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发病季节多是在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相似文献   

2.
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本病的临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小鸭,会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症状和病变: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质软弱,合眼缩颈,腹围较大,常有腹泻,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的雏鸭发病后,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3.
春夏两季正是鸭瘟等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如果环境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防疫消毒工作不严,很容易引起鸭群发病甚至死亡.现介绍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鸭大肠杆菌病是养鸭中常见的多发病,该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故又称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养鸭生产中如不对此病加以重视,必将导致重大损失,后果十分严重。1流行传播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各种日龄的鸭均可发生,尤以2~4周龄的雏鸭或中鸭更为易感,秋末和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可达70~90%,当鸭场卫生条件较差,舍内地面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  相似文献   

5.
法氏囊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免疫系统抑制疾病。鸡常发生此病。鸭和鹅等禽发生本病的比较少。但随着鸭、鹅等饲养规模的扩大,鸭、鹅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也多有出现。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鹅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20多日龄的雏鹅,以腹泻、脱水、肌肉出血和法氏囊肿胀、坏死或萎缩为主要特征。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雏禽经常感染大肠杆菌病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一、鸭疫巴氏杆菌病(一)病性与流行特点鸭疫巴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各品种和各日龄段的鸭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突然受寒能引起带菌鸭群暴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损伤感染。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不足,特别是缺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特点及症状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李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1~8周龄鸭对本病敏感,但多发于10~30日龄雏鸭。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常因引进带菌鸭而发生流行。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头颈歪斜、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随着病程  相似文献   

8.
陈爱珍 《福建农业》2005,(11):30-30
鸭霍乱病又称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该病在本地区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主要流行季节。从发病的年龄来看,各种日龄均可发生,但以1个月龄以上鸭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该病。一、发病病因该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系一种不溶于血的格兰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上世纪90年代发现本病,随后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过去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鸭支原体病又叫霉形体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道,发展较慢,病程长,在鸭群中长期蔓延,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后鸭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并发大肠杆菌病。如并发大肠杆菌病,可造成大批鸭只死亡。1.发病情况河北省邯郸市某饲养场饲养1500只鸭,常规饲养,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了各地疫苗免疫。3个月龄时,鸭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5只,第二天死亡21只,第三天死亡48只,病鸭约为500只左右。病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减少、呼噜、拉黄色白色稀便,鸭场立即给鸭群投服培氟沙星、毒克等药物,仍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多。  相似文献   

11.
张翔兵 《新农业》2015,(3):40-41
<正>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仔幼兔水样、胶冻样腹泻为主要特征。1流行病学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长途运输、饲养不当、日粮  相似文献   

12.
赵子津 《农技服务》2009,26(11):73-73,145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阐述了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剖检病变和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7-10日龄: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二联苗皮下注射0.5毫升,本病严重地区可于17-18日龄再免疫注射1次。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有时伴有神经症状。目前已成为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本文根据福建省南安市养鸭户苏某饲养的一批肉鸭的发病情况,阐述了此次发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与诊断方法,并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以来,我县原很少发生的鸭大肠杆菌病却不时在小规模饲养场和农户散养中发生,特别是在雏鸭饲养阶段发生、病性重,损失较大,直接影响我县养鸭工程,给养鸭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造成负面作用,后经及时诊治,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该病得到很好控制,现将本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 1、流行特点: 1、1易感日龄1-5周龄雏鸭常发生,1-3周龄最易感,5周龄以上鸭很少发病,经观察1-2周龄雏鸭多患卵黄囊炎型,2-5周龄多为肝周炎型。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自2005年3月份以来,柳州市郊区沙塘镇多户养鸭场饲养的肉仔鸭相继发生以打喷嚏,眼、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腿软、扭头、抽搐等为特征的疫病。  相似文献   

17.
刘汉章 《农技服务》2015,(3):138-139
盐城大冈镇处于里下河,水网密布,河流众多,有着大量的稻田和沟渠。农牧结合为养鸭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环境。但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严重的影响,鸭的发病率较高,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常见的鸭病有鸭瘟、鸭冠状病毒性肠炎、鸭的禽霍乱、鸭大肠杆菌病、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鸭沙门氏菌病。而这几种疾病由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因此要进行鉴别诊断,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鸭霍乱又名巴氏杆菌病,农村常称"摇头瘟"。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和春季,温热潮湿的地区发生比较突出。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状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灶,常发生剧烈下痢。慢性病例则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发热、疼痛、行走困难)。本病急性病例在临床上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药物诊断不难作出判断。慢性型则因为症状表现不明显,往往误诊,延误病机。  相似文献   

19.
鸭浆膜炎又叫做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鸭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传染快,分布广,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因其死亡率高、淘汰率高,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是当前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征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多发在发生于低温、阴雨和潮湿季节,尤其是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1~8周龄鸭,其中2~3周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陈发扬 《福建农业》2007,(12):24-25
鸭性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甚至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3月,闽侯县荆溪镇鸭场饲养的鸭相继发病,其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缩颈嗜睡,脚软扭头,打喷嚏,眼鼻流浆膜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最明显。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病原分离和鉴定,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大肠杆菌感染,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