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在我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养殖,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牛蛙年产量已超60万吨。目前牛蛙养殖比较混乱,没有集成一套科学、无污染、可持续的养殖技术,且部分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丁酸梭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养殖中,但在牛蛙养殖中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陈新民 《内陆水产》1993,(11):17-18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属于两栖类动物,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利用率高等优良特点。我国在50年代末从古巴引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蛋白的追求,在福建、海南、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掀起了养殖牛蛙的热潮。旧的传统观念认为牛蛙只有在野外修建水泥池(或土池)和围墙才能饲养。  相似文献   

3.
美国青蛙祖代蛙、种蛙、商品蛙的区分、分化及饲养美国青蛙与牛蛙相比,具有抗寒力强(2℃以上不冬眠)、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抗病力强、肉质鲜嫩等特点。广东市场每公斤肉蛙售价为50~60元。养殖美国青蛙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又一好门路。有的养殖户由于只懂得饲养技...  相似文献   

4.
牛蛙红腿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蛙红腿病是厦门地区水泥池牛蛙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因其具有暴发快、传染率高、死亡率高(高达80%~90%)等特点,给厦门地区广大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作者通过在牛蛙养殖场的现场实践管理及病历分析,总结出一套牛蛙水泥池养殖模式下红腿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红腿病一般认为是由嗜水气假性单胞杆菌引发的,属于细菌性疾病。此症在牛蛙各养殖阶段皆有发生,常发生于(1)蝌蚪体质较弱的变态时期;(2)温差较大,pH值易转变的季节交替期(夏入秋)及雨季。由于牛蛙红腿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被病蛙污染过的水源、排泄…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本是莺歌燕舞,月下蛙声的好时节,但是此次疫情,让原本属于活泼的季节,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笼罩。但是我们依然坚信春天终究会来,阴霾终会散去。但是对于蛙类生态养殖的养殖户来说,月下蛙声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了。中国的蛙类养殖已经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末牛蛙养殖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先后引到湖南、湖北、江苏、福建、海南、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江苏、浙江、安微、江西、广东、福建等省长江以南地已均有分布,数量较多。棘胸蛙体大肉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丁汉波等在研究福建的两栖动物时,曾有过关于棘胸蛙的报道,但目前对福建棘胸蛙生态研究尚未很好的开展调查。2014年南平市蛙类养殖总产量为630t,养殖品种多为古巴牛蛙,而棘胸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鲟鱼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各种规格鲟鱼养殖存塘量约在600万~700万尾(4000吨左右),其各种类所占比例(重量)大致为:史氏鲟35%,杂交鲟25%,中华鲟20%,西伯利亚鲟10%,其他种类10%。养殖的主要区域为广东、湖北、福建和江、浙、沪,其养殖量所占比例大致为:广东25%,湖北25%,福建20%,江、浙、沪15%,其他省市合计15%。鲟鱼为亚冷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温度为15~26℃,广东和福建尽管冬季的水温较为适宜,但是一般地表水水温超过26℃长达3~5个月,因此该地区并非鲟…  相似文献   

8.
答读者问     
《科学养鱼》2006,(4):73-73
四川乐山五通桥新云乡读者打电话向本刊编辑部反映,他们当地牛蛙养殖户很多,希望本刊能多登一些关于牛蛙养殖技术方面的文章,现将牛蛙养殖中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回答如下,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如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寄给我们,以供养殖户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海马养殖在我国由来已久,1957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试验场试养海马首获成功,继而有"南海马北移"试验。海马养殖不仅能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养殖,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沿海也试养成功。养殖的海马品种主要有三斑海马、日本海马、大海马等[1-3]。由于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在抗病能力、繁殖能力等性状上的优势,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引进线纹海马试养成功,吸引了不少养殖户的关注,养殖户  相似文献   

10.
<正>牛蛙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陆两栖,因夜间鸣声如牛叫而得名。牛蛙1959年从古巴和日本引入我国,因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而广泛养殖。近年来牛蛙病害发生频繁,给牛蛙养殖带来一定风险,笔者就2013年对浙江牛蛙胀肚死亡综合征的救治实例情况介绍如下,供爱好牛蛙养殖的专业户参考借鉴。一、养殖状态浙江临海四岔镇养殖户赵老板,养殖牛蛙8棚。  相似文献   

