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朝  吴辉  刘钊  张海清  肖层林  刘爱民 《作物研究》2014,(2):207-210,215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目标是父本群体占地比小且有效花粉充足、父本群体花期较长且单位花粉密度大、异交态势理想且农艺性状优良。30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在分期播种技术、育秧方法、栽插方式、施肥方式、花期调节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传统培养技术。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未来有待进一步对父本群体机械化制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高低 ,在同等苗架情况下关键取决于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否良好和“双亲”盛花时父本的花粉量。一期父本在保证花期相遇的条件下 ,花粉量大而集中 ,相对地增加母本盛花时的花粉量 ,提高异交机率 ,从而提高制种产量。其主要技术是 :1 搞好播差期安排 ,备好备足父母本秧田 ,适时浸种催芽安排好父母本的播种期和播种差期 ,是保证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和制种高产稳产的基础。在具体制种父母本播差期安排上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多年杂交水稻制种的实践经验 ,结合不同制种组合亲本的生育特点和开花习性 ,具体掌握 ,确保…  相似文献   

3.
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6,(6):19-23
2012—2015年采用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分别在湖南、海南、广东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10个杂交组合父母本大行比制种,在不同自然风速条件下辅助授粉,通过田间花粉密度观测、母本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考查研究授粉效果。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6∶(40~60),单旋翼农用无人机辅助授粉的结实率和产量可达到甚至高于人工辅助授粉,说明单旋翼农用无人机可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促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许多外界因素都能影响水稻花粉的生活力,因此,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常常引起花粉生活力减弱,授粉和受精率降低,产量下降,尤其是在杂交水稻制种时,由于是异花授粉,制种单产的高低往往与花粉的数量及其生活力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的研究指出,适量的激光与微波照射,能提高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适当剂量的生化物质,如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对水稻(IR3)种子萌发时的酶活性(如a-淀粉酶、R-酶和蛋白酶等)均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试图探讨杂交水稻花粉的生活力与理化因素的关系,为花粉的安全贮藏和生产上…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沈森和(龙岩农业学校)一、序言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科研新课题。三系法杂交水稻在制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已发展为超高产(高产、优质、带效)制种技术研究的新阶段。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6.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在制种过程中,气象因素影响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开花时间、花粉和柱头活力以及异交结实率。综述了气象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今后制种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父本旱育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制种中母本的穗颖结构与受精情况,1997 年用R402 作花粉供体,以V20A、珍汕97A、金23A、优IA 为花粉受体,对4 个不育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一次枝粳数略高于二次枝梗数,且着颖总数及平均着颖数明显高于二次枝梗,其枝梗退化也显著低于二次枝梗。母本颖花接受花粉后,其变化趋势是:一、二次枝梗数着生较多的中下部受精率高,枝梗较少的穗顶部受精率相对较低,并因母本的不同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提出在杂交水稻制种上,选择大穗型异交结实率高的母本类型是制种高产的首选条件,而促进母本大穗,提高异交性能的一切栽培技术是夺取制种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花期相遇好坏是影响制种成败及种子质量的关键,比较了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上的几种常用调花方法的效果以及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制种时可根据各组合的实际花期相遇状况及亲本特性采取适宜的花期调节方式,减少由于花期不遇对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5个甘蔗细茎野生种F1代花粉经2种不同干燥方式和2种不同贮存温度处理,授予花粉发育率低且自交无结实的栽培品种母本花穗进行杂交,其中9个花穗育出实生苗37株,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95.2%的实生苗为真实杂交后代。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低温贮存花粉可保持活性时间最长达128天。但以35-50天的贮存花粉活性较好;在4种贮存方法中,硅胶干燥的花粉在低温冰箱(-28至-30℃)中贮存和经抽湿干燥的花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系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所以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一定风险。本研究是在寒地稻区进行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工作摸索,制种风险更大,大棚制种主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的增温和保温功能调节大棚内温度,使棚内温度在两系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以上,不育系保持自花不育接受外来父本花粉结实,研究在寒地稻区用温室大棚进行杂交粳稻制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改二、三期父本为一期父本制种,在苗期采取不同密度寄插,利用植株所处外界条件的差异,使个体生长发育产生叶差,蘖差和播始历期差,达到既可简化制种程序,适当拉开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又能克服多期父本制种花期拉得过长,花粉密度小,花粉利用率低的缺点,是提高制种结实率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将有助于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1987年,我市湘潭县推广一期父本制种5678亩,春制有威优49、威优64,秋制有威优35、威优 6号,平均亩产 225.5公斤,比多期父本制种亩产增产43.6公斤,增产24%。现将一期父本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法 父本一次播种,当…  相似文献   

