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银杏3年生幼树采叶片,以梢长度和粗度影响明显,平均长度减少31.3%,新梢基部粗度减少18.2%,且大叶发生数量减少,对成熟的雄株采叶,不利花的正常发育,会造成花粉数量和质量下降;对成熟的雌株采叶,会引起树势弱,会引起树势减弱,果型缩小,总产约减产29.8%。  相似文献   

2.
葡萄二次结果,是指第一茬果实采摘后,通过对葡萄树进行修剪又结的果实.其具体做法如下:1.促进冬芽副梢二次结果.在开花前的3~6天,将果枝花序以上5~7节摘心,其余夏芽副梢抹去。约过10天左右长出花序,其上留2片叶摘心,结的果实可以成熟.2.促进夏芽副梢二次结果.在主梢开花前15  相似文献   

3.
江苏如皋市多种经营管理局邹国良等人对银杏3年生幼树采叶后,发现对新稍长度和粗度影响明显,平均长度减少31.3%,新梢基部粗度减少18.2%,且大叶发生数量减少;对成熟的雄株采叶,不利花的正常发育,会造成花粉数量和质量下降;对成熟的雌株采叶,会引起树势减弱,果型缩小,产量下降,总产约减29.8%。采叶对银杏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春茶是制作名特优茶的最好原料 ,占全年产量的4 5%~ 55% ,产值占全年总产值的 6 0 %左右 ,其中春季名优茶又占 90 %左右。因此 ,要想夺取春茶高产、优质、高效 ,就必须抓好春茶增产的以下技术措施。1 早采、嫩采细嫩芽叶是制名优茶的一个主要特征。农谚说 :“早采是个宝 ,迟采是包草”。早采、嫩采的采摘标准 ,需要根据名优茶鲜叶级别而决定 ,名优茶鲜叶要求标准为 1芽 1叶初展 ,当 1芽 1叶初展达 6 %时即采。2 分批、留叶、及时采摘分多次采能保证鲜叶嫩度和质量 ,采摘的同时要根据茶树的长势、树龄等综合因素而决定留叶、采叶程度。幼…  相似文献   

5.
葡萄二次结果,是指第一茬果实采摘后,通过对葡萄树进行修剪又结的果实。其具体做法如下: 1、促进冬芽副梢二次结果。在开花前的3-6天,将果枝花序以上5-7节摘心,其余夏芽副梢抹去约过10天左右长出花序,其上留2片叶摘心,结的果实可以成熟。 2、促进夏芽副梢二次结果。在主梢开花前15-20天,  相似文献   

6.
连续4年对叶用银叶园不同剪截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一定高度剪截和剪除顶芽留壮芽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叶用银杏的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和产叶量,新梢数量较对照可提高53.6%~73.9%。叶产量较对照可提高30.2%~47.8%。新梢数量对银杏产叶园的产叶量影响最大,叶产量(y)与树高(x1)、新梢数量(x2)、新梢总长(x3)的岭回归方程为:y=-66.0204 0.6981x1 2.7199x2 0.3697x3。  相似文献   

7.
以30a生广宁红花油茶树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开展扦插基质、ABT-6浓度、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的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芽的数量和留叶量对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的影响较大,均存在显著差异;芽的数量对扦插抽梢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抽梢率最大为47.50%。广宁红花油茶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50%黄心土+25%泥炭土+25%椰糠混合基质;500 mg/LABT-6速蘸10 s;插穗选择2个以上成熟芽并保留2片全叶。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文摘     
葡萄一次性夏剪效果好葡萄新梢在 5~ 8月生长最快 ,需及时反复地进行新梢摘心和控制副梢生长。为减少夏剪工作量 ,辽宁省普兰店市农业高中温殿成等对庭院里棚架葡萄只做了一次性的摘心、除芽、控副试验 ,表现出控梢生长非常省工 ,当年和次年都高产 ,且果品质量好。具体方法 :①结果新梢 :从着生的花序中选留 1个质量好的花序 ,并掐去长 1/5的尖部 ,其余的花序全部除掉。在所留的花序以上保留 6~ 7片叶 ,剪去梢尖 (摘心 ) ,并一次性根除 (用手拔或剪尖抠 )花序往上全部叶腋里的冬、夏芽及副梢。保留花序以下叶腋里的芽 ,有副梢的要除掉。②…  相似文献   

9.
以3~5年生普通油茶树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开展扦插基质、6号ABT生根粉浓度、插穗留芽数量和留叶量4个因素各3个水平的扦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因素间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扦插基质间抽梢率达到显著差异。普通油茶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为:扦插基质选用黄心土;500mg/L 6号ABT生根粉速蘸10s;插穗选择4成熟芽并保留2片全叶。  相似文献   

10.
<正>枸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药营养保健型森林蔬莱。其嫩叶、嫩梢作为蔬菜,称为枸杞头。用作蔬菜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大叶枸杞和细叶枸杞,一般不开花结实。大叶枸杞叶肉薄、叶面绿色、味淡,性喜冷凉气候、耐寒,从定植到采收需60~70d,可连续采摘4~5个月,产量达4000~5000kg/667m2;细叶枸杞则叶肉厚、叶面绿色、味浓质优、叶腋具硬刺,从定植到采收为50~60d,可连续采摘4~5个月,产量为3500~4000kg/667m2。枸杞作为蔬菜栽培和利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现将其露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麦草碱木质素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作用于麦草碱木质素,探讨了超声波对碱木质素的活化作用,用化学法对超声波作用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凝胶色谱(GPC)测定了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用^1H NMR光谱对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碱木质素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当作用时间20min、作用功率200w、液料质量比100:1时,醇羟基含量从1.99mmol/g上升为4.14mmol/g,酚羟基含量从1.88mmol/g上升为2.54mmol/g,羧基含量从0.59mmol/g下降为0.29mmol/g,羰基含量从2.16mmol/g上升为2.68mmol/g。^1H NMR分析表明,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分别从3.61%和0.77%下降为0,甲氧基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比值从11.50%下降为8.90%。数均分子质量(Mn)和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从1179和10250上升为5031和11605,分散度(Mw/Mn)从8.69下降为2.31.  相似文献   

17.
18.
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川县刺槐薪炭林的调查研究 ,分析其生长变化规律 ,并建立林分生长和采薪收获数学预测模型 ,为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