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金杂棉3号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金杂棉3号是一个对棉花枯萎病抗性优良的新品种,其蕾期病指为0~3.91,表现为抗至高抗;后期劈杆调查病指为1.44~1.57,表现为高抗;苗期病指为16.00~54.83,表现为感。在生产中需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及其天敌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和2000年对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及天敌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成虫、卵无驱避作用和抗性表现,不影响棉铃虫在植株上的落卵量,但转基因棉第二、三代棉铃虫幼虫数量与常规棉相对显著减少,存在明显抗虫性。转基因棉不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4.
Bt棉不同品系对棉铃虫杀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Bt棉 )是第一种不影响害虫天敌 ,且对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具有杀虫活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系〔5〕,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 Bt棉品系“新棉 3 3 B”1 998年在我国河北省推广应用。我国“863”项目自主研制的 Bt棉已经有多个品系于 1 998年在我国开始商业化种植 ,并不断有新的 Bt棉品系被选育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国内外培育的 Bt棉品系均存在着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时空差异〔1,3,4〕,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地区 ,Bt棉的杀虫活性在棉铃虫的第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金杂棉3号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湘杂棉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湘杂棉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在国家与省级区试与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提出了其栽培管理及病虫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7.
8.
钱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67-5469,5480
综述了国内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生长发育、行为习性、种群消长、天敌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其成因机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常规棉和不同品种的转Bt基因抗虫棉分别饲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进行室内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转Bt基因抗虫棉之间对棉铃虫幼虫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JK-1、DB、D16、新陆早36,另外,取食转Bt基因抗虫棉叶片之后棉铃虫幼虫的化蛹率比取食常规棉叶片的棉铃虫幼虫的化蛹率减少12.5%~30.0%,蛹重减轻15.6%~41.9%,羽化率降低5.5%~80.0%。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转双价基因棉对高抗Bt棉棉铃虫的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喂饲法,测定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41、SGK321)、转单价基因棉(中棉29)及常规棉(苏棉12)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的抗虫性。结果表明:转双价基因棉主茎叶片对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明显高于或稍高于转单价基因棉,且随棉花生长发育期的推移抗虫性下降速度较慢,如第8叶后中棉41(ZM41)对抗性和敏感初孵幼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0.0%~40.0%和100%~85.6%,而中棉29(ZM29)分别为30.0%~15.6%和84.0%~71.1%。转单、双价基因棉生长中后期主要受害部位对抗、感棉铃虫的抗性高低次序均为:嫩蕾、顶部嫩头、侧枝嫩叶,其中转双价基因棉嫩蕾对敏感棉铃虫和顶部嫩头对抗性棉铃虫的抗虫性显高于转单价基因棉。转单、双价基因棉对抗性棉铃虫的抗虫性低于敏感棉铃虫。  相似文献   

12.
13.
棉铃虫对Bt毒素抗性遗传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对Bt毒素产生253倍的抗性棉铃虫种群,研究其对Cry1Ac的抗性遗传方式。结果表明,互交后代(抗性雄蛾×敏感雌蛾和抗性雌蛾×敏感雄蛾)的效应显性值DML分别为0.14和0.11,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对正反交F1代的回交后代、正反交F1代的自交后代生长发育期望值与实际值进行χ2分析,表明抗性由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棉对高抗Bt棉棉铃虫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敏感品系棉铃虫在苏棉12和玉米上的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为对照,研究了新棉33B对高抗Bt棉棉铃虫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抗品系棉铃虫在转基因棉中后期主茎顶部嫩叶、侧枝嫩芽及嫩叶、蕾、铃上完成幼虫和蛹期的发育时间,分别比敏感品系棉铃虫在常规棉上的发育时间长13.4,10.7及7.0d,比敏感品系在玉米上完成发育时间长13.2~20.6d;且取食转Bt基因棉的高抗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和活动频率高,蛹重减轻,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苏云金杆菌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敌百虫与苏云金杆菌(Bt)混用具有显增效作用的结果,分别用Bt 240mg.L^-1,敌百虫90mg.L^-1和两的混剂(23mg.L^-1敌百虫加57mg.L^-1Bt或90mg.L^-1敌百虫加225mg./L^-1 Bt) 处理棉铃虫5龄幼虫,测定其对活体棉铃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以每个头部计算,Bt单用并不影响乙酰胆碱酯酶,但与敌百虫混用时,能增加敌百虫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此外,Bt处理显降低了幼虫头内蛋白质含量,处理后1,2,3和4天,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85%,79%,73%和72%,基 于以上结果,讨论了两混用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杀虫蛋白时空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LISA检测分析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B t和CpTI两种杀虫蛋白以幼铃中含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花蕾含量很低;但在毒蛋白表达数量上,B t毒蛋白超过CpTI杀虫蛋白,特别是在幼铃中B t毒蛋白量是CpTI杀虫蛋白量的9.4倍。这可能是尽管CpTI抗虫谱比B t广,但杀虫效率不如B t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转Bt基因抗虫棉 33B为材料 ,利用ELISA检测方法 ,通过对棉株不同发育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棉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株体的老化 ,Bt晶体蛋白含量随着植株体内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逐渐降低而降低 ,而Bt基因的表达强度从苗期到蕾期随着棉株营养生长的加快而呈上升趋势 ,至蕾期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减弱。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表现在幼嫩组织或器官的含量较高 ,成熟组织或器官次之 ,衰老组织最低。这说明Bt基因表达强度的减弱和Bt晶体蛋白含量的降低是转Bt基因抗虫棉生育后期抗虫性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在各棉区的种植越来越广泛,为了验证其抗虫效果,我们采用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对比试验的办法,对其抗虫性进行了观察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