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5个龙船花品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对其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SPAD值等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叶形指数在龙船花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品种内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龙船花品种的鉴别依据之一;叶片SPAD值与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存在品种间差异;比叶面积和叶片干物质含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比叶面积大小排序得知,5种龙船花的生产力和截获光的能力大小排序为黄花龙船花龙船花密花龙船花黑猫龙船花宫粉龙船花。  相似文献   

2.
水稻叶片形态对冠层特性和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个叶片形态差异明显的高产水稻为材料,测定了5个主要叶片形态因子,分析了其对冠层结构、光合有效辐射传输和不同叶层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叶角和叶片卷曲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1.92%和17.15%,而叶长及叶宽的变异系数则分别为5.86%和6.94%,品种间叶角和叶片卷曲度的差异明显大于叶长及叶宽;不同形态叶片的冠层,其叶面积分布也不相同;在水稻冠层辐射传输特征上,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Tr)、光合有效辐射直接透过率(Dr)和消光系数(K)的大小及变化都与叶片形态因子有密切关系;叶片形态对净光合速率(Pr)和叶面积衰减率(DLAI)有重要作用,影响途径主要是Tr的改变.以稻田地面的Tr=0.03为指标,估算出4个品种可容纳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为6.88~8.22.  相似文献   

3.
潘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54-7056
观察比较了6个沙棘品种叶片大小、气孔和叶片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厚度、长度和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与叶面积比则无显著差异;沙棘的气孔为卵圆形或长圆形;6个沙棘品种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辽阜1号气孔密度大,气孔小,而李沙6号的气孔密度小,气孔大;沙棘叶片表皮毛有3种类型:星状毛、星盾毛和盾状毛,且叶片背面表皮毛远多于正面。供试的6个品种中辽阜1号的抗旱性最强,李沙6号最弱。  相似文献   

4.
新疆杂交棉超高产冠层结构特征及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标杂A1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超高产条件下杂交棉冠层不同层次的叶面积配置、叶倾角变化和光分布等冠层结构特性,以及不同层次叶片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和光合物质累积与分配等物质生产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标杂A1叶面积指数高,冠层中部有较好的透光性,底部漏光损失较小,群体光分布较均匀。棉花初花期至盛花期,同一品种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相同部位叶片叶绿素SPAD值无明显差异,但产量水平高的棉田植株中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不同类型品种间表现为,标杂A1各层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高于常规棉品种,但单叶净光合速率无明显优势。盛铃期至吐絮期,产量水平高的棉田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下降缓慢;杂交棉品种两者均高于常规棉品种。标杂A1超高产条件下植株中下部叶片对总光合的贡献高于一般高产棉花,且盛铃后期茎和铃等非叶绿色器官仍保持较高光合速率,而一般高产棉花已表现为呼吸消耗。超高产标杂A1总干物质积累高,且主要集中于中上部,叶片与籽棉干重在各层次分布比例相近,与其光分布相适应,有利于光能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郝学明 《农学学报》2019,9(10):65-70
为明确甜菜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以期为甜菜氮素营养诊断奠定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甜菜品种苗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品种间SPAD 值、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以及SPAD值分别与不同光合色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光合色素及SPAD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呈正相关,其中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r=0.7766;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 SPAD 值的相关性次之,而类胡萝卜素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低,r=0.5704。因此利用SPAD值来预测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可行的,为甜菜生产中快速无损地进行植株营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烯效唑对小麦叶片生长发育的调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小麦品种川麦 30、川麦 - 10 7为材料 ,研究了烯效唑拌种后对小麦生育期间叶片生长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 :烯效唑处理降低了中、下部叶片的叶长和叶面积 ,其抑制效应随浓度增大而增强 ;烯效唑的抑制效应至倒二叶时发生逆转 ,倒二叶和旗叶的长度及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品种间和浓度间有差异 ;烯效唑处理的旗叶与倒二叶的叶面积之和显著高于对照 ;烯效唑处理后叶片出叶速度加快 ,总叶片数增加 ,品种间的药效有差异 ;烯效唑低浓度处理的主茎总叶面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品种间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明确甜菜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为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甜菜品种苗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品种间SPAD值、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以及SPAD值分别与不同光合色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光合色素及SPAD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呈正相关,其中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r=0.7766;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次之,而类胡萝卜素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低,r=0.5704。利用SPAD值预测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为甜菜生产中快速无损地进行植株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两个品种番茄短期内对不同程度弱光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果番茄‘辽园多面'和中果‘moneymaker'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弱光处理,以期明确两个品种番茄对不同程度弱光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两个品种植株叶片的比叶面积和叶绿素a、b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而且,光照强度越弱,增加越明显.说明弱光下叶面积增大、叶片较薄.辽园多丽的比叶面积和叶绿素a、b含量显著大于moneymaker.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两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逐渐减少.说明两个不同品种番茄在弱光胁迫下反应相同,辽园多面对弱光的耐受性显著大于moneymaker.  相似文献   

