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烧伤面积小于15%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负压吸引组(V组)、胶原蛋白海绵组(CS组)和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组(V-CS组)。C组创面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凡士林纱布包扎)。V组创面采用负压吸引治疗,第1疗程安置负压吸引7d,负压值约-120mmHg,如创面未愈合,采取常规换药1次,隔3天后重复上述治疗。CS组采用胶原蛋白海绵换药治疗,每3天更换一次胶原蛋白。V-CS组采用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将胶原蛋白海绵置于创面,同时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第1、4、7、14、21天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不同时相创面的愈合面积比率差异。结果:从治疗后第7天始,V、CS组及V-CS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第10、14天时V-CS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低,V、CS组及V-CS组第10、14、21天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0、14、21天,V-CS组的创面愈合比率均大于C、V组及C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V组与CS组创面愈比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和合胶原蛋白海绵都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手段,两种方法同时结合使用时,减少创面细菌阳性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苯扎氯铵溶液、癸甲溴铵溶液烟雾消毒的安全性。【方法】选取40只6~7周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苯扎氯铵组、癸甲溴铵组、烟雾助剂组及去离子水组。将各组大鼠每天分别放在相应溶液的烟雾化环境中自由活动30 min,连续处理14 d后评价苯扎氯铵、癸甲溴铵烟雾消毒对大鼠安全性及呼吸道刺激性。【结果】与去离子水组相比,烟雾助剂组、苯扎氯铵组、癸甲溴铵组大鼠体重增长、饮水量变化、脏器指数、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肺洗涤液BCA蛋白浓度及LDH值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病变,仅见鼻腔黏膜轻微损伤。【结论】苯扎氯铵及癸甲溴铵用于烟雾消毒对大鼠具有较高安全性,对呼吸道黏膜有轻微刺激性,但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在小儿肢体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小儿烧伤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对照组使用软枕抬高患肢,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烧伤创面感染率、烧伤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与瘢痕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烧伤肢体固定架有利于小儿肢体烧伤创面的愈合,明显减少创面感染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口腔溃疡膏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的方法。色谱柱:CN柱(250mm 4.6mm,5 m);流动相:乙腈-0.1mol/L醋酸铵缓冲溶液(45∶55,v/v);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214nm;柱温:25℃;进样量:20 L。该方法对苯扎氯铵的检出浓度为130 g/g,最低定量浓度为435 g/g,苯扎氯铵在5 g/m L~200 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同时测定口腔溃疡膏中3种苯扎氯铵同系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清创以及VSD,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足部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疼痛、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溃疡程度相同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比常规换药更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还原电位水用于小面积浅Ⅱ°烧烫伤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非电光烧烫伤、火焰烧烫伤、化学烧烫伤和没有被污染的或没有用其它方法治疗过的门诊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为小面积浅Ⅱ°烧烫伤。入选患者被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新鲜配制的氧化还原电位水(pH2.1~2.5,氧化还原电位1100~1200mv,有效氯90~130mg/L),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观察烧烫伤伤者一般情况变化,烧烫伤创面局部疼痛程度,烧烫伤创面局部分泌物的量和气味,以及烧烫伤创面局部细菌培养和愈合快慢等情况。结果:各组均有11个病例,两组间年龄和受伤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创面疼痛比较,伤后第7天治疗组创面疼痛明显减轻(P<0.05)。两组创面分泌物的量比较,治疗后第3、5、7、10d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创面细菌培养比较,治疗第3天后氧化还原电位水组(实验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比数明显减少(1/11),与对照组(4/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全身不良反应比较:氧化还原电位水(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7.24±1.83)d,对照组创面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苗药肤痔清软膏(STZ)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右前肢皮下埋植磁片并腹腔注射STZ,后于右前肢添加外源磁片压迫血液循环,造成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大鼠模型随机分成肤痔清软膏组、凡士林组、空白组。肤痔清软膏组外用肤痔清软膏;凡士林组外涂凡士林,每天换药1次,连续7 d;空白组不施加任何治疗措施,观测其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肤痔清软膏组在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上与空白组、凡士林组在第3、5、7天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痔清软膏明显缩短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以头面颈部烧伤Ⅱ度至浅Ⅲ度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烧伤患者27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7例,按传统方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每4~6h换药1次;B组128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布覆盖创面,每12h换药1次.