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水稻稻瘟病危害逐年加重,很多品种水稻的抗瘟病能力均退化,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为此,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探索并研发出了超级稻隆两优1206品种水稻,通过栽培试验示范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主要阐述超级稻隆两优1206的特征特性,并总结超级稻隆两优1206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栽植、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要点,以期为超级稻隆两优1206栽培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是一种单产大幅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超高产水稻品种。本文先从超级稻的提出,再从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无水层湿润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割等方面对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勐海县勐遮镇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科学催芽、最佳播种期、培育壮秧、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普及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良种、土肥、植保、农机等成果的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在粮食安全中发挥主导的综合作用。此文仅为勐海县勐遮镇早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水稻的高产有着良好的作用,还能保证水稻栽培的高效性。一般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增稀播种壮秧、控制多效唑的使用等措施优化与改进栽培技术,以此种植出较高产量的水稻。基于此,阐述水稻精确定量集成技术的基础原理,分析水稻精确定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辅助设计系统软件的成功开发,将水稻生育全过程和栽培调控措施进行准确数字化、智能化、简单化,使农民便于接受和操作,能够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这一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迅速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丰8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培育的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21个水稻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之一,适宜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作一季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单产要上新台阶,有效可行的途径是品种和技术的创新.一个具有增产潜力的品种,必须配套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增产增收.研究表明:超级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能使水稻单产达800kg以上,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安溪县魁斗镇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品种为主推品种,于2012~2014连续3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Ⅱ优航2号在魁斗镇的特征、特性、相适的种植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研究Ⅱ优航2号的品种特性,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2014年Ⅱ优航2号平均产量614.0 kg/667 m2,分别比2012年、2013年的545.5 kg/667 m2、575.5 kg/667 m2增产12.6%、6.7%。同时,分析Ⅱ优航2号品种栽培作晚稻的关键措施,并总结出一套适应安溪县魁斗镇的超级稻Ⅱ优航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来宾市兴宾区近年来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不断增加,种植品种主要为中浙优1号、Y两优1号、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Q优6号、丰源优299、金优299、天优998,这几个品种占该区超级稻种植面积的95%以上。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这几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在当地的种植表现,总结了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广泛推广应用,2011年开始,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在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坦桑尼亚水稻品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后增产效果显著。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这项技术已经示范推广到莫罗戈罗、姆万扎、桑给巴尔、姆贝亚、滨海和西米尤等多生态农业省。从秧田准备、培育壮秧、秧苗移栽、本田管理、适时收割、晾晒入库等方面介绍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源充裕和适宜稻作的非洲国家,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东非坦桑尼亚,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Txd306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推品种,农业推广机构试验产量通常为5~6 t·hm~(-2)。为了验证中国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的应用表现,专家组于2016年2—7月进行试验示范,在栽培上采用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用水和病虫防治等无公害水稻栽培集成技术,理论产量达到9.079 t·hm~(-2),实收产量9.825 t,试验结果表明,在非洲推广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推广应用30多年,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要实现杂交稻的高产栽培,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此,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水稻种植为例,从优良品种的选择及秧田期、本田期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并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及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提出了高产优质栽培过程中科学...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农业服务中心实施了市级优质食味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肥床旱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和主要病虫草害防治等多项技术。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显著。推广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能充分发挥技术推广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农户推广应用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实现石庄镇及周边村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水稻高产增收技术,通过再生稻的培养能够提高水稻的负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总结前几年再生稻的栽培试验和示范经验,从再生稻的概念、生育特点以及水稻从培育、栽种、收获的整个过程来详细分析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稻种植业的不断发展,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的水稻栽培开始向品种多样化、种植规范化以及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基于此,针对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意见这一课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改良强化栽培技术,又名水稻改良强化移植。它是根据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地的栽培条件,在充分考虑群体优势发挥时,以强化个体生长发育为手段来实现群体高产的技术体系。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有机栽培对稻田土壤养分及不同食味型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味优高产型粳稻(南粳46和苏香粳100)和味中高产型粳稻(常农粳8号和淮香粳15号)为材料,设置有机和常规2种栽培模式,对多个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结实期和成熟期)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养分含量及不同食味型粳稻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蘖期到成熟期,0~10 cm和10~20 cm土层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常规栽培<有机栽培;除成熟期外,有机栽培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在各生育时期均显著大于常规栽培。有机栽培较常规栽培降低了2种食味型粳稻的穗数,降幅均为20%左右,但提高了味中高产粳稻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60%和6.35%,并降低了味优高产粳稻每穗粒数,分别降低了2.17%和2.52%。通径分析表明,栽培方式和品种对穗数均表现为负效应,其中栽培方式影响最大,品种较栽培方式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大。另外,有机栽培显著改善了2种食味型粳稻的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水稻有机栽培技术、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生育和高产形成规律,用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投入数量,达到"高产、高效、生态"的综合效果。2018年,在邵东县魏家桥镇河西新村创办了一个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高产示范方,每667 m~2增产61 kg,增幅10.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9.
五优1179是感温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是利用五丰A与航恢1179杂交选育的三系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佛冈县于2017年早造在迳头镇大陂村进行百亩连片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基于此,总结与五优1179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叶龄移栽,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遂宁组母质石骨子夹泥的中等肥力水平田块栽植中大穗型水稻品种,以每667 m^2植1.1万窝、3.5~5.5叶期移栽、在磷钾基础上每667 m^2用纯氮7~11 kg是获取水稻高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