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党胜 《内陆水产》2000,(10):31-31
近期,作者走访了珠江三角洲的养虾区,发现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现对较为普遍的问题总结如下。 1水质管理的误区 1.1投苗早期水质不肥 清塘后,水质还没有培肥,就急于投苗。由于池塘水体偏瘦,可供幼虾摄食的生物饵料缺乏,影响幼虾的生长和成活率。 1.2换水不科学 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虾农常常一次性大量换水 (特别是换水方便的地方 ),引起池塘的水温波动太大,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1.3 盲目加深水位 罗氏沼虾养殖的最适水深为 1.5~ 1.8 m,水体过浅,则水温波动较大,溶氧量减小,易影响虾的的生长;水体过深…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虾鹅轮养与罗氏沼虾单养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虾池种草养鹅对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底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鹅轮养模武在罗氏沼虾养殖初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氨氦、总磷等富营养因子的水平,但随着养殖的深入,水中营养因子来源转为罗氏沼虾代谢废物和剩余残饵,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就不再明显.而且,虾鹅轮养模式不影响虾塘养殖水体藻类组成,可以有效降低虾池底泥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改善罗氏沼虾的养殖的池塘底质环境.  相似文献   

3.
六、影响养虾高产的因素影响罗氏沼虾池塘养殖取得高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总体上说可分成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大类。1.自然环境因素(1)池塘面积  养罗氏沼虾的池塘不宜太小,太小的池塘水温不稳定,水质不易控制;太大的池塘饲料投喂困难,池中央的虾不能正常摄食;过深的池塘往往底层缺氧造成罗氏沼虾栖息环境不良。(2)池塘水质  池塘水质不良,溶氧不足,罗氏沼虾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浮头和泛塘。(3)敌害生物  池塘中敌害生物,如凶猛鱼类、鸟、蛇等会大量捕食罗氏沼虾;又如各种水草…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高邮市是全国罗氏沼虾生产的重要产区,近年来,高邮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随着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殖产量的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采用高质量饵料.由于过量投饵、残剩饵和大量虾体排出的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导致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滋生罗氏沼虾疾病,严重的甚至死亡,在养殖实践中,水质的恶化导致的损失日益严重,因此,良好的水质是养虾成败的关键.2010-2012年借助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的支持,通过对兴南村多个罗氏沼虾养殖户的试验跟踪,现将罗氏沼虾池水质培育与调控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高邮市养殖罗氏沼虾13.5万多亩,年产罗氏沼虾4万t,产值8.5亿元,罗氏沼虾养殖已经成为高邮农业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罗氏沼虾又称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东南亚国家,最适生长温度为26~32℃,高邮地区高温季节(7—9月)是罗氏沼虾生长最快的时期,所以是养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罗氏沼虾代谢量大、饲料投喂多、水质变化快,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养殖的产量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水质管理罗氏沼虾生活在水体中,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生长与活动。水质新鲜,罗氏沼虾摄食旺盛,生长也快;水质不良或恶化,则沼虾食欲减退,生长速度降慢甚至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水质管理工作极其重要。至养殖中期,沼虾长得很快,体长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罗氏沼虾池塘养殖中后期,随着水温升高、投饵量增加,易造成水体有机物和氮、磷无机物含量日益丰富,从而使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藻类、微生物和浮游动物。此时,遇到强降雨或者连续阴雨天气时容易引发倒藻现象,进而导致水质恶化、水体缺氧,如果应对不当会诱发罗氏沼虾大量死亡。我们针对一起倒藻事件的安全应对措施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广大罗氏沼虾  相似文献   

8.
鱼种池混养罗氏沼虾技术当水温稳定在25℃左右时.罗氏沼虾苗三个月即能长成上市规格,我国大部分地区(具备三个月以上高温25~30℃)都可进行商品罗氏沼虾的养殖。成虾养殖阶段,罗氏沼虾能广泛地摄食多种天然、人工动植物饵料,饵料容易解决。在生产季节上,罗氏...  相似文献   

9.
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性早熟问题,很多体长在5~6cm的雌虾抱卵腔内已充满了卵。关于罗氏沼虾性早熟问题,一般认为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1)有效积温过高:在现行的池塘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体较小,水位较低,水温的回升比河道、水库要快得多,而且罗氏沼虾的养殖一般都在高温季节,水温长时间过高,加速了罗氏沼虾的性腺发育,从而产生了性早熟现象;(2)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主要是指蛋白质过剩。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所投喂的饵料几乎全部是高品质的商品饲料。投喂过多过精的商品饲料,一方面加速了罗氏沼虾的生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1,(10):43-43
放养密度因时而异 新会养殖户吴志顺.有34亩塘,主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吴师傅有3口塘.一口养罗氏沼虾,另外两‘口养南美白对虾。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如此布局养殖品种时.吴师傅说道:“今年南美白对虾偷死这么严重.有亏损的风险。虽然罗氏沼虾养殖周期长.但是病害没这么严重.我兼养罗氏沼虾就是为了保本的。”  相似文献   

