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诗淼  杨春雨  赵琪  李健 《水产学报》2022,46(3):439-444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因富含必需氨基酸、磷脂、虾青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而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目前,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脂肪酸含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由于PUFAs不同酯的结合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有必要对南极磷虾不同类型酯的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为了明确南极磷虾油中磷脂(PL)型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以及银盐法测定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其不同形式制品总砷含量的适用性,并采用确定的检测方法对南极磷虾冻虾、南极磷虾粉和市售不同品牌南极磷虾油中的总砷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采用ICP-MS法、HG-AFS法及银盐法检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的总砷含量,3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0.26%~110.48%、82.68%~98.50%和89.64%~94.89%,RSD均小于5%。 3种国标方法对于南极磷虾及其相关制品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与银盐法相比,ICP-MS法、HG-AFS法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因此,银盐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含量的首选方法。采用银盐法测得南极磷虾冻虾、虾粉和虾油中总砷含量分别为0.44~0.45 mg/kg、1.04~1.91 mg/kg、0.52~5.50 mg/kg。加快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无机砷定量及砷形态分析技术对于科学认识南极磷虾砷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虾青素由于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和异构化。为了掌握南极磷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含量、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含量及结构变化,对比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抗氧化性差异,分析虾青素结构与功能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含量为110.6 mg/kg,其中全反式结构虾青素占比90.7%,13-顺式虾青素和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4.7%和4.6%,经过蒸煮和干燥后,虾青素含量分别为88.7和52.1 mg/kg,全反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76.2%和72.2%,13-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19.9%和21.9%,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3.9%和5.9%。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的3S, 3′S,3S, 3′R和3R, 3′R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分别为16.8、17.9和72.1 mg/kg,蒸煮后分别为12.0、25.5和55.3 mg/kg,干燥后分别为2.8、8.1和12.4 mg/kg。各阶段虾青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强于Vc,在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强于原料中的虾青素,在FRAP铁离子还原实...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南极磷虾粉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在对虾全价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5%(S5组)、10%(S10组)、15%(S15组)和20%(S20组)的南极磷虾粉,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以全价配合饲料为对照(S0组),饲养体质量为(7.27±0.88)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35 d,研究了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分及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1)可显著提高对虾成活率(P<0.05),添加比例为15%时,终末体质量(FBW)、体质量增长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S0组(P<0.05);2)逐渐提高粗脂肪含量,且S10、S15和S20组显著高于S0组(P<0.05),而头胸甲亮度值(L*)及身体处黄色值(b*)逐渐降低,均显著低于S0组(P<0.05);3)显著提高肝胰腺和甲壳中虾青素的含量,且与体色相关的LVPBP7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南极磷虾粉添加比例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能够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其体内虾青素含量和肝胰腺中LVPBP...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是南极磷虾粉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磷虾在热处理过程的特性变化对最终虾粉的得率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南极磷虾热处理过程中不同中心温度下虾品质变化规律,采用常压水煮加热方式,设置热处理温度固定为100℃对南极磷虾进行热处理,以热处理损失率、固形物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组分含量、虾青素为品质评价指标,分别测定当中心温度在30℃~80℃区间范围、温度梯度5℃时南极磷虾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处理达到不同中心温度对南极磷虾的品质有较大影响(P0.05)。随着中心温度的升高,磷虾的热处理损失率和固形物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脂肪含量不断增加;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含量大致呈随着中心温度的上升而减少,仅在55℃~65℃略微升高后继续缓慢下降;虾青素含量在温度30℃~55℃时随温度升高缓慢下降,55℃之后下降速率加快;虾粉得率随温度升高呈不断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南极磷虾常压水煮加热时中心温度应尽量控制在55℃~60℃。  相似文献   

6.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热处理后放置1和4 h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热处理后虾肉中氟含量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都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但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氟含量比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低23%。实验结果表明,在船上对南极磷虾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虾肉中的氟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磷虾油提取方法,以新鲜南极磷虾为原料,分别采用乙醇一步提取法、丙酮/乙醇一步提取法和乙醇两步提取法提取磷虾油,比较了3种工艺条件下的磷虾油得率,并测定了磷虾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0 ℃条件下,采用乙醇两步提取法虾油得率较高,达15.72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提取方法。经气相色谱法测定,磷虾油中EPA、DHA的含量分别为11.76 %、4.22 %;经UV法测定,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0.102 %,表明磷虾油是一种高品质的油脂。  相似文献   

8.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以其庞大的生物量和潜在的渔业资源价值广泛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南极磷虾因富含蛋白质已成为人类重要的优质生物蛋白库,此外,其还含有脂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虾青素及甲壳素等活性物质.目前,高氟含量一直是制约南极磷虾大规模加工利用的瓶颈.南极磷虾在加工利用过程中伴有氟元素的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微生物和化学变化为检测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22%、25%、28%和31%)对南极磷虾烤虾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南极磷虾烤虾的感官品质有所提高,但货架期也随之缩短,22%、25%、28%和31%水分含量条件下的南极磷虾烤虾货架期分别为14 d、14 d、14 d和7 d。通过对南极磷虾烤虾贮藏过程中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结合感官评分,认为水分含量为28%条件下的南极磷虾烤虾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赵昕源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沈建 《水产学报》2021,45(7):1172-1180
