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鹏  陈刚  张寿  李宗辉  傅繁仪 《畜禽业》2009,(10):70-72
对民和县176头奶牛的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发现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患病率为75.5%,对乳区进行检测,发现左前乳房患病率为12.5%,左后乳房患病率为27.8%,右前乳房患病率为14.8%,右后乳房患病率为20.4%;通过挤奶方式和胎次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影响的调查,发现人工挤奶的奶牛隐形乳房炎患病率为69.9%,低于机器挤奶的奶牛隐性乳房炎74.3%患病率,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从第五胎起有上升趋势。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患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预防措施,6个月后复检,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降低至60.0%。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林 《畜禽业》2009,(6):65-67
采用LMT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三个奶牛场泌乳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446头泌乳牛1784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89.68%,乳区阳性率为59.81%。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胎次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后乳区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显著高于前乳区感染率(P<0.05),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生数也明显影响当日产奶量(P<0.05)。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金牛生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奶牛乳房炎发病症状况,发病原因等情况的调查和五组药物治疗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中西药结合疗法(环丙沙星+乳炎王)能够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并根据不同的病例,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挤奶程序、放牧方式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当地情况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金牛生物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奶牛乳房炎发病症状况。发病原因等情况的调查和五组药物治疗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中西药结合疗法(环丙沙星+乳炎王)能够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并根据不同的病例,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挤奶程序、放牧方式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当地情况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9,(12)
奶牛乳房炎是由于各种病理性因素造成的炎症,也可称为乳腺炎,其中隐性乳房炎已成为危害奶牛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阐述了单味中药、复方中草药、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等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具体药方,着重介绍了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机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在奶牛业生产中,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乳腺疾病。国内外资料显示,各种类型的奶牛乳房炎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数约占泌乳期奶牛总数的1/3[1]。近年来,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于提高生产率、减少经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一种奶牛的常发病,常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乳品质下降等情况,发病严重的奶牛不能继续食用,要进行淘汰处理,给奶牛养殖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针对奶牛乳房炎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为养殖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6)
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文章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症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蕾  金霞  李伟 《畜禽业》2010,(6):82-83
<正>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的乳房受到了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是奶牛的多发病。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奶品质降低、奶牛过早淘汰,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因为病牛的乳汁含有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残留药物等,对  相似文献   

10.
采用CMT方法检测奶牛的乳房炎发病情况,筛选120头分别设为对照组(健康奶牛)、隐性乳房炎组(试验组),每组60头,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乳铁蛋白(L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RFLP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别的奶牛Lf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RFLP多态性,说明该多态性与乳房炎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四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其中隐性乳房炎其发病率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生隐性乳房炎后,不仅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还易转变为临床性乳房炎,造成  相似文献   

12.
李玉鸿 《畜禽业》2008,(4):70-71
应用"乳炎康"注射液治疗16例引入澳洲荷斯坦奶牛临床型乳房的治疗效果表明,治愈13例,好转3例,治愈率达81.3%,总有效率100%。"乳炎康"因作为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4,(6)
<正>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由于分散养殖、管理条件差、检测手段不完善等原因,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危害性很大。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大量资料报道,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周永红 《畜禽业》2010,(4):78-79
<正>乳房炎(Mastitis)作为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它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以及药物治疗、严重感染后造成的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1.1微生物感染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且多呈混合感染。乳房炎的致病菌有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等。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菌,无乳链球菌是乳腺的专门寄生菌。引起乳房炎的病菌在不同地区又有差异。病原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主要途径。1.2人为因素一是缺乏无菌观念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周永红 《畜禽业》2010,(6):83-84
<正>乳房炎(Mastitis)作为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它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8)
对青海省某奶牛场24头2~4胎的荷斯坦奶牛进行连续4个月的DHI测定,运用DHI测定体细胞数据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控,并探讨隐性乳房炎对日产奶量、主要乳成分(乳脂率、乳蛋白、乳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炎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现将笔者多年来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1.1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先多发生于1个乳区,然后扩散至其它乳区,患乳区乳房明显肿大,皮肤发紫,龟裂,疼痛明显,健乳区奶产量剧减。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1.5~42℃,呈稽留热型,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喜卧,消瘦。其特征是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呈现肿胀,温热和疼痛,挤出的奶中含有絮状物、块状物、奶质过浓、血乳。  相似文献   

19.
李国江 《畜禽业》1999,(5):59-60
<正> 奶牛采食的是草和料,产出的却是高蛋白乳汁,牛奶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营养食品。但是乳房炎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极大,发达国家每年造成的损失都有一、二十亿美元之多。日本北海道奶牛业比较发达,但同样面临着乳房炎的巨大损害,据千岁市兽医诊疗所野村先生介绍,乳房炎在千岁地区发病率约占发病总数的30%,为临床诸症之首,每头乳房炎病牛平均治疗费高达12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现钞700~900元),在一个泌乳期中,奶量损失约达10%~20%。由此可见,奶牛乳房炎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乳房炎对乳业的影响直接危害是奶牛本身,健康水平下降、乳品质改变,治疗无效导致终生的泌乳机能丧失。间接危害是奶牛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有人统计,奶牛的非本意淘汰中乳房炎占居30%左右。即使是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