9.
番茄在弱光下的叶片光合特性在耐性和不耐性品种间有很大差别。弱光下,总叶面积增加,叶片厚度减小,叶绿素含量变化复杂。叶绿素荧光指标品种间差异明显。不耐性品种的叶绿体膜ATP酶活性下降幅度大。  相似文献   

10.
新疆超高产棉花叶、铃空间分布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花冠层叶面积分布、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叶片空间配置对冠层结构的影响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揭示超高产形成的机理。【方法】定向培育棉花超高产田,系统测定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与棉铃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单产皮棉4 000 kg•hm-2超高产棉花吐絮前株高72.3-87.7 cm,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为7.15-7.20 cm,中上部节间较长;盛花期至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在冠层上、中、下3层的分布比例为1﹕1﹕1,上部叶片的叶倾角为48.8-53.8、中部41.0-49.3、下部30.1-40.1,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上、中、下层的分布比例为1.5﹕1.5﹕1;至吐絮期,冠层上部的叶面积指数维持在0.95-1.76,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为8.1-13.2 μmol•m-2•s-1,占叶片总群体光合速率的45.9%-59.8%;植株上、中、下部结铃数的比例为1.8﹕1.2﹕1,冠层上层铃数较多,铃库所占比例大。【结论】超高产棉花形成的生理基础在于,盛花期至盛铃后期主茎中上部节间长,叶层间隙及叶倾角大,中下部叶面积指数分布比例高,叶片群体光合速率高且在冠层垂直方向呈均匀分布;吐絮期上层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缓慢,棉铃空间分布与叶片群体光合速率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叶铃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1.
曙暮光对小豆始花期及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中晚熟品种‘冀红4号’为材料,在开花前进行遮光处理,研究曙暮光对小豆始花期及叶片生理参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曙暮光全遮处理下开花促进率为18.9%,遮去曙光处理的开花促进率为16.2%,遮去暮光处理的开花促进率为13.5%;曙暮光处理的植株始花节位较对照降低了1~2个节位,且始花数显著增加;曙暮光全遮和遮去暮光处理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遮去曙光处理和对照植株,且曙暮光全遮和遮去暮光后植株叶片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变小;遮光后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稳定,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遮去曙光处理和遮去暮光处理对植株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高产小麦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3个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研究其生长特性,植株性状,离体叶片失水及保水变化规律及差异;不同高产品品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高产品种分蘖力差异很大,而分蘖力中强的品种较易实现高产;有些品种冬前叶片生长较快,叶面积占总叶面积比例较大,而春生叶面积则相对较小。另一些品种与此相反,一般冬前叶面积绝对值较小;不同品种离体叶片随时间延长失水率渐增,但品种间变异系数渐小;不同高产品种间总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叶面积矫正系数及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河北省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四个冬小麦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冬小麦春生六叶片的叶面积矫正系数及群体叶面积指数的速测方法。结果表明:(1)r值与密度无关;(2)品种间r值无差异;(3)春生六片叶间r值差异显著,随着叶位升高r值变小,根据r值可将六片叶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寒地水稻品种成熟期叶片衰老过程的差异 ,试验分析了 11个寒地水稻品种成熟期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水稻成熟期叶面积变化过程可分为 和 两个阶段 ,阶段 叶面积稳定不变 ,阶段 叶面积直线下降 ;成熟期叶氮含量直线下降。不同品种抽穗期叶面积、叶面积阶段 的持续时间、叶面积阶段 的叶面积降低速率、抽穗期叶氮含量、抽穗后叶氮含量降低速率等性关不同。寒地水稻品种抽穗期叶氮含量高、抽穗后下降快 ,功能露片持续时间就长。寒地超高产水稻品种应具有抽穗期叶氮含量高、叶厚、叶茎夹角小、叶面积适中 ,抽穗后功能叶片持续时间长、叶片姿态变化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桂花叶片SPAD、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桂(O.fragrans var.thunbergii)和四季桂(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以及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桂叶片叶绿素a/b值低于四季桂,其他指标均高于四季桂;不同植株四季桂叶片的各指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金桂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a+b)、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植株间差异显著(P0.05);四季桂(16.32 cm2)的叶面积要小于金桂(35.37 cm2),而四季桂的比叶重却略大于金桂,比叶重均值分别为18.53和16.62 mg·cm-2;四季桂和金桂叶片均偏酸性;四季桂叶片磷含量、镁含量均高于金桂,钙含量、钾含量分别小于金桂;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呈显著相关。在城市热岛现象突出的情况下,金桂的叶面积大,适应强光能力强,更适合在城市绿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叶片形状系数(α)为测量作物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方法。