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长江入海口咸淡水交融区分布着多种蟹类,每年初夏(5~6月间)随着潮汛的到来可以发现成群的蟹类幼体,据王云龙等(1997)于1995年和1996年的4~6月,在江苏如东县和东台市沿海所作的沿海蟹类种类组成调查报道,在河蟹苗汛同期出现的蟹苗有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红螯相手蟹。其中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大眼幼体与相手蟹(Sesarmasp.俗称螃蜞)的大眼幼体在形态上比较接近,若有疏忽容易误辨,以致使有些采购天然蟹苗者上当,造成经济损失。那么如何来正确区别天然河蟹苗与螃蜞苗?对此作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在低倍显微…  相似文献   

2.
福建河蟹增养殖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又叫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毛蟹(Eriocheir sinensis)。自古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水产珍品,它誉满港澳市场,远销东南亚、日本和美国,是国际市场上畅销商品。 我国蟹类大约500多种,但多数生长于海水,淡水少数蟹类中,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最高的品种就是河蟹。河蟹是洄游性的,平时生活在江河湖荡等淡水水域中,秋末冬初,成熟的个体迁移到河口浅海繁殖,次年春季,蟹苗(大眼幼体)重新迁移人淡水生长发育。我国有  相似文献   

3.
人工繁殖蟹苗淡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繁殖蟹苗淡化方法的初步研究陆开宏,徐如卫,江锦坡(浙江水产学院养殖系,宁波315010)河蟹(Eriocheirsinensis)系海水繁殖、淡水生长的洄游性甲壳动物,人工繁殖的蟹苗(大眼幼体)由于自身调节渗透压的需要,一般均需淡化后才移入淡水放...  相似文献   

4.
程家骅  王云龙 《海洋渔业》1997,19(3):129-131,140
<正> 长江口区北岸的里下河苏北平原,水网交叉密布,诸多河道、湖泊均与长江相连,历史上该地区也是河蟹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这一带河道最终由西向东流入与长江口毗邻的苏北南部沿海,传统上形成了苏北南部沿海每年一度的河蟹苗汛。由于此处蟹苗是在浅海区域迎捕的,因此除河蟹苗以外还有别的蟹类大眼幼体,习惯上我们一般将此时苏北南部沿海的蟹苗统称为海水蟹苗或沿海蟹苗。与长江口崇明、海门一带的蟹苗汛有所不同的是,崇明、海门一带的河蟹苗历史上均是进入长江淡水生境后才被开发利用的。60、70年代对河蟹苗资源的利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养殖经济品种。河蟹通过海水繁殖,第Ⅴ期溞状幼体经3~5 d发育蜕皮后即变态为大眼幼体,俗称蟹苗。大眼幼体呈龙虾型,既可游泳、又可爬行,体形扁平,胸足5对,具有大螯和口器,杂食偏肉食性,可主动捕食大型浮游动物。大眼幼体已具备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能力,经过几天的逐步淡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鳌蟹与相手蟹在大眼幼体时期的形态区别李林思(江苏省南通市水产研究所,226005)在长江入海口咸淡水交融区分布多种蟹类,每年初夏(5~6月间),随着潮汛的到来可以发现成群的蟹类幼体,其中河蟹(Eriocheirsinensis)的大眼幼体与相手...  相似文献   

7.
<正> 中华绒螯蟹(即河蟹),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经济水产品之一。历来在我国分布较广,凡是通海的河流、湖泊都有出产,我省也有许多适合河蟹生长繁殖的良好水域,尤其在白洋淀盛产河蟹,最高年产量达20万斤。河蟹虽在淡水中生长,但每年成熟蟹需游到河口或浅海中交配产卵孵出溞状幼体,继之经五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即蟹苗)才开始适应淡水生活,于是溯河而上,再经蜕皮变成幼蟹在淡水长成。多年来,由于沿海河流兴修大量水坝和闸门,仅在白洋淀枣林庄就修建了25孔大闸,切断了河蟹的生活洄游路线,加之其它原因,致使我省河蟹生产逐年下降,几乎绝迹。为了恢复河蟹资源,1972年开始从塘沽闸口捞蟹苗120斤放养白洋淀,次年秋季当地发现河蟹很多,  相似文献   

