对,获得序列长度、GC含量以及变异位点,基于K2P模型分析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序列变异程度分析显示,狭叶栀子和栀子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347 bp,GC含量为66.86%,大黄栀子序列长度为355 bp,GC含量为67.61%,栀子栽培品种序列长度除'燃叶'、'金福水栀'为348 bp外,其他品种序列长度和栀子一致,均为347 bp,栀子栽培品种与近缘种间的平均GC含量相差不明显,GC含量为66.28%~67.15%,其中'白蟾'GC含量最低,'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GC含量最高.所有样本ITS2序列比对共产生12个变异位点,10个碱基插入,其中8个碱基插入是大黄栀子所独有的,且存在5个特异的变异位点,一部分表型特征有共性的品种之间有共同的变异位点,如植株矮小、叶片小而窄长的品种'雀舌栀子'和'银边雀舌'在50 bp处,果实相对较大的品种'分关1号'、'金福水栀'和'金元'在84 bp处等.一些品种具有特异的变异位点,如'白蟾'(133 bp处)、'小白蟾'(229 bp处)等.序列遗传距离分析显示,栀子属种间遗传距离普遍小于近缘种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栀子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所有样本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5,大黄栀子和'白蟾'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020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栀子属乔木树种大黄栀子单独成一支,与栀子属其它种和栀子栽培品种亲缘关系最远,狭叶栀子和野生栀子所有个体总体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分析结果表明,3种栀子属植物在ITS2序列长度和GC含量上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研究发现的部分品种共同变异位点以及部分品种特异变异位点将对栀子品种鉴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部分聚类结果和以表型数据为基础的数量分类结果类似,但并没有像数量分类结果那样以花重瓣、大果、小果等性状形成明显的系统分枝,研究结果对栀子品种起源、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水栀子又名雀舌栀子,属被子植物门茜草科常绿灌木。其具有喜光、耐干旱、怕严寒、生命力强、极耐贫瘠的特点,-5℃以上可安全越冬,长江流域以南适宜栽培,能正常生长的最北端为豫南一带。水栀子果实中含有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性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糕点、糖果、面粉、饮料、果冻、饼干和雪糕等各种食品及化工工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纯天然"栀子黄"色素用量逐渐增大,这也为水栀子的发  相似文献   

5.
摘要:雀舌罗汉松是南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盆景素材,在国内外各种盆景大赛中屡获大奖,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然而由于雀舌罗汉松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极大限制了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和花木产业的繁荣。本研究采用光合-荧光测量仪对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在不同CO2浓度和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虽然具有更低的CO2补偿点和更高的CO2饱和点,但是电子传递效率要低于大叶罗汉松。光合-光强实验结果表明,雀舌罗汉松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大叶罗汉松,强光下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气孔导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雀舌罗汉松的气孔导度小于大叶罗汉松,不利于气体交换。本研究从CO2浓度、光强的角度分析了雀舌罗汉松和大叶罗汉松光合能力的差异,并提出了适宜雀舌罗汉松快速生长的条件,为进一步规范雀舌罗汉松的种植,推进雀舌罗汉松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花木产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历史、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结合生产实际,详述了南通雀舌罗汉松的2种繁殖技术,即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并建议在发挥嫁接扩繁的优势的同时,加快研究和推广应用现代繁殖技术,如组织培养、离体快繁等,以促进南通雀舌罗汉松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雀舌草为原料、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雀舌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超声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得率可达1.91%。  相似文献   