然而,以往研究表明对作物叶片形状系数的选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统一标准,且通常将其视为常数,不考虑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叶位叶片形状系数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10月生长季6个夏玉米品种,将玉米生育期划分为三叶、拔节、抽雄、开花、吐丝、成熟等6个不同生长阶段,每6天采样一次,测量叶片面积(LA)、叶片长度(L)和宽度(W),计算各个阶段的α值,同时对比α值在单个玉米植株不同叶位之间的差异。然后分别建立线性、二次、对数等3类共5个叶面积估算模型,以RMSE、RRMSE和ARE 3个统计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各叶片面积估算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对全生育期6个夏玉米品种的760个叶片的面积和长宽乘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夏玉米叶片形状系数均值约为0.78;在被验证的5种叶面积估算模型中,叶面积模型LA=α×L×W,其中α=0.78时精度最高,其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约为9.50%,绝对相对误差(ARE)约为6.96%。α值范围为0.72—0.87,并随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自三叶期到开花期逐渐增大到全生育期最大值0.87,开花后缓慢下降至0.78,其中开花期叶片的α值与开花前各阶段的α值存在显著差异,而与开花后各阶段的α值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熟性的夏玉米品种之间叶片α值也只在开花、吐丝期表现显著差异。不同叶型叶片α值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三叶期到拔节前,短宽型叶片的α值大于细长型叶片,此后一直到成熟期,细长型叶片的α值则大于短宽型叶片。在单个植株不同叶位叶片之间,α值变异性明显,开花期、吐丝期、成熟期均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规律,其中植株中部棒三叶位置α均值最为稳定,为0.78,对应的标准差在0.05以内,而植株上部和下部α均值约为0.84,对应的标准差在0.03—0.10。其中拔节、抽雄期不同叶位叶片的α值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开花、吐丝、成熟期则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叶面积模型LA=0.78×L×W更适于估算田间夏玉米叶片面积,较一般采用叶片性状系数0.75时提高模拟精度(ARE)3.86%。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叶位分别采用不同的叶片形状系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叶面积估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水稻地上部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指标对氮素的响应,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N0(0kg/hm~2),N_1(168.5kg/hm~2),N_2(337kg/hm~2)〕下各生育时期水稻叶片形态、节间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株高、分蘖数及主茎叶片、叶鞘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大小分蘖期同一叶位差异不大,成熟期较分蘖期和抽穗期差异明显;叶鞘长分蘖期倒1叶的差异明显,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不大,但节间长差异较明显;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6叶呈增加趋势;叶面积指数分蘖期和抽穗期以N_1水平较大,成熟期以N_2水平较大,不同品种间略有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期分蘖数呈减少趋势,抽穗期和成熟期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田间小麦叶面积空间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叶形空间分布参数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叶片形状、叶面积指数随生长期的变化、叶面积随高度的分布及叶倾角分布(LAD)等叶形空间分布的模型及计算系统,提出了叶片形状因子和长势模型,单叶空间最高点、高度层间隔内累积水平投影叶面积及各组分的空间取向与叶倾角分布解析模型系统及其主要设计算法。上述模型为具有普适意义的冬小麦冠层结构机理模型,其计算系统可以精确计算任意高度层次的投影叶面积分布特性,是评价作物株形结构优劣、判断群体结构合理与否的有力工具,对解析和利用多角度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等也有重要参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主栽培马铃薯品种会-2和合作88为材料,进行盆栽比较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马铃薯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SPAD值和产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强而降低。两种马铃薯品种水分胁迫处理结果存在差异。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强,会-2品种光合生理指标、叶面积下降程度较合作88品种小,但合作88品种产量下降程度较会-2品种小。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水稻地上部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指标对氮素的响应,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水平[N0(0 kg/hm2),N1(168.5 kg/hm2),N2(337 kg/hm2)〕下各生育时期水稻叶片形态、节间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株高、分蘖数及主茎叶片、叶鞘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大小分蘖期同一叶位差异不大,成熟期较分蘖期和抽穗期差异明显;叶鞘长分蘖期倒1叶的差异明显,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不大,但节间长差异较明显;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6叶呈增加趋势;叶面积指数分蘖期和抽穗期以N1水平较大,成熟期以N2水平较大,不同品种间略有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期分蘖数呈减少趋势,抽穗期和成熟期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