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原木检疫现状1 .1 原木进境概况我国现在主要从非洲 (西非各国 ,如加蓬、喀麦隆等 )、欧洲 (前苏联各国、丹麦等 )、北美洲 (美国、加拿大等 )大量进口原木。进境原木种类主要有桃花心木、加蓬榄、胆木、花梨、山毛榉、白柳桉、海棠树、加蓬园盘含羞草、提介麦拉木、柚木、铁木、檀香、油桃木、杂木等近 80余种。1 .2 原木检疫对于轮船海运进境的原木 ,目前各口岸局基本做法是 :①登轮检查表层原木 (即船舱甲板以上部分 )、采样 ,经实验室检验检疫后决定是否同意卸货 ;②边卸边检 ,发现问题随时通知港口部门停止作业 ,根据问题的性质 ,… 相似文献
3.
4.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 ,但各品种具不同的区域分布的特点 ,危害隐蔽 ,涉及范围广 ,能造成建筑、堤坝、设备、储藏物、农林作物等的严重危害。白蚁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扩散能力很弱 ,但借助人为因素 ,随原木、板材、木质包装、木制品、纸箱等货物及运输工具等可作远距离传播 ,从口岸多年的截获记录来看 ,白蚁随进境原木传入的风险性最大。本文结合白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对进境原木携带白蚁的现场检疫及处理经验进行总结。1 选择检疫场所由于寄生于原木的白蚁隐蔽性都很好 ,特别是蚁巢很难找到 ,现场检疫时要掌握其活动规律 ,注意环境… 相似文献
5.
1 进境原木检验检疫情况2 0 0 0年到 2 0 0 1年岚山港共进境原木 84批次 ,1 0 1万m3 ,主要来自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印尼、所罗门群岛、新西兰。1 1 检验情况检验数量 :由于收货人在装船前大部分都到装货港进行监装 ,货物到达卸货口岸时 ,实际检测数量比报检数量都有所增加 ,涨方比较明显的是赤道几内亚木材。原木树种 :主要树种为奥古曼 ,约占总进口量的 88%。其它树种主要为辐射松、杂木。品质 :奥古曼原木进口质量普遍较低 ,主要是四级降等材和五级废材级。原木缺陷较多 ,从 2 0 0 0年至今我局共对来自新西兰、所罗门群岛的 8票 1…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sp.(CB-2y)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feinernema sp. (CB-2y)是1986年从河北省一苹果园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试验表明,它在15-30℃下能侵染害虫,并在其体内繁殖,离体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含水量10-17.5%的沙壤中,线虫具有侵染力。含水最低于7.5%时,虽能存活,但不能侵染害虫。在2.5%含水量沙壤中,则不能存活。CB-2y线虫能在北京地区越冬,在25-30厘米深层土中,越冬存活率为47.8%。该线虫垂直扩散能力强,3天内在沙中57%的线虫已扩散到5厘米以远,最远距离可达30厘米。在23℃含水量14.5%的沙壤中,16周后CB-2y仍能保持侵染力,而S. feltiae Agriotos的侵染力只能保持4周。 相似文献
12.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阳江县的土壤中,分离到一种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8503),从线虫3龄幼虫体,又分离出8503菌株。此菌为共生菌,革兰氏阴性、非孢子型杆菌,2.0~12.0×0.6~1.3微米,鞭毛为周毛,硝酸盐不产生亚硝酸盐,过氧化氢酶阴性,脲素酶阴性,磷酸脂酶阴性,卵磷酯酶阳性,七叶苷水解阳性,不具荧光,对昆虫有致病性,从一系列的生化特性和线虫的带菌率、细菌囊和细菌的形状、分布等检查,此菌为大肠杆菌科的Xenorhabdus nemalophilus。对促进线虫在人工培养基的繁殖,提高线虫的产量和毒力均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甘草胭珠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Arch.)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害虫。采用灌根、土壤处理法研究了35%吡虫啉悬浮剂、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和5%毒死蜱颗粒剂4种杀虫剂对甘草胭珠蚧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月中旬施药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但可有效降低翌年春季田间的虫口密度;6月中旬采用35%吡虫啉悬浮剂和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灌根的防效可达80%以上。建议生产中可在6月中旬或之前采用灌溉后进行35%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300mL/株灌根的措施防治甘草胭珠蚧。 相似文献
14.
异小杆线虫D_1对迟眼蕈蚊侵染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危害韭菜的迟眼(?)蚊的侵染力,以Heoerorhabditissp.D_1的侵染力为最高。室内试验表明,当沙土中D_1线虫与裸露的迟眼(?)蚊幼虫的比为15:1时,幼虫死亡率可达81.8%.盆栽试验中益害比为38:1时,由于该幼虫大部分在韭菜茎内为害,寄生率仅35.1%,但对茎外的蛹寄生率可达82.7%. 相似文献
15.
Two native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s in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of Turkey and characterized based on 28S rDNA region. BLASTN homolog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SK17 and SK-71 isolates indicated 98% and 99% identity to Steinernema affine and Steinernema feltia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were constructed by neighbour-joining and bootstrap tree methods. Efficacy of S. affine (SK-17 strain) and S. feltiae (SK-71 strain) was tested against the larvae of pine processionary moth, Thaumetopoea wilkinsoni Tams, and remarkable mortality rates were obtained. Both strains caused complete mortality upon application of 500 IJs in foliar tests. However, the same strains caused 30% and 33% mortality at 80 IJs/cm2 in soil applicatio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se native strain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s for reducing the damage caused by T. wilkinsoni larvae.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Travassos,1927,异名新线虫属Neoaplectana Steiner1929,是斯氏线虫科Steihernematidae中唯一的一个类群(Wouts,etal.1982),迄今为众多学者认可的种类有八个,包括Steinernema Kraussei(Steiner)、 S. glaseri (Steiner)、 S. feltiae (Filipjev)、 S. bibionis(Bovien)、 S. affinis(Bovien)、 S. anomali (Kozodoi)、 S. intermedia 相似文献
19.
不同含水量的土壤对格氏线虫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研究表明,格氏线虫在土壤中的扩散速度随土壤湿度的增大而加快,在19%含水量的土壤内,48小时可横向扩散40cm以上。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即使在粘质土壤中,其扩散速度也是较快的。格氏线虫在含水量18%的土壤中16小时后可下潜18cm深。在土壤表面或较湿润的植物叶面线虫也能扩散并侵染寄主,但在土壤表面的横移能力较差,48小时仅移动10 ̄15cm。在花生田内,将格氏线虫施在地表后,线虫在48小时、96 相似文献
20.
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染色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7种染色剂培养线虫,可以使各发育阶段的活线虫染色。用苏丹Ⅱ和苏丹Ⅲ染色的线虫,其肠道及脂肪体呈明显红色,易于辨认。经染色的线虫,其侵染寄主的能力和繁殖力都没有不良影响。染了色的侵染期线虫在进入寄主体前,能保持颜色不变。染色技术为观察和跟踪线虫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