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丰富旅游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安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乡村旅游可开发的模式,并提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原则,以期为促进安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智军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170-172
乡村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社区多赢的一种旅游方式,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研究和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从广东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出发,分析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开发对策,为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农业产业为支撑,乡村环境为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突出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崇义县乡村资源和绿色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县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等总结出: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农村社区利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县域交通建设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德州农业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北地区的德州市,周边及其各县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但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采用当今国际上常用的SWOT分析法,重点对德州市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鲁西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因素,并提出了开发对策,为鲁西北农业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健康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生态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及意义,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百色市乡村地区特色林果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峡谷景观资源独特,天坑群溶洞资源奇特,民俗风情多彩、原真、浓郁;客源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对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兴生态旅游产品,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统筹规划、强化特色、打造品牌、规范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与掌握扬州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对江苏扬州市郊及下辖县市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统计,详细分析了扬州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路径,为扬州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与掌握扬州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对江苏扬州市郊及下辖县市现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统计,详细分析了扬州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路径,为扬州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以洽川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洽川湿地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洽川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推动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湿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礼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以及良好的旅游资源,极为适合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与"旅"结合度不高,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同质性现象极为严重,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化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备,特色产业知名度不佳,未形成相应产业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强农旅融合度;开发多种类型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重视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品牌产业链;利用冬奥会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环保问题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城市化发展,城市中的环境变差、工作中的压力陡增、生活方式节奏加快,这些让人们身心疲惫;因此,乡村旅游已成为市民放松自我、调整心情的首选目的地。广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同时也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于广安乡村旅游状况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从而有利于广安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新环境下,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乡村旅游产业已经逐步趋向于智慧旅游、体验旅游以及智能旅游等方向发展。安徽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当将时代发展趋势与"互联网+"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全面实现安徽省旅游产业有序而又稳定健康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智慧乡村旅游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发展中"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及其重要意义、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互联网+"背景下安徽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现阶段主要方向及相关保障五个主要方面,旨在进一步提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转型发展策略,以推动安徽省的智慧乡村旅游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海南中部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而民族文化及生态旅游资源却丰富且独具特色,因此,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必要而可行。本文首先描述了海南黎苗聚居地区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平江县依托丰富的农业农村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切实加强规划引领,规范行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7年,该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一、加强规划引导落实,树立发展风向标按照"三山一寨一江一城"的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了《平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25)》以及32个景区和40个贫困村连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比较完  相似文献   

17.
蔡佩瑜  曾芳芳 《乡村科技》2020,(8):20-21,23
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经营管理、开发条件4个方面分析深沪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生态振兴背景下深沪镇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如重点建设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生态旅游项目,强化政府领导、健全机构配置,优化旅游环境、筹集资金深入进行生态建设,以促进晋江市深沪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赵琼  黄鑫 《农业考古》2008,(6):204-206
乡村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衡阳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使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引起自然环境质量的下降.本文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当前衡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昌拥有丰富而品质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备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而客源市场是乡村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分析客源市场现状有利于科学定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及推广。通过实地问卷抽样调查,分析研究西昌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客源市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并且推出了3条经典旅游产品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