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凤祥  胡宝成 《作物学报》1998,24(4):431-438
研究结果表明:(1)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9012A不同显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是一种新的基因互作核不育类型,其不育性受2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当隐性上位基因纯合时,对隐性不育基因起上位抑制作用。(2)在甘蓝型油菜中存在至少2套独立的不同隐性重叠不育基因,隐性上位基因与不同的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是非专一性的,这对于现有双基因隐性核不育杂交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隐性上位互作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 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茂  陈大伦  汤晓华  李敏 《种子》2007,26(5):90-94
经遗传研究表明:核不育系118A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互作基因控制,不育基因与117AB、S45AB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当两对基因隐性纯合,另一对上位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纯合两型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AabbRfRf或aaBbRfRf)杂交,F1为1:1的育性分离,系内可育株自交为3:1的育性分离。利用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118CA(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5):8-11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m1m1m2m2),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为不育(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三对隐性纯合体(m1m1m2m2rfrf.纯合两型系不育株(m1m1m 2m2RfRf与可育株(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兄妹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m1m1m2m2RfRf不育株与临保系(m1m1m2m2rfrf测交可获得基因型为(m1m1m2m2Rfrf全不育系,全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M1M1 或M2M2 )杂交可获得全可育杂交种,从而将隐型核不育系ZWA的三系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利用50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的SS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WAB与21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50对引物在22份材料间共检测到13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6个多态性位点,平均2.8个,多态性比率为51.3%.聚类分析表明ZWAB与国内来源于S 45 AB、117 AB的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背景来源于国外的甘蓝型油菜,属一种新型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5.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8):79-79,82
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引进的细胞核隐性核不育品系89-50的不育株作母本,用双低品种黔油双低2号作父本,采用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选育双低不育系98-116AB的过程.98-116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系因不育性稳定、不育基因易转育、恢复谱广、无胞质负效应、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和ms2)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ms1和ms2同时纯合(ms1ms1ms2ms2)表现不育,但隐性纯合rf(rfrf)对ms1ms1ms2ms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又使其表现可育(临保系,ms1ms1ms2ms2rfrf).本研究利用BSA群分法,通过AFLP分子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利用Rf基因的BC1分离群体( ms1ms1ms2ms2Rfrf+ms1ms1ms2ms2rfrf)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Rf基因均共分离的标记,这些标记在该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BC1群体中均与Rf基因紧密连锁.标记测序序列BLASTn结果表明,其位于大白菜A7染色体Scaffold000017(3.3 Mb)上.根据该Scaffold序列信息,开发了一系列SSR引物,多态性SSR引物在Rf基因的一个BC1群体中进行连锁分析,最终将该基因限定在245kb的一个范围内.其中SSR标记A7-10、A7-24与Rf基因共分离,A7-24为共显性标记.  相似文献   

7.
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杂种优势成功地解决了油菜品质育种过程中高产与优质的矛盾,从而使双低杂交油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我国油菜雄性不育的研究呈现多类型并用的局面。以Po1A、陕2A和MICMS为代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已大量应用于生产中。细胞核雄性不育已应用的有三类:一是李树林(1985)报道的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的双显性核不育;第二类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双隐性核不育;第三类是陈凤祥(1993)报道的二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控制的三隐性核不育。  相似文献   

8.
以20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与22个油菜品种(系)杂交测交后代为材料, 采用经典遗传学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验证该不育系统遗传控制体系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探索利用连锁共显性标记筛选两型系和临保系基因型的高效性和准确率。研究表明, 6个品种(系)与20118A测交产生的F2世代, 所有组合可育株∶不育株均符合3∶1或13∶3分离规律, 而与20118A-TAM杂交产生的6个F2中1个呈13∶3分离, 其余均为全可育, 育性符合1对隐性不育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互作控制的遗传模式; 进而采取反向验证方法, 从1 059个F2分离单株中, 用新发展的Bnms3/Bnrf连锁共显性标记跟踪选择, 直接获得临保系(ms3ms3rfrf)、纯合不育株(ms3ms3RfRf)和两型系可育株(Ms3ms3RfRf) 70、69和135株, 经测交或互交验证, 准确率均达95%以上; 根据20个测交品种的后代分离, BnRf位点上只出现Rf和rf两个等位基因, 推测第3个等位基因存在的频率很低, 基本可以根据两基因各2等位基因互作原理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育系统的遗传模式、相关基因定位以及其不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成果在将来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杜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7,(1):34-36
1990年春在低芥酸品系207的株行中发现了两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3年5代育成了生长发育整齐度好.性状一致,育性分离达到1:1的核不育两用系。遗传研究表明:该不育系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一与S45AB、117AB属相同类型,它具有恢复源广,易测配强优势组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卓宇红  祁怀风 《种子》1999,(4):23-23,26
对来自中油821的油菜核不育材料821A进行遗传研究,表明其不良性受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所控制,测交组合F1全恢复可育,F2代可育与不育株出现15;1分离,回交一代出现3:1分离,连续兄妹交呈1:1分离,821A性状优良,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这一优良种质正用于转育新的“双低”优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刘后利 《作物学报》1992,18(4):241-249
从1975—1990年作者及其研究集体系统坚持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15年来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种皮色泽不同于白菜型、芥菜型和埃塞俄比亚油菜,为土黄或姜黄,而没有纯黄,只有杂黄,即在黄色种皮上有黑色斑点、斑块或褐色环带。 2.长期自交后仍得不到遗传上稳定的纯黄后代;在大群体中,不论是自  相似文献   

13.
魏忠芬  张太平  王军  李德文 《种子》2005,24(7):19-22
以自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细胞核隐性核不育材料98-116 A为母本与甘蓝型油菜凸耳双低品系T2632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交转育,在F1可育株自交的同时进行去雄与杂交父本进行正反交,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生长健壮具有凸耳性状的可育株自交,并调查自交后代中的育性分离比例,自交4个世代后进行兄妹交,即获得双低的凸耳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的不育株率远高于98-116 A,其不育株率达到90%以上,而且其育性遗传恢复机理也发生了改变.该不育系在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优育种的研究与利用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杨光圣  傅廷栋 《作物学报》1995,21(2):129-135
AB1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系84-1与84-2杂交F3群体中分离出的雄性不育两用系。AB1在昆明或西宁夏播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武昌秋播时则表现为雄性可育。AB1雄性育性的变化是细胞质、细胞核基因(环境条件敏感基因)与环境条件(可能是温度)互作的结果。AB1的雄性育性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当细胞核内有一个显性基因时,环境条件敏感基因的作用被掩盖。环境条件敏感基因可能是微效多基因。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遗传差异较大的2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纯系亲本组合(HSTC14×宁油7号)衍生后代的世代家系群体分析,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家系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油菜千粒重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HSTC14×宁油7号组合千粒重遗传体系系由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构成,主基因中只有加性效应(d = 0.1062),不存在显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是在油菜幼苗期(3~8叶)表现出来的一个在叶片面上长1~5片小叶的易于识别的形态标记性状,在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与利用中有着较高的利用研究价值。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遗传机制和遗传鉴定研究,在摸清其遗传控制基础和遗传规律基础上,对该性状在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与利用中的利用途径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评价,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种不同细胞质不育系套袋自交、剥蕾授粉和形态学观察表明:212A属于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主要原因与低温死蕾有关。用这三种不育系与1102C作杂交,其杂一代经济性状均优于213A/1102C和214A/1102C,产量分别比213A/1102C和214A/1102C增产11.1%和7.1%。212A的配合力高,利用其配制的212A/1102C(陕油8号)和212A/116C(陕油6号)分别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审定,这两个品种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