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长期以来,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却往往被忽略。新时期中央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而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不得不思考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本文从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分析着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求促进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服务业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水英  张德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82-9083,9091
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动力资源的动员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之一.根据投入要素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有必要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对资金进行有效替代,以缓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要充分动员农村劳动力,应该从政府、社会、农民自身3个方面努力,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战略的提出为农业、农村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把我国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劳动力资本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提出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不断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新年农村建设才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进行初步研究,以此重点分析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关乎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正确地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了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夏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30-943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再加上优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滞留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夏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30-9431,9433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再加上优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滞留在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及《第十一个五年建设纲要》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都为我们今后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经济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即农村劳动力。为此,笔者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非农就业和转移的基础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过程,是劳动力市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涉及的劳动力转移是指昆明市东川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入手,分析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中的存在条件、规律和形式,从而归纳出一系列对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日益得到重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工作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何引导劳动力市场朝着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向前进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文章试图通过对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为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提供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角,通过对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分析,总结宁夏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开良  朱巧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81-7983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对策。但对于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就业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知识结构状况、职业培训状况、生存权利、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等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建设农村劳动力市场,并按照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原则作出就业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随着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走向劳动力市场;与此同时,三峡库区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分析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于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为例,在2006年6—8月的2个月时间内对该区中梁山西部9个镇150余农户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跟踪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及其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驱动机理,并揭示了目前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的自发性强、稳定性弱、保障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契机下加强政策管理和教育资金投入、完善保障制度等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君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13-6215
对一线城市辖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与目前全国从事农业劳动的老龄化和妇女化现象相比,一线城市辖区新农村农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提供了充分的人员保障,而从事农业劳力的体质水平不容乐观,如何改善农业劳力的体质状况应成为一线城市辖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磊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61-361,259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明确提高素质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无疑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精英”的外流,同样会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后,农村更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业后备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阐述了国内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及观点,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现阶段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即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艳艳  李新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67-976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投入,但目前甘肃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分析甘肃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