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茶之梦     
茶之梦江苏省作家协会忆明珠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至于"不可一夜无此君"。许多人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则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浓茶,放在床头柜子上喝上几口,才能睡...  相似文献   

2.
闽南是乌龙茶的一统天下。我虽然土生土长,却移情别恋,对绿茶情有独钟。厦门的茶市近年也有些许绿茶崭露,但实在很难令茶人满意:且不说品种单调,价格偏高;重要的是那精美的包装既无法确保标出的等级,亦无力传递茶的时鲜。绿茗抢新,陈乃大忌,故我一旦出差南方诸省,逛茶庄购新茶已成为牢不可破的闲情。而漫步农贸市场,探头探脑觅得农家无名山茶,则更妙不可言。此次我往长沙、张家界及粤北的韶关各小住数日,启程时摩拳擦掌,购茶的欲念如帆高张:长沙的“高桥银峰”、“湘波绿”、“河西国茶”、“岳麓毛尖”等茶中佼佼我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3.
茶之感     
茶,本树之叶,绿映山丘沟壑,根植岗峁崖漭漭之旷野。百年有之,几百年有之,也有的过千年,都成了稀罕珍品了。经翻炒、揉捻、杀青、烘焙或发酵、挤压,便又成饮之物,别于它树。《茶经》言之嘉木,生于江南。依各地自然风貌,山川走势,温差海拔,光照雨量,营造工艺,地域民俗等特点,便  相似文献   

4.
茶之妙用     
茶可消暑 (1)防暑茶:可解热祛风,消暑化湿,开胃止呕. 原料:绿茶6克,藿香、佩兰各9克,开水500毫升. 做法:将藿香、佩兰洗净后与茶叶一起放入茶壶中,开水500毫升冲入,盖上盖闷5分钟即可饮用. (2)小儿清暑茶:清热、祛暑,用于小儿暑热症. 原料:鲜荷叶、苦瓜叶、丝瓜叶各10克. 做法:将三种叶子洗净,撕成小片,加水150毫升,煮沸片刻,取汁备饮. (3)薄荷茶:消热解毒、发汗解表,可用于夏季风热感冒. 原料:绿茶2克,鲜薄荷叶数片.  相似文献   

5.
茶之情结     
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志于“不可一夜无此君”了。许多入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倒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喝上几口,才能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6.
茶之魂     
一九七五年由四川省农牧厅介绍,我曾在雅安蒙山茶场学习制作名茶。当时正值春茶萌发季节,也是该茶场制作名茶的时候,场里正在生产“甘露”“石花”“黄芽”。这些茶正是闻名天下的名茶,也是历史上的贡茶。我不但能目睹它的生产过程,而且还能亲自操作,制出“甘露”这样的茶,实在是三生有幸了。 蒙山海拔1500多公尺,整天云雾缭绕,站在茶场门口,上不见山顶,下不见山脚,一片迷迷茫茫,乳白的雾气像海水翻来滚去缠绕着山腰,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的波涛之中,房屋庭院也飘忽在滚动着的雾气里,有如天上的琼楼玉宇,人也似…  相似文献   

7.
墨尔本之梦     
汪涛 《今日农村》2013,(2):30-37
开篇瞬息万变的云团、远方的球场、专注的球迷、与天空融为一体的硬地,墨尔本公园在镜头中幻化成为一颗巨大的水晶球,人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球场中央的击球轨迹,希望能够看到真正的主角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相似文献   

8.
唐风贵茶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风贵茶之成因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姜含春据史料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为药用,继而食用,据(晏子春秋》所记:“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戈五卵茗莱耳。”至西汉,茶始作饮料,开始为宫廷贵族士土大夫专有享用品。《吴志·韦...  相似文献   

