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玲  张丽 《蚕桑通报》2006,37(1):33-34
宿迁市宿豫区是蚕桑生产老区,历来是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基地之一,经过两次区划调整之后,其桑园面积、年发种量占宿迁市的60%以上.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广大蚕农长期使用蜈蚣蔟,宿豫区的蚕茧质量一直徘徊不前,这不仅制约了蚕桑资源优势的发挥,也有损于农民的收益和产业的声誉.特别是在目前国家对农民种粮实行鼓励和支持,种粮积极性较高的情况下,不利于宿豫区蚕桑产业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志琴 《中国蚕业》2007,28(3):73-74
1沁水县蚕桑业的现状沁水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00年以前。据记载,1936年蚕茧产量150t。建国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长足发展。1965年农业部在沁水县召开了北方八省市植桑养蚕现场会,把沁水县端氏镇树为北方植桑  相似文献   

3.
杜懿 《北方蚕业》2007,28(3):69-70
中国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栽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蚕桑这一古老的产业历尽岁月的沧桑,以其非凡的魅力,至今仍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是我们祖先长年累月积成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的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遍布23年农业乡镇,年生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全中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射阳县蚕桑业受了严重的打击,导致了严重的毁桑。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射阳县蚕桑生产又一次经受双重因素的影响,几经磨难,然而射阳县蚕桑业仍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业地位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秦翠绿 《广西蚕业》2004,41(4):33-34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蚕桑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门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经济作物的效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栽桑养蚕在农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为了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平 《蚕学通讯》2007,27(4):52-55
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抓,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给栽桑养蚕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区蚕桑业的发展,下面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区蚕桑业的影响及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蚕桑业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农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浙江是我国蚕桑业的发源地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重农桑"曾是当时统治者的一项国策。余杭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之美誉,栽桑养蚕是余杭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余杭区现  相似文献   

8.
王绍进 《蚕学通讯》2012,32(4):54-55
重庆市巫溪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自1983年全县大育苗栽桑以来,蚕桑产业蓬勃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桑园面积达到5 333hm2,4万多农户栽桑养蚕,发种最高峰达5万余张,产茧150万kg,分别在1983年发种10 065张、产茧20.5万kg的基础上净增4倍多,丝厂、绸厂从无到有,每年上缴县财政税费300多万元,直接解决就业人员达2 000人以上,是县上重点培植的纳税大户之一.近些年、特别是2008年,我县与其他蚕区一样,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蚕桑产业规模逐步萎缩,目前全县年发种2万多张、产茧85万kg左右徘徊.而蚕桑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常州市蚕桑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美娣 《江苏蚕业》2007,29(2):49-51
<正>栽桑养蚕是常州市农村的传统产业,曾为常州市地方经济、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和致富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常州市的蚕业生产得到了蓬勃发展,1994年,全市有桑园  相似文献   

10.
张国平 《中国蚕业》2004,25(4):78-79
和田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南临昆仑山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栽桑养蚕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1945年曾产茧2245t,创历史最高水平.和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蚕茧主产区,占全区蚕茧产量的80%以上.蚕桑生产作为和田的传统产业,对和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较大作用.本人为浙江省援疆人员,于2001~2003年在和田工作,现将和田地区蚕桑生产概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万州区蚕桑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雪梅  张斌 《蚕学通讯》2005,25(3):51-53
万州地处渝东,幅员3 000km2,地形以浅丘为主,气候温和,适宜发展蚕桑业,且养蚕历史悠久,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区的蚕桑生产严重滑坡,蚕茧产量、质量逐年下降,严重制约着蚕业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促进我区蚕桑生产的发展,应积极解决蚕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 榆林的蚕桑生产发展史 陕西榆林地区农村历来就有栽桑养蚕的习惯,特别是南部丘陵山区蚕事活动十分兴盛.据清涧县志记载:"魏武帝军乏食得干椹以济饥".可见榆林蚕桑生产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又从吴堡、清涧清道光年间县志"桑枣甚盛,丝绸行销河南山西"的纪录中,也可以看出当年兴桑养蚕兴盛的规模.抗战时期,生丝和丝织品曾是边区政府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组织外运换取食盐和医药器材的主要物资之一.由此完全可以说,在历史上这项传统生产,在开拓本市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商品生产发展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直到建国前后,吴堡、清涧、子洲一带前人留下来的百年老桑到处可见.新中国成立后,本市蚕桑生产也一度出现过辉煌时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市养蚕曾突破7000张.  相似文献   

13.
<正>栽桑养蚕是如东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拥有桑田7万余亩,年饲养蚕20万张,平均亩产值达2600余元,年蚕茧收入约1.5亿元,是如东县种值业中一项见效快、风险小、收入较高的项目。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贸易中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其效益和前景将越来越好。自去年以来,生丝、干茧及丝绸服装等价格持续坚挺,这种势头可望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因此栽桑养蚕业不失为如东  相似文献   

14.
蚕桑业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的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技术,但目前蚕桑生产存在着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桑蚕生产的比较效益不高,加上蚕沙没有固定消毒存放位置,养蚕环境差,污染严重,不利于养蚕的消毒防病。同时因蚕沙不能直接施入桑园,桑园有机肥少,造成桑叶叶质差,易引发蚕病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许多地区桑蚕生产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这项传统产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赢",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苗道平 《蚕桑通报》2004,35(4):32-34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现有桑园3333 hm2.蚕茧质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全省名列前茅,到80年代末以来的全省最差.为了提高蚕茧质量,2004年春季,区政府财政拿出出专项资金82万元,蚕农自筹78万元,一举推广223.818万片方格蔟,全区普及面达到24%;鲜茧价格方格蔟茧平均900元/50kg,草龙茧平均700元/50 kg,方格蔟茧比草龙茧提高30%;上车率、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草龙茧提高20、17、6个百分点,当季实现农民增收170万元,蚕茧质量创历史最优,出现外地客商和本地丝厂抢购的局面.第一次走出了宿豫10多年来方格蔟推广不开的怪圈,达到领导、丝厂、茧站、农民等多方满意的良好结果,这又使宿豫蚕业看到新的希望.笔者认为,要重新发展宿豫的蚕桑产业,必须找准存在问题,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对桑树的生长,也对家蚕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大气质量、土壤酸碱度等,它们都影响着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乃至蚕桑生产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蚕桑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之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它经济作物的效益快速增长,尤其是蚕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栽桑养蚕在农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为了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我县主要做了以下几万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泰兴市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兴市地处苏中地区。素有“银杏之乡”之称,全市总人口128万人,耕地7·81万hm2,栽桑养蚕一直是一项传统项目。1986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866 hm2,蚕茧产量458 t。1994年底桑园面积达到1963 hm2,1995年饲养蚕种70180张,蚕茧产量达到1930 t,均达到历史最高点,基本形成了基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地处三省九县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北宋文学家张商英曾有"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荫荫聚落宽"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当时三都梁口蚕桑生产的盛景。修水县现有人口82万,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养蚕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其特点:发病较早,发病率高,涉及面广,病类众多,损失较大。已给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务之急必须认真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蚕桑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