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桐丛枝病严重影响泡桐的发展。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除(MLO)并进行病原检测,获得脱毒的泡桐组培苗,用于苗木生产和造林,能有效地减缓及控制泡桐丛枝病的发生。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脱毒泡桐的育苗和营林抚育技术,以供从事泡桐研究和生产的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个泡桐优良无性系试管脱毒织培养,试管快繁,大棚炼苗,大田移栽与种根育苗对比试验,优选出生长势强,无丛枝病抗性强的优良泡桐无性系新品种。通过组培试验,找出了最佳泡桐脱毒快繁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泡桐是我县重要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群众喜爱栽植。现在全县已栽植泡桐树820万株。近几年来泡桐丛枝病发生普遍,不仅泡桐大树发病严重,泡桐苗期也有一定数量的丛枝病发生,直接影响着泡桐生产的发展,所以,开展对泡桐丛枝病的试验研究,是生产上的迫切要求,是科研上的重要课题。一、试验内容与方法本试验是在禹县褚河公社余王、阁街,小刘三个大队泡桐试验林中进行的,面积为500亩,共7202株,均为1977年春定植,  相似文献   

4.
利用患丛枝病的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其幼苗形态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素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病的症状,但不同种类的生长素对其减轻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ABA减轻效果甚微.此外,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的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幼苗叶片蛋白质凝胶电泳中出现了在对照幼苗叶片中观察不到pI 6.3,31 kD的蛋白质(多肽).这意味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患丛枝病泡桐苗木的基因表达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microRNAs(miRNAs)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选取白花泡桐、毛泡桐及豫杂一号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恢复健康状态的丛枝病苗作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miRNAs及其靶基因.结果共鉴定出546个miRNAs,并筛选出1...  相似文献   

6.
抗丛枝病泡桐表型单株选择及其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出对丛枝病具有高抗性的泡桐品种,以四旁绿化林、人工林、天然分布林以及品种园的236株泡桐为对象,筛选出抗丛枝病泡桐单株,对其叶毛类型进行观察,并根据叶毛特征对其子代进行苗期抗病性选择。结果表明,泡桐叶毛类型与其对丛枝病的抗性密切相关,具有稠密长柄树状毛、长柄叉状毛和长柄大腺细胞腺毛的植株对丛枝病有高抗性,其抗病原因是抗传媒介体昆虫。对选出的抗丛枝病单株,分别用其根和种子进行繁育试验。根繁试验结果表明,感丛枝病单株根繁育的苗木,第6年全部感染丛枝病,抗丛枝病单株繁育的苗木至今仍未发病;种子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可根据抗丛枝病母树与子代苗期叶毛特征的相关性进行抗病性选择,且选择的准确性达86%以上。用该方法选择出的苗木可直接用来造林,同时也可采集抗丛枝病母树的部分根繁殖成无性系,不仅缩短了育种周期,而且还克服无性系育种技术导致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泡桐丛枝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泡桐丛枝病病原、症状、分子检测技术等国内外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对泡桐丛枝病分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泡桐是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我县随着泡桐生产的迅速发展,池桐丛枝病的危害和蔓延也日益严重,苗木和幼树发病后常于当年枯死,大树发病影响生长,这样,泡桐丛枝病  相似文献   

9.
泛素结合酶(UBC)E2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病原互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研究E2基因家族在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变化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花泡桐E2基因进行家族成员鉴定、染色体定位及分析其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白花泡桐基因组中含有56个E2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属...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丛枝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对植株生长危害大。该文从泡桐丛枝病病原、传播途径、病原体分布及运行规律、病害流行条件、综合防治、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介绍,为减轻该病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国产医用抗生素(盐酸-四环素、交沙霉素、枝原清)以不同浓度处理组培条件下的泡桐丛核病组培苗和甘薯丛枝病组培苗。结果表明:15μg/ml盐酸-四环素对泡桐丛枝病组培苗连续作用60d,病株外观基本恢复正常,再连续作用60d,症状无复发,经电镜观察未发现植物枝原体的存在。2.5μg/ml盐酸-四环素对甘薯丛枝病效果最好,对处理60d的甘薯组培前做电镜观察,未发现植物枝原体的存在。交沙霉素和技原清均对泡桐丛枝病有一定效果,但交沙霉素对泡桐丛枝病组培苗,枝原清对泡桐丛技病组培苗和甘薯丛枝病组培苗均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泡桐丛枝病发生与蛋白质变化的关系,以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健康、患丛枝病组培幼苗以及经15mg·L~(-1)和75mg·L~(-1)硫酸二甲酯(DMS)处理的患病组培幼苗为材料,采用iTRAQ技术研究这2个品种、8种材料的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结果表明,12种蛋白质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定位于叶绿体(7个,58.33%)和线粒体(3个,25%),功能与光合作用、蛋白质翻译、抗逆性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部分蛋白质的基因在mRNA的表达水平与iTRAQ测试的蛋白质翻译水平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感染丛枝病的泡桐木材和正常泡桐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对二者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丛枝病显著降低了泡桐材的密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 ,从而降低其使用价值 ,影响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检测方法、传播途径、植原体防治以及植原体引起泡桐体内的物质变化。并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研究进展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6.
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泡桐是河南省主要速生树种,全省已栽植两亿多株。由于泡桐丛枝病的蔓延,每年病死桐苗约一百八十万株,新栽幼树病死约一百万株,桐材年生长量因病减产约二十三万立方米。1978—1981年本协作组曾对泡桐丛枝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是防治技术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探讨其调控模式,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TM2000对泡桐的健康苗、丛枝病苗和利福平处理的丛枝病苗进行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的3 237个候选lncRNAs,其中PT/PTI、PT/PTIL-100和PTI/PTIL-100中差异表达并且相同的lncRNAs有147个,靶基因富集于40个GO和119条代谢通路。通过比较分析,发现72个lncRNAs可能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其靶基因主要参与的KEGG代谢途径有磷脂酶D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ABC转运、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玉米素生物合成、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预测lncRNAs(TCONS_00009507、TCONS_00019521、TCONS_00012917、TCONS_00030963和TCONS_0002705)调控靶基因参与泡桐丛枝植原体与泡桐互作和影响细胞周期改变泡桐形态建成,为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泡桐是河南省重要的乡土速生树种和传统出口商品。随着全省群众性泡桐育苗、桐农间作和四旁绿化的开展,有一些影响泡桐生产的病害问题,急待研究解决。例如泡桐炭疽病不仅常使播种苗大量死亡,在多雨地区还常引起根生苗和大树早期落叶;泡桐丛枝病则是幼树和大树上的严重病害,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全株死亡.现将历年来对全省泡桐病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所获得的初步资料,综述如下,供各地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泡桐丛枝病,又名扫帚病、笼病、疯病,在河南各地桐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该病不易根除,没有特效的药剂防治,只有在综合防治的条件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1危害症状泡桐丛枝病对泡桐危害很大,无论苗圃地生长的泡桐苗,还是新造林的幼树,甚至多年生的大泡桐树,均可感染发病。泡桐苗和幼泡桐树发病后,表现为萌发丛生病枝,枝条细弱,叶片小且发黄。大树感染丛枝病,位置不固定。  相似文献   

20.
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养二等提出类菌质体是引起桑萎缩病的病原。泡桐丛枝病的病原也被认为是类菌质体。1972年土居又提出,引起桑萎缩病和泡桐丛枝病的类菌质体在休眠枝条内看不到,而要到生长期才能见到。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利用电镜对桑萎缩病的病原在病树中消长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结果。1978和1979两年,我们用发生丛枝病的泡桐枝条进行离体萌发试验,得出了与上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