虾粉是南极磷虾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活性物质的破坏,是决定虾粉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及流向路径,通过测定蒸煮、干燥两个涉及到热处理的关键工序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脂肪酸、虾青素等功能成分的损失情况,分析各主要物质的流向路径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水分在蒸煮过程中流失8.49%,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63.5%,大多以蒸发的形式流失;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流失1.12%,其中流向蒸煮液0.87%,流失部分主要为水溶性蛋白,干燥过程流失6.05%;脂质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1.11%和1.61%,进一步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45.57%降低至43.65%,其中EPA相对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0.41%和1.16%,DHA相对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变化不大,干燥过程中减少0.68%;虾青素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处理的影响,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9.4和58.6mg/kg;灰分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85%和0.85%;结果表明蒸煮过程损失的主要物质为蒸煮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及少部分的热敏性物质,干燥过程主要造成水分的蒸发和虾青素等热敏性物质的破坏。研究初步掌握了南极磷虾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流向路径,分析了变化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出了减少物质流失的方案,可为后续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虾粉品质、促进南极磷虾资源高质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南极磷虾油品质导向的高效制备,实验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以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载体助溶剂,采用协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备甘油三酯富集型油脂(一级油);再以萃取后的南极磷虾粉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制备磷脂富集型油脂(二级油).基于所得磷虾油的脂质组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绝对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了3...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油中的砷甜菜碱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蓄积情况,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大豆油对照组、磷虾油组、添加100 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组,灌胃剂量为2.625 g油/kg·bw。于灌胃后1、2、4、6、12、24 h,经戊巴比妥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并收集12 h和24 h尿液,ICP-MS法检测血浆、肝脏、肾脏、脾和尿液中总砷含量。另连续灌胃同等剂量油脂7 d和30 d,检测肝脏和肾脏中总砷含量。结果显示,磷虾油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浆和脏器中总砷含量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砷甜菜碱磷虾油组大鼠血浆中总砷含量于1 h达到最高,脏器中总砷含量均在6 h达到最高,24 h后降低至最高值的30%以下;85%的砷会在24 h之内随尿液排出体外。7 d和30 d连续灌胃后,2个实验组大鼠脏器中总砷含量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南极磷虾油中的砷甜菜碱在大鼠体内很少蓄积,大部分于24 h内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长期摄食也未出现脏器蓄积现象。本研究对于指导南极磷虾油及其相关产品的科学消费和拓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进口鱼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开利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S)粗蛋白含量为62.89%,高于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安兴海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的粗蛋白含量,两种磷虾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一级品和二级品指标。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36%、57.19%、67.24%,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4.65%、20.69%和25.2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43%、21.74%、25.62%,且磷虾粉S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磷虾粉D和鱼粉,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7.83、49.89、57.07;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3.28%、40.25%、46.58%,且磷虾粉S的EPA与DHA的总量(36.14%)高于磷虾粉D(31.30%)及鱼粉(27.65%)。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粉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蛋白质理想模式,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磷虾油中的虾青素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浓缩工艺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真空度等浓缩条件进行考察,找到影响虾油中虾青素含量的关键因素,明确各因素对虾青素含量的影响大小,并结合生产实际,最终确定最佳浓缩工艺为真空度-0.1 MPa,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肽纳滤脱盐工艺,以脱盐率和蛋白损失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南极磷虾蛋白肽纳滤脱盐效果的主要因素(蛋白肽浓度、压力、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采用纳滤技术对南极磷虾蛋白肽进行脱盐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蛋白肽浓度为3%、纳滤压力为1.2 MPa、循环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南极磷虾蛋白肽的脱盐率达到(86.35±2.11)%、蛋白损失率为(9.10±0.35)%。采用优化工艺获得的南极磷虾蛋白肽的盐分含量为(1.14±0.12)%,蛋白质含量为(92.73±2.29)%,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3000 Da以下,氨基酸组成合理且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研究将为高品质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南极磷虾生活在南极海域,资源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南极磷虾开发耗资巨大,在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投入之前,做好相关产品与市场分析等基础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南极磷虾产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继而对南极磷虾产品的主要形式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剖析,并对主要目标市场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认为:南极磷虾粉和液态磷虾油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产品存在形式.其中,磷虾粉可作为蛋白质增强剂、增味剂和重要的氨基酸补充剂使用,可作为渗透调节之用,同时,可以作为矿物质来源、脂质来源、几丁质/几丁聚糖免疫增强剂、天然色素(类胡萝卜素)来源使用.磷虾粉的目标市场更倾向于水产饲料;磷虾油的目标市场主要倾向于营养保健和制药行业.相对于磷虾粉,磷虾油的市场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南极磷虾粉脂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而游离脂肪酸和磷脂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两者含量分别为48.50%和49.96%,远高于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的13.11%和24.36%,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