8.
河蟹苗对氯化钠溶液忍受度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蟹苗(大眼幼体)只能忍受16‰以下的氯化钠溶液。这一盐度范围限制了河蟹苗向高盐度的海区分布。同时它在上述溶液中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15‰,48小时半致死浓度为12‰,安全浓度为2.5‰,但以淡水中孵出幼蟹的成活率为最高。这是制约着河蟹大眼幼体作降陆洄游的内在原因。但对它们在洄游过程中的渗透压调节,水和盐分的平衡以及导航机制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95年6月1日至15日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河口船挑网采集的海水蟹苗大眼幼体作了连续观察,发现海水蟹苗主要为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一小型蟹类三种,其平均体长分别为480mm、385mm、165mm。比较了三种大眼幼体头胸甲、尾部、胸足等部位的形态特征差异。中华绒螯蟹蟹苗出现的时间为6月8日至13日,历时6天,以6月11日比例最高,达61%。同时,对海水蟹苗进行了淡水驯化试验,蟹苗变态率约为50%,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存活率约为80%,淡水驯化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在河蟹苗生产期间,有大量厚蟹与相手蟹大眼幼体(俗称螃蜞苗)混杂其间,人们用眼难以辨别,往往把螃蜞苗误认为河蟹苗,使河蟹养殖者蒙受经济损失。本文根据1995~1997年在河蟹苗生产期间连续3年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天津厚蟹及...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赣榆县水产研究所与赣榆县海带育苗场一起,于1983年首次利用紫菜等育苗设备进行工厂化培育河蟹苗,获得成功,共育成河蟹大眼幼体1,271.9万只。今年4月17日,在234立方米的育苗水体中,又育成体质健壮的河蟹大眼幼体1,481.35万只,计134.62斤,平均每立方水体育成大眼幼体6.83万只,其中18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einensis)俗称毛蟹、河蟹(以下简称河蟹)。该蟹分布广,北起我国的辽东半岛及黄渤海,南达钱塘江口。亲蟹性成熟后,从淡水降河洄游到河口咸淡水区进行产卵繁殖,发育至大眼幼体再溯河进入淡水生长肥育。解放后,我国在上述沿海河口地区及沿江湖口,建闸筑坝,阻隔了河蟹的生殖及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蟹育苗面临严峻的市场危机,2003年河蟹苗价格曾一度跌至最低600元/kg。面对市场价格严重下滑,高产量低成本成为河蟹育苗的关键,育苗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河餐大眼幼体期是河蟹育苗的最关键阶段,生产费用已基本投入,如管理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自己河蟹育苗的体会,谈几点河蟹大眼幼体期间管理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庞璞敏 《水产科学》1999,18(2):21-23
用1000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和6口海水土池糖培育中华绒螯蟹苗,比较两种河蟹人工繁殖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经35天培育表明,土池培育1kg大眼幼体可获利2063元,比室内育苗获利高4.2倍,产出投入比(2.07)比室内育苗(1.33)高45.77%。若采用土池育河蟹苗,每年至少可以少排放各种化学药物420t。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蟹育苗面临严峻的市场危机,2003年河蟹苗价格曾一度跌至最低600元/kg。面对市场价格严重下滑,高产量低成本成为河蟹育苗的关键,育苗的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河蟹大眼幼体期是河蟹育苗的最关键阶段,生产费用已基本投入,如管理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自己河蟹育苗的体会,谈几点河蟹大眼幼体期间管理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河蟹养殖成功与否,苗种是关键。由于蟹苗的质量原因而造成养成失败的不在少数,大多数养蟹户很想知道如何鉴别河蟹大眼幼体的质量,尤其是在目前河蟹育苗市场不规范,育苗技术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掌握河蟹大眼幼体质量鉴别技术,对于保证河蟹养成十分有意义。尽管关于蟹苗质量鉴别的  相似文献   

17.
唐建清 《内陆水产》1999,(11):23-24
河蟹大眼幼体即蟹苗,其质量的好坏和运输成活率的高低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河蟹育苗、蟹苗选购和苗种培育的经验,介绍一些选购蟹苗的技巧和运输的方法,以供读者购苗时参考。1河蟹大眼幼体的选购蟹苗的质量受系蟹的品质、水质、投饲方法、药品的应用及淡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育苗厂生产的蟹苗质量不同,而且同一个育苗厂的不同批蟹苗质量也有很大差别。蟹苗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1.l了解亲蟹的情况亲蟹的品系对河蟹养殖影响较大。雌雄蟹最好来自不同的地区,避免近亲繁殖a抱卵蟹要求在12…  相似文献   

18.
繁殖数足、质优的蟹苗种是发展河蟹增、养殖的基本条件。Z_5溞幼蜕皮后.经3~5天淡化,个体重6~7毫克/只(14~16万只/公斤).能适应淡水生活的大眼幼体.称为蟹苗。从蟹苗至成蟹的中间阶段的小蟹称幼蟹,生产上又称蟹种。我们把蟹种的培育分为三个阶段,即仔蟹(蟹苗经一个月左右的培育,蜕  相似文献   

19.
如东县大规模使用塑料膜温棚培育五期幼蟹,自1997年起超过60%的塘口发生“蟹苗上岸不下水病”,直接经济损失在450万元以上,给广大培育幼蟹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内学者对河蟹这类疾病做了深入的研究(陆宏达,1999),认为该类疾病为2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拟态弧菌为致病原,在天然海水培育河蟹大眼幼体时,育苗场经常交换使用土霉素、氯霉素、环丙杀星等抗生素,当养殖户买回大眼幼体后,不能提供类似的水环境,水中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形成了买回大眼幼体后几天内便会发生蟹苗的“上岸不下水病”,为了探索治疗“上岸不下水…  相似文献   

20.
<正> 河蟹,即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H.Milne-Edward)属广盐性水生动物。在幼体变态中从大眼幼体开始适应淡水生活,并在淡水中生长至性成熟。性成熟的河蟹经降河洄游到河口浅水区交配,产卵,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在海域中完成。资料表明(许步邵,1980)抱卵蟹的胚胎生存、发育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