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宋志勇 《云南林业》2006,27(3):20-20
禽流感就是原发于禽类的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按病毒的类型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因为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病毒是不断变异的,其寄生的动物(又称宿主)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还在猪体内也常被检出。人类禽流感就是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致。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湖南省雁鸭类禽流感流行病发生情况,为我省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我们采集洞庭湖区迁徙的雁鸭类候鸟的粪便拭子300份,以及人工养殖雁鸭类鸿雁和绿头鸭咽、肛拭子各50份,共200份,合计500份,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发现:在岳阳市东洞庭保护区春风湖保护站豆雁粪便拭子样品中检测出3株低致病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岳阳市华容县属山镇华兴村鸿雁和绿头鸭咽、肛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洞庭湖区雁鸭类候鸟没有发生和感染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也未出现人工养殖的雁鸭类感染禽流感的情况,但存在雁鸭类候鸟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目前,引起大面积、大范围禽类死亡的禽流感是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高致病性流感,它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4.
入秋以来,高致病禽流感疫情不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批示和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省斤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展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关工作。一是确定和上报了国家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点;二是成立了省野生动物疫病防治监测中心站,  相似文献   

5.
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关注禽流感,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禽流感症状的家禽和野鸟,却往往忽略那些没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现在,科学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发现不少水禽虽然携带有禽流感病毒,却不会出现禽流感的感染症状。因此,这些水禽更具迷惑性,更容易向人和其他动物传播禽流感。来自美国、中国、印尼、泰国和越南的科学家联合科研小组最近指出,鸭子等水禽在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不仅因其症状不明显而难以发现,而且还能够引起变异,从而导致对禽流感疫情传播的防范更加困难。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对H5N1型…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为A疫病,并被我国列为1类传染病。该病由于呈爆发性和以突然死亡及高死亡率为特征,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远离海洋,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境内植被稀少,沙漠面积大。在一般人眼里,这片神奇的地方,应该是远离污染、远离传染病病毒的净土。可就在这片净土上,2005年,却相继发生了11起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这些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大都发生在候鸟迁徙的路线上。这些路线多为沼泽、池塘、湿地、河谷等人口密集聚居的地方,直线距离均不超过10公里。2005年发生的11起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中5起就发生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及其邻近地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惊动了政府部门。于是,人们为了防止禽流感传染和蔓延,就只有捕杀…  相似文献   

8.
随着适应维护公共卫生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形势需要,近年来,我市陆续成立国家级、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庆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及《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定期开展候鸟观察活动,着力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绿讯     
《内蒙古林业》2004,(2):48-48
日前,内蒙古林业厅成立了由厅长挂帅的“动物疫情控制领导小组”,传达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防止珍稀濒危鸟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紧急通知”,紧急部署禽流感预防工作。要求全区各盟市林业部门,加强疫情监测,突出抓好重点地区、大型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的防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发生。要对本地区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种源繁育基地繁殖的鸟类进行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10.
绿讯     
《内蒙古林业》2005,(12):49-49
巴彦淖尔市为严防候鸟迁徙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下发了《关于加强监测防控候鸟迁徙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急通知》。要求各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掌握本区候鸟的种类、迁飞路线和时间,将候鸟栖息觅食地划为重点防疫区,向社会公告,并联合动物防疫部门加强对候鸟栖息地周围的消毒.采取必要的隔离防范措施,安排巡查监测人员,  相似文献   

11.
贾建生  韦萍 《中国林业》2013,(19):12-17
自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连续暴发以来,野生动物源性疫病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铁皮石斛白绢病,于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室内外对病害危害程度、症状、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白绢病可为害叶片、茎秆和根部,后期致植株死亡,产生许多菌核。叶片和茎秆上的病原菌分离得率均在80%以上。通过形态描述、DNA分子测序和致病性试验,确定翠雀小核菌是引起铁皮石斛死亡的病原菌,接种8周后,可引起植株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在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应选用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预防。病害发生后,使用多菌灵防治。这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国内首次对该病害进行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13.
《湖北林业科技》2006,(4):34-34
1人和野生动物有许多共患疾病 SARS的流行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使人们对人和野生动物共患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各种动物除患各自特有的疾病,还有许多共患疾病。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口蹄疫、流行性感冒、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土拉杆菌病等多种疾病,另外还有寄生虫引起的各种寄生虫病共计200多种,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在野外野生动物身上广泛大量存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由类支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引起丛枝病是台湾泡桐)Paulownia taiwaniana)一种最严重的致命病害,也是台湾发展泡桐的限制因素。台湾泡桐的丛枝病是1974年发现的,传播迅速。感染的树木长出很多次生枝和三次嫩梢、叶少、枝和嫩梢黄绿色,当季顶枯,次年树木停止生长。取自病株的根插条大多有丛枝病症状。台湾泡桐和白桐  相似文献   

