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为探讨适宜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新技术,促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文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二次化控组合施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而趋劣。高播量处理秧苗群体通风透光受限,穴钵内个体竞争激烈,秧苗素质较差;低播量处理苗质各性状得到优化,但钵体成球度差,难以配套插秧机田间正常栽插作业,且基本苗偏少、漏插率高。偏大穗型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适宜的播量为45~60 g/盘,平均每孔成苗3~4株。2)秧田水分管理下,旱育钵苗群体带蘖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湿润秧有一定优势。旱育方式推迟水稻群体茎蘖滞增期,叶片叶绿素降解率低、持绿能力较强,该试验条件下适栽秧龄可延长至35 d。3)二次化学调控中,通过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秧苗充实度进行分析,确定了二次化控最优组合。表明适量、适时二次化控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苗整齐度。在具体调控措施上,认为播量45 g/盘、旱育方式下,每100 kg底土拌入0.5 kg壮秧剂,2叶期每盘施多效唑0.06 g,钵苗秧苗素质表现最佳。该研究可为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耕期玉米田间避苗除草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现有旱田避苗除草装置多依赖于智能导航平台,机械式避苗除草装置无法确定秧苗位置的问题,该文基于除草执行部件间歇式旋转运动的思想,设计了一种针对中耕期玉米田间使用的避苗除草装置,该装置由软轴、行程开关、步进电机、除草梳齿和测控系统等组成。当该装置需要执行避苗除草动作时,除草梳齿会旋转120°以躲避秧苗。在吉林大学的土槽实验室,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秧苗株距为26 cm,梳齿入土深度为20 mm,前进速度为5 km/h时,该装置的平均伤苗率为5.9%,平均除草率为94.7%,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玉米的种植株距对于伤苗率的影响最显著(P0.05),梳齿的入土深度对于伤苗率和除草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作业速度对于伤苗率和除草率无显著影响(P0.05)。该装置可以满足玉米田间"避苗除草"作业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农田机械除草的优化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推行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促进耕地生产轻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33.33 hm2"双季高粱"生产模式示范。示范模式取得667 m2年产值3 269.3元,年纯收入1 921.8元,产投比2.43,比较优势明显。从"机械整地和施底肥,适时播种,及时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几个方面简介高粱栽培技术;从"适时施用促芽肥,收割头季并保留适当桩高,施用发苗肥和追肥,中耕除草和定苗,防治再生季病虫害,适时收获再生高粱"几个方面简介再生高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垫江白柚是我国柚类栽培优良品种之一,于1830年从重庆市垫江县黄沙乡黄沙村曾家湾实生柚中选出,在垫江县已有18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土壤管理(深翻熟化、中耕除草、覆盖与培土、合理间作),肥水管理(幼树施肥、成年树施肥、根外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防治,主要虫害防治,清园,其他防治技术,适时、适量、周到、轮换使用农药),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促花保果与疏花疏果(促花保果、疏花疏果)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垫江白柚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介食用百合的生长特性。从"选地整地;适期种植;田间管理(中耕除草,适时追肥,补苗、去珠芽及打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贮藏"几个方面简介川东北地区食用百合栽培技术要点。其中,重点介绍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川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设施栽培或在露地上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能降低高温引起的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1.玉米空秆原因。有多种,一是遗传原因;二是果穗发育时期,玉米体内营养失调,果穗内淀粉含量不足;三是水肥不足,弱晚苗、病虫害、密度过大;四是不良气候条件等。据调查,玉米空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肥不足,弱晚苗、病虫害、密度过大等造成。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正逐渐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从种子处理、秧苗培育、适时插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收获等方面来详细阐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正逐渐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从种子处理、秧苗培育、适时插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收获等方面来详细阐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苦瓜嫁接栽培能有效防治枯萎病的发生.广西冬春苦瓜嫁接育苗是采用广西白籽南瓜作砧木,生长健壮、抗病、坐果能力强、适应性强的苦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其技术要点是: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和消毒;适期播种;培育砧木、接穗苗;采用顶播接法适时嫁接;嫁接后加强温度、湿度、光照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大田栽培技术要点是:嫁接苗达到2张真叶...  相似文献   

10.
6月农事     
《农业信息探索》2011,(5):26-26
早稻从6月份开始,进入旺长增粒期,此时农事的重点是在水的管理上,即做好适时适度晒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对于移栽及时,发棵早、长势旺的稻田,常规品种发展28万-32万,  相似文献   

11.
段克斌 《南方农业》2022,(7):133-135
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可有效提高白及生产质量.从炼苗时间及场所选择、基质处理、瓶苗选择与瓶内炼苗、清洗栽植和苗期管理等环节介绍白及组培苗炼苗技术要点,并从合理选择林地、精细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根茎等方面阐述白及林下种植实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莴笋生产中主要病害的危害程度、侵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分析了莴笋生产中的污染因素,从而提出莴笋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品种选用、种植田选择,尤其是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合理施肥、适时灌溉、大田环境管理,减少病虫害范围,保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水稻苗间除草装置工作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满足绿色环保大米生产需要,设计了一种水稻中耕苗间除草装置。对总体结构、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选择秧苗插秧后第7 d进行除草试验,秧苗行距为30 cm,株距为14~16 cm。采用二次旋转正交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弹齿式苗间除草盘转速、机器前进速度、除草深度之间交互作用对除草率及伤秧率的影响。得到影响除草作业质量的指标主次因素和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插秧7 d时除草装置的较优工作参数为:除草盘转速186 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0.47 m/s,除草深度为37 mm,此时伤秧率为3.9 %,除草率为75 %。研究结果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药物处理杂交稻大苗无土抛秧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采用矮化剂多效唑,脱根剂二甲四氯,促根剂萘乙酸三种作用各异的化学药剂组合到水稻育秧过程中,使秧苗矮、健、壮;抛入大田后,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立苗快、分蘖早,群体发育合理,叶片垂直分布匀称,株间受光均匀、光合效率高,根系发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单位面积容纳的穗数多。实践证明,较传统大苗手栽具有增产、增收、省工、省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工型辣椒是石柱县特色优势产业,该县2008年规划种植辣椒1.67万hm^2。我院作为该县辣椒产业的科技支撑单位,将经常性地为该县辣椒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4月8日,我院副院级领导吕中华研究员率蔬莱花卉所相关科技人员到石柱县指导辣椒育苗并提出了辣椒苗期管理的三大措施:①督促指导椒农加强苗床除草、控温、控水、追肥等管理,达到促苗生长、增强抗性,改善苗床环境、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吴传铎  王俊 《中国农业气象》1997,18(3):36-37,F003
药物处理杂交稻大苗无土抛秧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技术,采用矮化剂多效唑,脱根剂二甲氯,促根剂萘乙酸三种作用各异的化学药剂组合到水稻育秧过程,使秧苗矮、健、壮;抛入大田后,充分利用气象资源,立苗快、分蘖早、群体发育合理,叶片垂直分布匀称,株间受光均匀、光合效率高,根系发达,抑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单位面积容纳的穗数多。实践证明,较传统大苗手栽真有增产、增收、省工、省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是一种单产大幅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超高产水稻品种。本文先从超级稻的提出,再从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无水层湿润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割等方面对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森林资源基本状况以及病虫害发生现状作为出发点,从加强对森防工作的重视、健全目标管理制、完善监测预报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推动森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水稻坐苗的症状、诊断及补救方法。提出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确保移栽质量;合理耕整,改善土壤通透性;科学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技术等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沼液 沼液浸泡水稻种子可增强秧苗的抗寒能力,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沼液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正确应用这项技术,特制订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