12.
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哈克尼西棉胞质遗传背景的骨干胞质不育系与育性恢复系为亲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以杂交结铃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胞质育性恢复系花粉和花后不同时间不育系柱头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2 ℃低温保存可有效延长恢复系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但在低温条件下恢复系花粉活力受到抑制,离体室温放置过夜、离体室温放置过夜加短时适当高温(35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恢复系花粉活力。不育系开花次日上午柱头活力显著下降,但仍有10%左右的成铃率。胞质不育三系杂交制种可改只上午授粉的传统杂交制种方式为全天授粉制种。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课题在长沙通过鉴定 1990年12月11—12日,由湖南省科委主持,邀请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周坤炉以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周广洽、农业部科技司付研究员褚继善等学者,对湖南省科委1987年下达的,由湖南省种子公司牵头承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确、设计精确,资料齐全,取得的数据可靠,在制种理论上有新的创见,在制种技术上有新的发展,在制种产量上有新的突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许世觉高级农艺师在80年代初,经…  相似文献   

14.
除了花期安全、相遇理想、花时吻合、父本花粉量供应充足外 ,母本群体的合理发展也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 ,制种母本多采用育秧中苗移栽 ,它花工多、移栽要求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尤其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其它产业转移的情况下 ,使得生产基地难以落实、制种难以成片、技术难以到位、产量难以提高。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新途径 ,我们自1987年以来 ,连续多年进行了多组合不同季别母本分厢直播技术的试验研究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应用效果1.增产1988~1991年 ,临澧县杨板…  相似文献   

15.
论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天气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增明  周宗岳 《杂交水稻》2004,19(2):43-44,69
天气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开花和散粉时间,影响花粉外散率和分布,影响花粉和柱头活力.气温上升到26~27℃,然后缓慢上升,湿度在70%~80%,风速小时,最适宜水稻异交;连续低温阴雨和高温干燥是制种灾害性天气;通过制种季节和地域的选择,可以获得适宜天气的高频率,有利于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16.
贺立伟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Z1):397-400
围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因素,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在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防杂保纯,防止倒伏,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立伟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397-400
围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因素,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在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防杂保纯,防止倒伏,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高低,与母本、父本相互协调的异交特性密切相关,研究制种大田父本栽培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父本花粉量足,分蘖成穗多,颖花数达300万~400万朵/667 m2,开花时间长,花时长,有良好的授粉态势,制种产量才能得到保障。我们现将近几年的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田的父本大田栽培技术作出总结,为大面积母本机插制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母本不育系生理上的原因,开花零星分散,致使父母本花时相遇不好,影响制种产量的提高。为解决杂交水稻制种上花时不遇的技术难题,我们于1992年早季,应用广西桂林临桂综合化工厂研制的花信灵进行喷施母本试验,取得了促进母本提早开花,增加午前花,减少午后花,增加父母本盛花时相遇机率,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明显效应,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中“花时不遇”的技术难题。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汕优63。1.2试验地点临桂县南边山乡砖村王子辉的制种…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2月21日,由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公司、管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厂、管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服务部联合主持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市隆重召开。这是一次有16个省市共561人参加的民间专业学术研讨会 会上,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研究员等12位知名人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制种专家进行了经验介绍。全国杂交水稻顾问组组长陈洪新同志,在会上就我国杂交水稻发展战略和加快杂交水稻制种革新,推广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等问题作了极其重要的讲话。陈洪新同志在回顾总结我国发展杂交水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杂交水稻在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