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吊笼养殖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是将河蟹养于笼内,悬挂在大水体中,通过笼体网眼进行笼内外水体交换,在笼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养成商品蟹。这种方法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充分利用湖泊、非航运河道等大水体的优越自然条件,结合集约化人工精养措施,实现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养殖,也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如规格在个体体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场售价为120元/kg~160元/kg,而规格在个体体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场售价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成为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开展以河蟹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养殖获得大规格河蟹,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兴化是江苏水产养殖大市,近几年涌现出"泓膏"、"板桥"等一批河蟹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和好评。在生态大闸蟹养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体养殖小水体缓冲性小、环境变性大、水体流动性弱、代谢产物更新慢、浮游植物的组成变化小,不利于河蟹生息。大水体风力作用明显,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有利于底层有害气体的向外逸出,有利于有益藻类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2004年)的反复试验,成功探讨了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帆 《水产养殖》2017,(8):49-50
正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大阐蟹和螃蟹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海域沿岸和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后,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养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养殖模式由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产量成倍增长,已基本解决了百姓的吃蟹需求。由此,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养殖。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就是遵循河蟹生态习性,通过人工营造和维护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使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青虾、河蟹是淡水养殖品种中的名优品种,它们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是芜湖县主要养殖品种,也是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是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多年以来我县青虾、河蟹主要养殖模式是"主养河蟹、套养青虾"。近年由于河蟹市场行情不稳,始终处于稳中走低状态,主养河蟹的风险越来越大。为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一些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观  相似文献   

7.
我国河蟹养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武 《内陆水产》1998,23(4):2-4
90年代以来,我国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河蟹从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大水体发展到小水面,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尽管上述养殖方式以前都有,但近年来的发展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经济效益之高、普及推广速度之快可以说前所未有。纵观当前我国的河蟹养殖,可用五句话来概括:产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下降;河蟹种质混杂,长江水系中华绒赘蟹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必然趋势;河蟹养殖业正逐步走向产业化。l当前我国河蟹生产现状11产量明显增加我国河蟹养殖自90年代起发展很快,1993年全国河蟹产量达1.75万…  相似文献   

8.
王钦东 《齐鲁渔业》2010,(10):52-52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河蟹池塘养殖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科学的养殖方法,使养出的河蟹规格偏小,效益不高。如何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实现由"大养蟹"向"养大蟹"转变,成为养殖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一种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 密集型河蟹养殖模式就是指放养密度大、养成规格偏小、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一种河蟹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勃 《渔业现代化》2003,(5):25-25,31
杂色鲍 (H .diversicolor)是近几年推广养殖的品种 ,养殖形式多样 ,有工厂化养殖、沉箱养殖和笼式吊养等。目前海南省工厂化养鲍场达44家 ,养殖水体约 1 8万m3;沉箱养殖达 7万箱 ,已投苗 3.6万箱 ;陵水县黎安镇黎安村农民还根据本地自然条件 ,采用笼式吊养 ,目前共吊养 2万笼。 2 0 0 0年全省鲍产量 30 9吨 ,2 0 0 1年全省产量42 0吨 ,鲍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海南目前种鲍主要来源台湾及本地野生杂色鲍 (H .diversicolor ) ,在养殖过程中虽无大规模死亡现象 ,但种质退化现象开始出现 ,如生长速度慢、个体小型化、抗逆性差等现象 ,给养殖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