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病害较多,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品种多、剂量大,导致药物残存量较高。而在淡水条件下养殖该品种,能使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的病毒及引起其它疾病的细菌几乎不能存活,因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最近几年,我省普遍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量徘徊在100-150kg左右,经济效益较低。笔者在海南多年从事各种对虾的人工工厂化育苗以及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虾苗的淡化和高位池塘精养对虾工作,并对我省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三年调查研究,认为造成低产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是虾苗淡化方法简单粗糙,淡化成活率极低,甚至入池后1个月内存活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2.
闫升华 《河北渔业》2002,(1):33-33,32
<正> 1 基本情况和养殖特点 2001年,是唐山市自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对虾养殖生产形势比较好的一年,主要原因就是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综观整个养殖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海水不行,淡水很好”。具体表现为,利用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比较严重,成活率低。与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比较,尽管南美白对虾抗白斑病和黄鳃、黑鳃病能力较强,但比较典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病毒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对虾养殖的产量,我国近年引进的南美白对虾也因白斑病毒综合症和图拉病毒综合症等导致不少地方失收,为此各地都在寻求防治方法。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口,淡水资源丰富,采用“淡化+有益微生物”实行半封闭养殖南美白对虾,连续三年大面积获得丰收,为有同类条件的养殖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病毒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对虾养殖的产量,我国近年引进的南美白对虾也因白斑病毒综合症和图拉病毒综合症等导致不少地方失收,为此各地都在寻求防治方法.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口,淡水资源丰富,采用"淡化+有益微生物"实行半封闭养殖南美白对虾,连续三年大面积获得丰收,为有同类条件的养殖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肖培弘  赵子英 《河北渔业》2004,(6):39-39,48
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头胸甲壳上有点状或鱼鳞状白斑。一些养殖户对白斑病十分害怕,认为一旦对虾患上白斑病,就无法治愈了,其实,很多白斑病是可以治愈的。现将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爆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焦点之一。如今。南美白对虾生物防控技术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江苏省连云港市养殖试验,对虾养殖成功率超过90%,养殖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采用传统的各种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对虾病害日趋严重,以偷死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各种对虾病害暴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采用室内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益,该养殖方式不仅最大限度的切断病原,提高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质量,而且通过反季节销售,可以在市场上全年销售新鲜对虾,既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又提高了南美白对  相似文献   

8.
随着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质质量下降、养殖水体污染及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调查海南省南美白对虾养成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记录各种疾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等,并研讨南美白对虾、水体、病原菌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致病机理。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对虾体质下降和养殖水体的恶化程度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而病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对虾体质,促进养殖环境的物质转换和物质能量流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减少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成率和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以其摄食性强、生长速度快、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南北方治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近年来,赣榆县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其对虾病害发展也愈来愈严重。主要病害有红体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软壳、黑鳃、白斑病等,其中对养殖危害比较严重的是白斑病。笔者根据近几年赣榆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以及发病情况,采用中西药配合的防治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2007,28(5):45-46
南美白对虾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与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我国大陆早在1988年就引进了该品种,但大规模养殖却始于1998年。南美白对虾具有其他对虾不可替代的优点,如它对营养需求较低,出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盐度适应范围广等。尤其是自1992年白斑病、黄头病肆虐我国大陆养殖的中国对虾、斑节对虾以来,南美白对虾以其对这两种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获得飞速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1年引进推广南美白对虾养殖以来,其养殖模式、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在全市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养虾生产过程中,由于苗种品质退化,对虾抗逆、抗病能力降低,病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和桃拉综合症(TSV)发生后,对虾死亡率上升,给养虾户带来极大危害,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名特优新品种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朋友的重视与欢迎,南美白对虾就是天津市近年来引进最为成功的一个优良品种,其较大的利润空间、简单易操作的养殖技术以及丰厚的经济效益带来的是逐步扩大的养殖规模。但是池塘高密度对虾养殖越来越严重的水质恶化、病害高发、投入过高等情况,严重制约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斑节对虾属热带大型虾类,台湾俗称草虾,其个体大、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煮熟后呈鲜红颜色,广受消费市场喜爱,市场价格极佳,曾是全球最主要的虾类养殖品种。然而致命的病毒疾病特别是白斑病制约了斑节对虾养殖,加上养殖密度较南美白对虾低,相对产量也较低,因此近10年来,全球养殖市场已被南美白对虾所取代。近年南美白对虾疾病越来越严重,对虾养殖户前景不容乐观,由台湾地区引进的非洲斑节虾(SPF  相似文献   

15.
正凡纳滨对虾也称南美白对虾,引进我国后经十几年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和规模的快速扩大,种质退化、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问题凸显出来,严重阻碍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养殖者采用微生物技术替代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以达到调控养殖环境、减少病害、促进水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中常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淡水养殖四虾品种(青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之一。近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在纯淡水引进养殖后,养殖面积逐年增大,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推进,病害发生程度越来越严重,病害种类也越来越多,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可造成大批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暴发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虾产业体系的有关要求,吸取别人的经验[1,2],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项生物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3,5-7],本文主要介绍内容是在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内投放不同规格的黄金鲫苗种,对池塘的养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白对虾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极易感染各类疾病。为了降低经济损失,做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工作,必须坚持"防范需在前,治疗需重视"的原则,坚持对症下药。在水质、虾苗、日常管理、饲料等方面严加管理,通过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优化养殖环境、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消除传染源等措施,达到防止病害发生的目的,以保障南美白对虾健康成长。现总结了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对虾是河北省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以土池养殖为主,养殖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全省对虾养殖面积约309hm2,年产量约4.5万t。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使生产者蒙受严重损失。为掌握2017年河北省对虾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为今后组织防控工作积累资料与经验,笔者组织开展了全省对虾养殖病害调查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