8.
杨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06-208
介绍了"蒲江雀舌"茶叶品牌现状,对其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蒲江雀舌"品牌建设对策: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各主体全程参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蒲江雀舌"品牌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蒲江雀舌"品牌建设是推动蒲江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蒲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用电导法对雀舌黄杨和大叶黄杨进行耐寒性测定。叶片经梯度低温处理后,随着温度降低,叶片中的电解质渗透率在逐渐升高,呈"S"曲线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得出雀舌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23.92℃,大叶黄杨的半致死温度在-16.82℃,雀舌黄杨的耐寒性强于大叶黄杨。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3,(10):26
由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从"香槟红"中实生选育,2010年育成,属雀舌型多头切花品种,适宜江苏省菊花产区种植。每亩产切花25000万枝/茬;株型直立,花颈硬,株高89厘米;叶色深绿;花簇轮廓呈拱圆顶状,每枝着花13~17朵;雀舌花型,花径约为  相似文献   

11.
以北海市林科所引种的6个罗汉松品种(镰刀弯、厚叶神、日本松、雀舌、兰屿、珍珠松)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的株高和地径进行连续3年的测定,统计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兰屿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厚叶神、镰刀弯和日本松的表现良好,珍珠松、雀舌2个品种最低。镰刀弯和厚叶神2个本地品种株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不受季节影响,全年都是生长旺盛期;珍珠松、雀舌和日本松3个品种的株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呈现夏季冬季;兰屿的株高生长量呈现夏季冬季,地径生长量不是很规律。  相似文献   

12.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man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man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看麦娘、man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黄、荞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12种主要杂草均其有较宽的生态位。man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4.
浙西地区春季农田杂草种群发生和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地区春季农田杂草发生种类多,优势种明显,发生面广,草害重,共有32科89种。其中水田23科69种,危害最重的是看麦娘,其次是雀舌草,繁缕等;旱地30科75种,危害较重的是婆婆纳和猪殃殃,其次是卷耳,雀舌草等。杂草的防除必须实和农业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综合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油菜田化学除草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油菜田安全、高效除草剂,指导生产实践,特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精喹禾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优良;氨氯吡啶酸对阔叶杂草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稻槎菜的防除效果优良;二氯吡啶酸仅对稻槎菜高效;草除灵仅对牛繁缕/雀舌草高效。油菜田化学防除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时,可选择10%精喹禾灵乳油36 g/667 m~2或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3 mL/667m~2;防除阔叶杂草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稻槎菜时,建议选择3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30 g/667m~2;在移栽油菜活株后,杂草3~6叶期,茎叶喷雾施药一次,即可达到高效防除杂草、提高油菜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野茶拾絮     
野茶拾絮聂志刚雀舌茶当正宗名茶在春风中绽开第一片叶子的时候,你也醒了。山野之外,山石荦确,青松绿槐,古冢衰草。然而你没有攀比膏腴的茶园,没有自卑,没有迟起,照时令的鼓点,吐出了新绿。你的嫩芽,象雀舌雀嘴,因而有了你的正名,人们往往赞美名茶,却很少注意...  相似文献   

17.
烟田重要杂草不同生活阶段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研究了烟田重要杂草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和莎草的萌发生长与出草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从吸胀到露白,萌发与出草阶段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莎草的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6.05,3.50.1.49,3.65,3.93度与42.34,53.13,125.96,47.69,78.29日度,7.73,8.23,6.78,7.86,7,86,7.86度与46.01,46.96,56.97,39.72,39.07日度,7.49,6.52,6.70,6.83,6.96度与50.18,57.31,77.92,60.20,51.91日度。  相似文献   

18.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HNO_3+H_2O_2混合酸体系分步消化处理陕西省汉中茶区午子仙毫、宁强雀舌、定军茗眉等3种名优绿茶样品,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种名优绿茶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该方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样品的回收率为95.5%~104.8%,相对标准偏差在3%以内。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3种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Mg、Ca、Mn含量很高,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午子仙毫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20.
罗汉松在南通有悠久的栽培和选育历史,是通派盆景的主要素材,介绍了"雀舌"等在南通栽培的罗汉松主要品种,以及现阶段南通罗汉松新品种的引种及应用情况,提出南通应引选新优品种、标准化培育罗汉松素材的建议,以期为通派盆景的发展提供后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