9.
陈香白  郭民平  陈再粦 《农业考古》2003,(2):313-314,319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北部 ,海拔 14 98米 ,是潮汕地区第一高峰。凤凰山古称“翔凤山”。据北宋《新定九域志·潮州》载 :“凤凰山 ,《南越志》为翔凤山。”《南越志》是南朝宋沈怀远撰著 ,当知在南北朝之前 ,凤凰山称“翔凤山” ;隋唐以后才叫凤凰山。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 ,便有“凤凰山 ,在 (海阳 )县北一百四十里”的记录。凤凰镇古称凤凰乡 ,位于凤凰山区 ,因此得名。清代举人郭思棠《凤凰地论》说 :“乡居其中 ,故有凤凰之名。”凤凰镇盛产凤凰茶 ,种茶历史久远。现有茶园 3万多亩 ,年产茶叶 3百余万斤 ;其中凤凰单丛茶 ,驰誉海…  相似文献   

10.
杯茶之师     
退休了,身心都一下子松了下来。办完一切移交手续,在欢送会上听了大家对我过去夸大地赞美,对馀生衷心地祝愿,我表面平静然而内心深处却潜藏着难以言状的隐痛: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好多事尚未来得及干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老年人的行列。虽然从理论上知道时问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退休后环境和人际关系陡然变化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不仅孤独,而且还缺乏风华正茂之时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决心。本想利用馀热干点什么,但一想到“年龄不饶人”这句话就即刻蔫了。  相似文献   

11.
茶声之诗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1,(4):170-172
古代的文人墨客 ,往往喜欢自己动手煎茶 ,这主要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 :其一 ,自己煎起来的茶好吃 ,至少是更合乎自己的口味。其二 ,当作一种享受 ,换言之 ,就是享受煎茶的乐趣。在煎茶中 ,文人墨客们颇为快意和悦耳的是茶声。茶声 ,即是煎茶水时水进入沸腾阶段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他们的不同感受 ,于是茶声变成为风声、雨声、水声、车声、虫声、乐器声等。出现在为数众多的茶诗词中。一、风声(一 )松风 :风吹松树林所发出来的声音 ,诗家最爱用。例如《伯坚惠新茶》(金代刘著诗 ) :“建溪玉饼号无双 ,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 ,却疑春雪…  相似文献   

12.
茶之禁忌略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赖功欧人类的文化生活中,禁忌多从宗教而来。而从茶文化的历史来看,茶的起源即被人们所神化,在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就有不少宗教色彩的故事充斥其间。事实上,茶与佛、道二教的关系至为密切。因此,茶文化中的禁忌,一直伴随茶自身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3.
茶之始为     
茶之始,究竟是如何进入人类社会的?学术界就此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或谓:“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直至成为饮料”;或谓:“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或谓:“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①充作祭品;②作为药用;③食药同时。笔者试图对这些传统说法,提出一得之见,就教诸学者,权作引玉之砖! 一茶的发现和利用,相传始于神农时代。唐陆羽《茶经·六之饮》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  相似文献   

14.
环顾我们的周围,总少不了崇洋意识的影子。象身上穿的衣服、随身带的小物品等,总有那么一、二件是外国制品。我并不是说这些都是奢侈品,而是说日本人热衷于舶来品。我并无意对人们向往外国制品吹毛求疵,也无高谈阔论之意。恰恰相反,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日本人对外国文化的崇拜并非始于一朝一夕,而实在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学习茶道的人,“唐物至上”之语很容易闪现在脑海里。在茶道形成之前,官家、武家们竞相购买唐物,的确是中世纪向往舶来品的典型。对此后面还会论及。那么,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崇拜是不是始于中世纪呢?不,比中世纪要早得多。奈良时代的天平文化,因唐代文化的引进而存;飞鸟·白凤文化,则是在中国的六朝以及朝鲜半岛的外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底,我一个人问自己:在将要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自己心目中梦想的东西还是停留在梦想中?在这个时候,恰好看到《从优秀到卓越》和《追求卓越的激情》两本书,我知道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书,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于是我决定放弃教学,专心把10年来的梦想变为现实。事实上,近10年来,中国各个领域的管理者都在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行为。而且,实践也证明,所谓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往往无助于他们的组织。企业到底如何发展?企业怎样才能够摆脱面临的困境?似乎是有解又无解。因为我们总是无法判断企业到底能够活多久,从历史上看,能够活300年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周日,茶友老丁带来一位“海归”朋友,我昔日的同窗尹君。“有客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大声寒暄着,忙用今年的“雨前龙井”待客。未及落坐老丁却就日前对“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话题谈论起来。“去年,我在法国里昂歌剧院看了一场歌剧。”尹君不甘寂寞,说起了他在国外的事情。老丁忙拦住尹君的话兴说:“我们说茶,你扯什么歌剧呀!”品着龙井茶的尹君,故意冷落老丁的话,道出了一番殊途同归振聋发聩的话来:歌剧的名字叫《茶》,是我国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谭盾作曲和指挥,法国著名导演斯丹尼斯·罗蒂执导,因而受到欧美歌剧界和文化界的极大关注,演出…  相似文献   