11.
答读者问     
《科学养鱼》2006,(3):73-73
四川乐山五通桥新云乡读者打电话向我编辑部反映,他们当地牛蛙养殖户很多,希望我刊能多登一些关于牛蛙养殖技术方面的文章,现将牛蛙养殖中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回答如下,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如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寄给我们,以供养殖户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邻近省、县、乡牛蛙养殖户,由于不重视水质管理,进行高密度放养,忽视防治措施,80%以上牛蛙患有严重的歪头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在相同情况下,我公司试验场牛蛙养殖均无患歪头病。现将我试验场歪头病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一、歪头病的病因:歪头病是由产黄杆菌所引起,该菌直接破坏娃的脑神经,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二、歪头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感染方式由两种方式:其一直接从母体感染;其二,牛蛙之间相互感染。三、歪头病的症状:患病蛙症状较明显,患病牛蛙在水中不停的打转,其头向左或向右歪转。…  相似文献   

13.
彭世才 《内陆水产》2008,33(1):19-20
牛蛙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的特点,现已成为人们喜欢的美味佳肴。牛蛙进入我国养殖以来,已经几起几落,我地1993年开始引进养殖,至今也有所“发热”,从各县市养殖户经营现状来看,由于诸多关键技术尚未掌握,养殖结果不大一样,成功与失败者并存。为使更多的养殖者少走弯路,提高养殖效益,经过笔者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要想牛蛙养殖成功,必须把握好下列几关: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邻近省、具、乡牛蛙养殖户,由于不重视水质管理,进行高密度放养,忽视防治措施,80%以上牛蛙患有严重的歪头病,给他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在相同情况下,我公司试验场牛蛙养殖均无患歪头病。近期间他们纷纷前来寻求养殖秘方。现将我试验场歪头病防治措施介绍于下,供同仁参考。一、歪头病的病因歪头病是由产黄杆菌所引起,该菌在接破坏蛙的脑神经,使脑部失去控制,造成神经错乱,产生歪头。二、歪头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感染方式可从母体感染,亦可从蛙之间相互感染。三、症状患病蛙症状较明显,患病蛙在水中不停地打转,其头向左…  相似文献   

15.
黄刚发 《内陆水产》1993,(12):13-14
美国青蛙在我国养殖历史较短,各地养殖方式也不同,在广东以投喂鲜活饲料,而我省以干饲料为主。其生长速度不如古巴牛蛙,但肉质优于古巴牛蛙,在市场上其经济价值较高,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密度大,容易感染疾病和大小残食,  相似文献   

16.
正斑节对虾是目前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黄鳍鲷是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黄鳍鲷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食性杂、生长快、适应力强、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海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养殖水环境不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以及死亡率高而困扰着一些养殖户。为寻找养殖新途径,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斑节对虾与黄鳍鲷混养。这里介绍该混养方法,旨在给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东沿海地区越来越多养殖户开展金目鲈(学名:尖吻鲈)的池塘养殖,但由于鱼苗成活率不稳定,通常低于20%另外,种苗生产者或销售商通常为回避这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关键环节而直接把未经驯化培育的苗种卖给养殖户,致使养殖产量难达预期,养殖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8.
方斑东风螺又名香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是名贵贝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现市场售价100~120元/kg,产品畅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是创汇率高的鲜活海产品。因此,近几年来,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人工养殖东风螺日渐升温。在对虾养殖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开始尝试方斑东风螺与对虾混养。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牛蛙因呜声宏亮 ,近似牛音而得名 ,蛙肉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 37.4 % ,胆固醇含量极低 ,并具有补中益气、壮阳补虚、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愈合伤口和止咳等药用价值。牛蛙适应性强、疾病少、繁殖快、生长迅速、产量高 ,饲养管理得法 ,每 6 6 7m2 蛙池可年产商品蛙10 0 0kg以上。因此 ,庭院养殖牛蛙是一条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门路。现根据湖南省沅江市的养蛙经验 ,将其技术予以介绍。1 牛蛙生物学特性牛蛙是一种大型蛙类 ,在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蛙属。体长可达 12 .7~ 2 0 .3cm ,最大个体 1.5kg。1…  相似文献   

20.
牛蛙暴发性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牛蛙暴发性细昏性疾病是继牛蛙活饵料后又一个困扰牛蛙养殖生产的严重问题。该病每年5—10月都可发生,主要在牛蛙幼蛙和成蛙阶段。与常见的牛蛙红腿病、烂皮病、胃肠炎病等不同。主要症状是病蛙常群集于蛙池四周及池角,低头伏地,静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