11.
鳗池罗氏沼虾高产养殖随着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兴起,罗氏沼虾因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养殖者的青睐。近几年来,因鳗苗种价格昂贵,大量精养露天鳗池被空闲。利用鳗池条件好,进排水方便转产进行罗氏沼虾高产精养不失为一条创利途径。19...  相似文献   

12.
<正>罗氏沼虾产业是江苏省高邮市农业产业中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在高温季节养殖罗氏沼虾,部分塘口会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2],对周边水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创新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迫在眉睫。高邮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科联合高邮市三垛镇兴联村和江苏数丰种业有限公司,开展了罗氏沼虾“高位池不排水捕捞”养殖试验。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黑壳化的防治方法在养殖罗氏沼虾过程中,有些地区因水质和土质欠佳,加上饲养管理不当,逐渐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笔者在走访时发现多户养殖单位发生罗化沼虾黑壳化现象,严重影响虾的商品价值,现就对罗氏沼虾黑壳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供养殖单位参...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池水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学洪 《水产养殖》2009,30(11):29-30
养虾首先是养水,养出一池好水是养虾成败的关键。科学地讲良好的水质就是要达到水相、藻相和菌相的平衡,为养殖虾健康快速生长营造良好的养殖水域环境。根据几年来的养殖体会,总结了罗氏沼虾养殖中的水质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因虾病蔓延使海水对虾养殖严重受挫,因而淡水养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罗氏沼虾,因其抗病力强、对水质要求条件不高而很受养殖者青睐。近两年,河北省的许多养殖单位均购进虾苗试  相似文献   

16.
<正>"这几年,靠种茜养虾,莲塘这一带的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8月中旬,广东高要市莲塘镇养殖户邝志全面对记者的采访,乐呵呵地表示。据悉,最近几年,肇庆高要推行"茜草养罗氏沼虾"模式,使罗氏沼虾的平均亩产量约500~700斤,平均亩产值达到了1.52万,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近日,记者来到高要,了解"茜草养虾"高效养殖的奥秘。莲塘镇的邝志全养殖场规模有100亩,他养罗氏沼虾已经快有30年历史,他告诉记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斗门县白蕉镇新环村农民冯志鹏利用旧鱼塘养殖罗氏沼虾,获得高产高效。1993年养殖罗氏沼虾4.5亩,总产1548千克,平均亩产344千克;总收94428元,纯收73310元,平均亩纯收16291元,创白蕉镇水产养殖效益最高记录。他主要经验是: 1.旧塘清淤挖深,增大水体。1993年他养虾的鱼塘,曾经养殖9年塘鱼,塘基低矮崩缺,塘底淤泥深厚,塘水浅又过肥,不适宜养虾。为了改养罗氏沼虾,他投入2000多元,对旧塘全面整治。加高培厚塘基,清除旧塘全部淤泥,还深挖0.4米,完成土方1100立方米,使鱼塘水深保持2.4米。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现达6.2万亩,是全国集中产区之一。30多年前,高要县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逐渐改养罗氏沼虾,成虾养殖周期多为120~180天,不种草也不搭建冬棚,此模式称为"白水塘"模式,养成商品"大水虾"。随着养殖水质和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移栽轮叶黑藻和搭棚越冬方法养殖罗氏沼虾,其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笔者结合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病害监测与渔业纠纷处理等工作经历,使用Hach HQ30d电极测水仪和DR850/900比色计测量养殖水体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稻田立体种养殖,使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因素,提高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使稻与虾达到共生互利,获导农田的高产高效。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生产试验,初步探索并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所需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等技术,在57亩试验田中亩产稻谷530kg,虾16.2kg,鱼32.2kg,亩平纯利1254元,是单一生长水稻效益2倍以上。实践表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单养或与滤食性鱼类混养模式为主是切实可行的,稻田养虾是稳粮增效、建设优质大米基地的新举措。现将本试验初步探索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在生产技术上需掌握的几个主要方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岑慧  曾党胜 《淡水渔业》2000,30(12):9-11
罗氏沼虾原产于热带淡水或咸淡水域。1 96 2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1 976年我国从日本引进试养 ,并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养殖面积不断增加 ,养殖技术也不断提高。现将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要点进行归纳 ,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 生态习性罗氏沼虾的幼体生活在半咸水域 ,经 1 1次蜕壳变态为幼虾 ,幼虾经淡化后 ,一生都可在淡水中生活。罗氏沼虾对水温及溶氧量敏感 ,最适生长水温为 2 2~ 30℃ ,高于 35℃或低于 1 8℃时活动减弱 ,1 4℃以下开始死亡。溶氧量低于 3mg/L时 ,易浮头 ,反应迟钝。罗氏沼虾是底栖虾类 ,白天潜伏水底 ,晚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