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良绥 《防护林科技》2005,(5):24-25,29
通过采用不同药剂对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森泰能有效地灭除杉木、马尾松林的多年生恶性杂草五节芒、苦竹、刚竹、芒萁骨等;以草甘膦为主剂,Goal、Oust为辅剂的草甘膦混剂也能灭除五节芒等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和92%以上。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减少用工56.1%~61%,同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油茶幼林中恶性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森泰能有效地灭除油茶幼林地的多年生恶性杂草五节芒、黄茅草、苦竹、刚竹、芒萁骨等;以草甘膦为主剂,Goal、Oust为辅剂的草甘膦混剂也能灭除五节芒等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和92%以上。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减少用工56.1%~61%,同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威尔柏(Velpar)是一种优良的林用化学除草剂,它不仅可以杀灭各种杂草,还可以杀灭芒萁、杂灌和竹类。是一种广普性除草剂。我们选用了这种除草剂进行试验。一、试验方法 1.样地选择在中坑苗圃,选择了三块试验样地,为1、2、3,第1块样地为荒山,面积为60×40m~2,地面植被主要是芒萁,此外,草类还有五节芒、蕨类;灌木有黄瑞木、荚迷、乌饭。藤本有鸡血藤、鸡屎藤;乔木有少量的桐树、木荷和酸枣的萌芽条以及少量马尾松幼苗,还有苦竹等混生。芒萁的平均高约50~80cm,复盖度为1.0,整个地面被芒萁复盖。第2块试验样地为3年生杉木幼林地,杉木林分的高度1~2m左右,样地主要植被:灌木有小叶赤楠、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灰岩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矿区现有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杉木—称星树—五节芒群丛、杉木—乌饭树—芒萁群丛、粉叶羊蹄甲灌丛、乌饭树+紫珠—五节芒灌草丛、五节芒群落等5种。矿区排土场下游水田农作土0~20cm土层中的Cu、Zn、Cd和Pb含量都符合Ⅱ级标准。针对废矿区和排土场等提出相应的环境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并为保障矿区造林成功提出相应的高强度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2005年12月发生在广州地区桉树人工林火烧林分的调在表明:不同类型地被物产生的地表火的强度不同,对桉树造成的烧伤程度亦不同;各种地被物的组成中,形成的地表火强度由强到弱顺序为五节芒+芒萁>五节芒+芒其+锡叶藤+假鹰爪>芒萁+白茅>芒萁+桃金娘+车轮梅;低度的地表火对桉树的高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中度、高度和强度地表火对桉树高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80年代以前,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药用菌的主要培养原料来自阔叶树。由于阔叶树资源生态效益巨大、储量不足,世界各国都面临食用菌、药用菌生产与林业生态平衡的“菌林矛盾”。1983年,福建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林占糦率先利用芒萁、类芦、斑芦、芦苇、五节芒、荻、菅等野生菌草代替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7.
在杉木一代种子园以蕨类为主的植被中,用草甘膦进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以15kg/hm^2为宜;草甘膦对蕨类、五节芒类及一年生杂草灭除效果好,对杂竹无效果,对芒萁和灌木效果较差;采用草甘膦经济效益显,每次可节省营林投资120元/hm^2,2000-2002年在杉木种子园用革甘膦化除210hm^2,节省营林投资8.82万元。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种高效林用除草剂的单用、混用的除草灭灌试验 ,结果表明 :以草甘膦、克芜踪、草甘膦 +使它隆为主剂 ,以莠去津、Oust为辅剂的混用试验 ,能把危害竹子生长的多年生的芒萁骨为主的杂草灭除 ,其效果达 92 %以上 ,在春夏施药 ,竹子安全 ,并使竹林向良性植被演替  相似文献   

9.
1.牧区林业建设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根据全国牧区工作会议提出的“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的牧区建设方针,牧区林业应从改善牧区生态环境出发,把保护、建设、恢复林草植被放在首位,建设保护型、服务型的林业体系,以林护草,以草养畜,促进畜牧业稳定高效益的发展。这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更新:改变干旱草原不能造林的观念,树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条件,发展林业的观念,改变单一林业的传统模式,树立林草同步发展,建设保护型、服务型林业体系的观念;改变重“乔”轻“灌”、重“造”轻“封”的思想,树立以“灌”为主,“乔灌草”结合,“封育造”结合,恢复林草植被的观念;改变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热带北缘地区炼山营造的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前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生长的差异,初步探讨桉树与林下植被的关系,为我国热带地区的桉树种植提供参考。造林前的植被包括3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1个果树林,炼山后全部种植桉树。结果表明:炼山造林2 a后,林下植被得到恢复,其种类组成没有发生改变,而频度的变化则与植物类型有关,频度减小的以灌木为主,频度增大的以草本为主。果树林改造为桉树林后,林下植被出现了一些新的物种,且物种平均高度大幅增加;马尾松林改造为桉树林后,多数物种的平均高度和盖度接近原有群落的水平,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从林下植被层消失,割鸡芒(Hypolytrum latifolium)盖度大幅提高,表明种植桉树对林下植被的影响因物种而异。经过炼山造林,在广东省茂名地区种植桉树对少数物种影响较大,短期内没有降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长期是否存在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五节芒根茎分蘖量大、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水肥争夺能力强,已成为淳安县林业的主要恶性杂草,影响幼林成活、破坏生态环境。通过对淳安县五节芒蔓延的成因及传统五节芒防治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并结合淳安县旅游城市的发展,对五节芒的防治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找出影响五节芒生长动态的主导因素。以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咸宁市咸安区50块五节芒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9个观测因子对五节芒重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节芒重要值与林木株数和郁闭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9个观测因子可归并为4个公因子,对五节芒重要值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分基本因子林分密度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建立的预估模型能较好描述五节芒重要值与各观测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林业生产中五节芒防治及草丛地科学造林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化学除草剂在种子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1997~2000年化学除草在种子园上的应用效果调查表明,用草甘膦防除嫩杂草、白茅、蕨和五节芒效果良好,用克无踪防除杂竹、芒萁效果良好,因此草甘膦与克无踪分别使用效果较好.采用化学除草经济效益显著,一次化除与一次全锄相比,可节省投资210元/hm2,1997~2000年在种子园中应用化除192 hm2,共节省营林投资9.79万元.  相似文献   