17.
茶入欧洲之经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十六世纪茶的初识中国茶是如何传入欧洲的呢?这里首先可以想到,它会不会是通过古时候的东西交通路线被运进去的。也就是说,在十六世纪开拓绕道非洲南端的海路之前,所谓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和欧洲,因此,即使认为茶在很久以前即为欧洲所知也并不奇怪。但是,茶通过丝绸之路被带进欧洲的证据目前还没有。然而,早在九世纪阿拉伯贸易商人确实已经注意到了中国茶。有一位商人曾如此写道:“在中国,茶同盐一样是国王的课税品,所到之处都在贩卖,并且有苦味,注汤饮用。”但实际上,他们大概并没有进行过茶的贸易,也没有饮过茶。因为,在后来中世纪阿拉伯人的药物著作中和十三世纪前后到中国旅行的欧洲人的著作中都没有关于茶的记述。奇怪的是,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里也没有出现关于茶的记载。这样一  相似文献   

18.
大约是在 1 995年底吧 ,杭州的阮浩耕先生如期给我寄来他主编的冬季号《茶博览》杂志 ,我翻了一下目录 ,发现这一期有邓云乡先生的一篇文章 ,题为《茶梦》。一下子我就来了兴趣 ,因为邓公前不久曾来深圳小住 ,我与他曾有数日盘桓之幸 ,谈诗论文 ,品茗怀旧 ,何乐如之 ?如今见到他的谈茶小品 ,自然要先睹为快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在邓公的文章题目下面 ,编辑配发了一张作者近影 ,竟是邓先生与我的合影 ,背后的墙上则是我题写的一块木匾 :“茶禅一味”。这张照片 ,正是此前邓先生在我家作客时所拍 ,我洗印出来之后给他寄到上海的。没想到 ,现…  相似文献   

19.
胡水凤 《农业考古》2003,(2):266-267,285
去年一次偶然之因缘 ,我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品尝攒林茶 ,自此契机 ,便与茶禅结下不解之缘 ,亦有些粗浅之感悟。一、云居山之茶韵茶是“百草之首 ,万木之花 ,贵之取蕊 ,重之摘芽 ,呼之茗草 ,号之作花” ,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植茶 ,但茶之故乡在中国。茶树为中性偏阴的植物 ,有喜温、好湿的耐酸的特点 ,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江西山川纵横 ,丘陵广布 ,土质肥沃 ,气候温和湿润 ,有适合于茶叶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江西是茶主要产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江西便有茶叶种植 ,到唐时已成为全国七大茶区之一 ,并生产出了许多获国际奖的传统产品 ,产于庐…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宴请尼克松之茶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周恩来在外文活动中的礼宾之茶,那是很有讲究的。他把中国茶道所固有的礼尚精神和清尚精神,运用得非常娴熟而恰到好处,并在与外宾的娓娓茗叙中,流露出了他那亦庄亦谐,豁达大度的谈吐之风,不时更有精华之语并哲思之论闪灼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