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总结出针对近年来不断出现极端天气影响柞蚕茧产量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简述了小蚕保护育的技术要领,总结出应用柞蚕小蚕保护育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柞蚕稚蚕室内(蚕床)育技术的试验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柞蚕稚蚕室内(蚕床)育是指把1~2龄稚蚕放到室内蚕床中,进行室内塑料膜覆盖饲养的稚蚕保护育技术。稚蚕室内育可以使小蚕在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光线的室内环境进行放养,能有效的减免过低温、大风天、鸟虫害等自然灾害对稚蚕的伤害,同时把小蚕投放到经彻底消毒的环境中放养,可以有效的杜绝小蚕期感染传染性病害,因此,稚蚕室内育是集防病.保苗为一体的促进柞蚕高产高效的积极措施。从2002年开始,我局按照科技型、高效型蚕业的发展思路,从推广稚蚕保护育新技术入手,积极探索高效蚕业发展路子,在局属熊背柞蚕原种场进行稚蚕室内(蚕床)育试验与探索,基本掌握了该项技术的要点,取得了比对照区保苗率提高60%,单产提高20%~30%的增产效果,其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问题,探讨了颗粒饲料育小蚕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及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几年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生产技术应用和示范情况,提出了今后在实用化中需要进一步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自推行小蚕炕房育后,在养蚕技术上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实践证明,小蚕炕房育是符合蚕儿生长发育需要的,是现阶段饲养小蚕的最好型式。经过12年的生产实践,对小蚕炕房育的饲养技术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蚕的特性和炕房育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小蚕人工饲料育在我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蚕业科技的进步,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为摸索人工饲料育小蚕技术以便在本地区应用,从2001年秋蚕期起,我站积极配合湖州蚕研所"家蚕人工饲料育应用化技术的研究"课题组,在八里店、织里及太湖等乡镇试点应用该项新技术,现将三年来的应用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21,(1):60-61
正贵阳综合试验站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获得成功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是小蚕饲养的重要技术,对降低小蚕饲养人工成本、避免农药中毒、降低发病率、提高发育整齐度等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规模化养蚕区,小蚕人工饲料育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小蚕人工饲料育是一项新的养蚕技术,摸索和探讨小蚕人工饲料育对实现规模化经营、工厂化生产有着一定的意义.随着蚕业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对蚕品种适应性较广的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柞蚕小蚕塑料大棚保护育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柞蚕小蚕塑料大棚保护育的生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每投放0.5kg的蚕卵可以增收30%,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 “小蚕片叶立体育”是新的小蚕饲育技术。我区1989年夏季开始在7县1市试点,1990年为进一步搞好示范试验结合推广,我司提出了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的具体意见和目标,并在梁平县举办技术培训会。春蚕后及时召开“小蚕片叶立体育”经验交流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为搞好夏秋季的示范试验提供经验和解决试验中的问题。秋蚕结束后召开了全年总结交流会,认为“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试点成功。现将我区“小蚕片叶立体育”推广情况简报如下: 一、搞好宣传和培训技术工作全区各县、区、乡、村共培训技术人员283次,8万余人,放映“小蚕片叶立体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1965年,倪金兰同志成功地解决了小蚕喂大叶的有关技术问题,使小蚕大叶育获得成功。由于这个饲育法具有高产、省力、节叶的优点,受到饲养员普遍欢迎。到1974年,我们全面总结了小蚕大叶育的技术经验,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议办训练班、实习班等形式进行推广,到1975年我县已全面普及。一、小蚕大叶育的经济价值。“养好小蚕一半收”。近十几年来,小蚕炕床育、炕房育、防干育等饲育法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关于柞蚕生产现代化问题,各地都开展了一些讨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下面仅就柞蚕稚蚕保护育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蚕稚蚕保护育:是柞蚕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柞蚕生产,幼虫还是在野外放养,基本上处于半驯化状态。因蚕儿小,把握力弱,特别是稚蚕期,抵御不了急风暴雨,低温寒害和鸟、兽、虫敌害的侵袭。所以,仅稚蚕期,就会损失30—40%以上,这是造成柞蚕生产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地为了战胜自然灾害与敌害,改革养蚕法,研究提出了稚蚕保护育的措施。所谓稚蚕保护育,简单地说,就是对1—3龄小蚕,采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蚕饲育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在小蚕共育的基础上,向企业化养蚕发展,饲养商品小蚕,向蚕农出售小蚕的小蚕店;另一种是有育蚕技术的户与一般养蚕户自愿结合,联户共育小蚕。这两种育蚕形式,在我们黄淮海中低产地区蚕桑攻关点——宿迁县丁咀  相似文献   

14.
如东县人工饲料育技术共育小蚕的实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益飞 《广西蚕业》2011,(3):51-56,69
为解决小蚕共育过程中出现的户主老龄化和人工短缺,以及共育安全等问题,开展了规模化人工饲料育技术共育小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1眠蚕体重无显著差异,2眠开始眠蚕时体重表现出差异,3眠期蚕体质量差距较大,4眠蚕体重差异缩小,熟蚕体重差异不显著;盒种产茧量除春蚕低于桑叶育5.1%外,续春蚕、一秋蚕和二...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柞蚕与外界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柞蚕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制种、保种、小蚕保护育技术等都是在弄清柞蚕与外界环境中的生物因子、气象因子关系后取得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桑蚕一代杂交种种茧育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种茧小蚕共育质量,总结出抓好种茧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把握小蚕饲养技术环节和加强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要重点抓好桑园合理低伐、科学配方施肥及病虫害防控;小蚕饲养要把握好收蚁、给桑、温湿度调控、眠前眠后技术处理、除沙扩座等技术环节以及消毒防病防微措施,做好小蚕发放管理,科学饲育小蚕,提高种茧育小蚕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0-2012年如东县在实行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分析了我国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室内床上散养法”“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和“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等3种春柞蚕小蚕保护育的主要技术。并围绕着这3种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应用现状展开详细论述。“室内床上散养法”技术平均每年放养把数能达到1000多把,至2022年年底已累计推广应用19837把,新增收益31186.8万元;“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2008—2020年期间在主要蚕区累计推广使用近14000把,平均增产柞蚕茧14%以上;“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10147把,新增收益20188.3万元。因此,这3种省力、容易掌握的新型保护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春柞蚕蚕茧产量,从而促进柞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扬文 《广西蚕业》2007,44(4):33-35
叠式木框小蚕共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蚕座温度偏高而引起小蚕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发育不整齐,同时会出现夜眠现象,增加小蚕共育的用工量,增加成本;二是由于叠式蚕框育在共育过程中,框与框的上下距离、幢与幢框之间的距离都较近,蚕座的湿度较大,蚕常发生僵病、细菌病、脓病等蚕病。笔者根据叠式木框育共育小蚕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掌握并完善了叠式木框育小蚕共育技术,从而保证了叠式木框小蚕共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秋蚕期稚蚕采用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情况,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具有省力省工,避免共育室中毒事故发生、降低小蚕蚕病发生机率等优点.通过调查,同等卵粒条件下,采用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张种蚕茧产量仍然高于桑叶育.认为秋蚕生产中稚蚕人工饲料育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但在如何规范稚蚕人工饲料技术、提高发育整齐度以及降低饲料成本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