14.
林珠妹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1):40-42,46
通过1997~2000年化学除草在尤溪国有林场种子园上的应用效果调查表明,用草甘膦防除幼嫩杂草、白茅、蕨和五节芒效果良好,用克无踪防除杂竹、芒萁效果良好,因此草甘膦与克无踪分别使用效果较好。采用化学除草经济效益显著,1次化除与1次全锄相比,可节省投资210元·hm-2。  相似文献   

15.
退化红壤恢复过程中芒萁的N、P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生态恢复过程中严重退化红壤区林下芒萁的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为红壤水土流失区芒萁的恢复及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长汀严重退化红壤区芒萁群落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治理年限的芒萁和土壤的N、P含量及比值的关系,研究了生态系统恢复对芒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治理后芒萁地上新鲜器官的N、P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理的(羽叶N 8.11 g·kg~(-1)、P 0.297 g·kg~(-1);叶柄N 2.63 g·kg~(-1)、P0.103 g·kg~(-1)),但次生林下的芒萁的N、P含量仍高于各样地(羽叶N 12.41 g·kg~(-1)、P 0.497 g·kg~(-1);叶柄N4.32 g·kg~(-1)、P 0.211 g·kg~(-1);枯羽叶N 11.09 g·kg~(-1)、P 0.356 g·kg~(-1);枯叶柄N 3.83 g·kg~(-1)、P 0.163 g·kg~(-1);根茎N 5.330 g·kg~(-1)、P 0.348 g·kg~(-1));与未治理的对照相比,芒萁干枯器官的N∶P比呈现递减的趋势。(2)随着土壤养分的增加,芒萁地上和地下器官的N和P含量亦协同增加,并与土壤N∶P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所有群落中,芒萁新鲜羽叶的N∶P16。(3)芒萁羽叶N、P和N∶P比的内稳性指数均高于马尾松叶的内稳性指数,芒萁各器官对N、P元素具有较高的内稳性,与马尾松相比芒萁的养分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的养分状况。(4)芒萁枯羽叶与枯叶柄N、P含量与土壤N、P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芒萁枯死后器官的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更显著。[结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芒萁地上与地下器官N、P含量协同增加并与土壤N∶P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退化红壤区芒萁种群受到P的限制作用强于N的限制;干枯的芒萁器官可能是比新鲜的芒萁器官更好的土壤养分指示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林业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天然植被、河流、沟渠、湖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点、线、片、网有机结合的城市生态防护体系;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民对城市环境尤其是对城市园林绿化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开发中以草坪、盆景式园林、小品等为主的单一景观生态系统将逐渐被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群落所代替,最终有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化学除草剂开展了生物防火林带抚育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应用于生物防火林带未成林造林地抚育,对地表植被芒萁骨、五节芒、岗松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其中95%草甘膦60g+除草伴侣60g+水18kg和草铵膦150mL+洗衣粉20g+柴油20mL+水18kg两种药剂配方,化学除草30d后除草效果可达到93%以上,60d后除草效果保持在86%以上。与传统的人工锄草方法相比,化学除草可减少投资59%~80%,而且还减轻了因锄草产生的林地表土层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因此,应用化学除草剂抚育生物防火林带,除草效果显著,工效得到提高,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15,(5):24-26
为筛选出防除五节芒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利用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三种除草剂,开展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除草效果与施药剂量、施药时间呈正比时,三种除草剂均可有效控制五节芒生长;但综合施药和成本情况,确定出农达(41%草甘膦)为防治五节芒优选除草剂,施药剂量以3 000 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吴福田  康庆江 《林业科技》2000,25(5):18-18,23
1 生态经济型林业的特点生态经济型林业应具备 3个特点 :由单纯强调经济效益为主的木材生产型向防护、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经营转化 ;由单纯种植乡土树种向营造优质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转化 ,建设商品型林业生产基地 ;由单一营林型生产向营林、采伐、加工、综合开发 ,形成林工商一体化林业经营方式转化。2 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构想2 .1 适应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小班区划应严格以立地类型为主 (参考林分类型 )区划固定小班。然后在一个经营单位内 ,把立地条件相似、经营目的相同的小班归纳为一个经营类型 ,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经营单位可依现行林场…  相似文献   

20.
使用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防除香椿幼林地的杂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均能够有效防除香椿幼林地的五节芒、苦竹、刚竹、芒萁骨等多年生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均可达93%以上。使用25%森泰水剂除草比人工除草可减少用工56 1%~92 2%,降低除草成本36 1%~61%。同时,可根据幼林地杂草的种类、高度、盖度和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森泰除草剂的剂型和剂量组合,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杂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