15.
枣疯病是红枣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症状是花叶、花变叶、枝叶丛生和根系丛生,系病毒和类菌质体复合侵染所致,病毒引起花叶、类菌质体引起丛枝。丛枝的形成是病原刺激腋芽不正常萌发的原故。虽然症状只出现在部分器官上,但病树整株带“毒”。有一种叶蝉(拟菱纹叶蝉)在取食时,可以将病原从病树传播到健树上,使健康枣树受害。此外,病树与健树的直接接触,如皮接、芽接、枝接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禽流感病毒仍然只在禽鸟之间相互传播。在疫情严重的越南,与禽流感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发现有被感染的迹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禽流感病毒人际传播的可能性目前并不大,公众无需惊慌。关于禽流感,目前这可能算得上是最好的消息了,但谁知道今后情况会怎样?随着禽流感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持续蔓延,除了加大疫情监测、防控之外,人们也没有忘记寻找造成诸多疾病日渐频繁发生、传播的各种可能原因,并将寻找的目光投向了自然生物界———一个我们人类目前还不甚了解并掌握的微观世界。1918年至1919年,全世界有2亿人感染了流感,因有大…  相似文献   

17.
<正> 树木丛枝病是一类常见的病害,最早认为由生理障碍引起,后又认为是病毒或真菌浸染所致。自1967年发现类菌原体(MLO)致病以来,一些具有黄化、丛枝症状的树木病害陆续被证实是由类菌原体(MLO)或类细菌(BLO)引起。笔者近年来对引起树木丛枝病的类菌原体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电镜观察,报道了由MLO引起的泡桐丛枝病和重阳木丛枝病,由类立克次体(RLO)引起的枫杨丛枝病及由BLO 和  相似文献   

18.
构建辽宁鸟类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鸟类疫源疫病预防和监控工作,尽早发现鸟类疫源疫病动态,降低疫情风险和危害,有效防止鸟类传播禽流感,更好地配合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辽宁省林业厅全面开展了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具有辽宁特色的监测体系,基本适应了目前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柿疯病是由类立克次体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柿树的病害,主要从感染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柿疯病的发病过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杉苗猝倒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苗猝倒病是杉木苗期最严重的苗圃病害。病原引起杉苗猝倒病的原因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非浸染性病原主要是由于圃地积水,覆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茎引起。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由真菌中的镰孢菌、丝核菌和腐霉菌,偶尔也由交链孢菌引起。镰孢菌喜高温多湿,以危害根部、根茎部为主,芽梢次之;丝核菌,喜低温多湿,以危害根茎部为主,根部、种芽、芽梢次之;腐霉菌、喜低温多湿,侵害根部,根茎部和种芽;交链孢菌,喜低温多湿,多危害芽梢。症状以杉木种子播入土中至幼苗各生长发育期,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1.种芽腐烂型。种子或种芽出土前腐烂。表现为地面缺苗,出苗率低。主要是因为播种不及时,覆土过深,整地粗放,土壤潮湿板结,种子迟迟不能发芽,种芽组织因病菌侵入而被破坏,引起腐烂。2.茎叶腐烂型。幼苗在出土期,茎叶粘结,子叶着生部分凋萎、腐烂。表现为顶腐、钩头死亡。主要是因为湿度过大或播种量多,苗木密集,或揭除覆盖物过迟。3.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的扎根时期,接近土表处的根茎初作水渍状,后为褐色缢缩,苗株地上部分倒伏床面,随后干枯。表现为幼苗迅速倒伏。主要是因为苗木幼嫩,茎部未木质化,外表未形成角质层和木栓层,抗病性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