结果 A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与B相当,两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 将48只SPF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创面对照组,慢性创面模型组、贝复济阳性组及美洲大蠊实验组,药物干预5、7、11 d后分批留取创面组织并处死,运用PCR方法测定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Ⅰ、Ⅲ型胶原在各组中的表达趋势曲线一致,第5天,对照组表达最高,模型组最低,从第5天开始,美洲大蠊实验组中Ⅰ、Ⅲ型胶原中表达呈上升趋势并高于阳性组,第7天达到高峰后逐渐稳定下降,第11天略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前中期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并在后期能有效降低胶原蛋白的过度表达而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贝复济溶液用于创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贝复济溶液治疗伤口的效果。方法 :将 1 1 6例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62例 ,采用贝复济溶液换药 ;对照组 54例 ,采用1 %碘伏湿敷创口。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 1 )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应用贝复济溶液用于创口换药效果良好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介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对 3 7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并于术前 1d、术后即时及术后 1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3 7例患者中 ,手术成功 3 3例 (成功率89.12 %)。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患者每分输出量、二尖瓣A峰与E峰充盈速度比值术后即时与术前 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1a后与术前 1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有轻微下降 ,但 1a后明显增加。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能安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且效果确切 ,术中对心功能不产生影响 ;远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构树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王丽  程林  闫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1-18762
[目的]探索构树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为深入开发构树叶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构树叶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构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都大于15mm,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都是为25.0 mg/ml,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6、6.3 mg/ml。[结论]构树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蛹虫草菌糠为原料,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剂研究其堆积发酵过程中相关物化指标及其细菌群落组成变化。以蛹虫草菌糠在堆积发酵过程中温度的6个变化时期为依据,选定第0、6、16、20和30天5个时期的发酵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蛹虫草菌糠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和p H先升高后降低,含水量和C/N逐渐下降,可溶性总糖逐渐增加。发酵20 d时,发酵温度在峰值开始缓慢下降,水分、p H、C/N和可溶性总糖基本稳定。各样品的细菌群落分析表明,5个样品中分别得到了3万~4万多条的有效序列,共同拥有532个相同的OTUs,其OTUs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厚壁菌门、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各样品的主要门类和核心属,在各样品中占比最大、丰度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的种类及丰度逐渐降低,至20 d时趋于稳定。属水平上的PCA主成分分析表明,0 d、6 d样品和20 d、30 d的样品聚为一类、16 d样品再聚为另一类。总之,发酵过程中相关物化指标及细菌群落组成变化表明蛹虫草菌糠发酵第20天为发酵成熟期,此时发酵样品趋于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鱼类恒定链类似蛋白(Iclp)能否作为免疫载体,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以拟态弧菌OmpU蛋白的黏附功能域(OmpU_(AP))为疫苗靶点,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OmpU_(AP)和基于草鱼Iclp的pcDNA3.1-Iclp-OmpU_(AP)。用2种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分别免疫草金鱼,同时设置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与PBS对照组。于免疫后不同时间(7、14、21、28和35 d)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鱼体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于免疫后第35天进行攻毒保护性实验,检测其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7天在肌肉、鳃、头肾、肝脏和脾脏中均有重组质粒分布,并在35 d内持续表达。pcDNA-OmpU_(AP)免疫组草金鱼的血清抗体水平缓慢上升,除第21天外,其余检测时间点的抗体水平与空质粒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cDNA3.1-Iclp-OmpU_(AP)免疫组草金鱼在免疫后7 d即有血清抗体产生,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抗体水平不断上升,至28 d达到峰值,随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除第7天外,其余各检测时间点的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cDNA3.1-OmpU_(AP)免疫组与空质粒对照组。攻毒后pcDNA3.1-Iclp-OmpU_(AP)和pcDNA-OmpU_(AP)免疫组草金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别为46.7%和20%,而空质粒对照组和PBS对照组的实验鱼全部发生死亡。表明Iclp可以作为免疫载体,提高鱼类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申晓慧 《农学学报》2015,5(2):83-85
为了验证芦荟提取物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固体稀释法观察芦荟汁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芦荟汁对供试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滤纸片测定法抑菌效果不明显,固体稀释法较好,100%的芦荟汁的抑菌效果较好,50%和70%的芦荟汁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谷丰  李春耕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69-1271,1298
目的 观察止痛促愈汤对低位型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及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低位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止痛促愈汤治疗。14 d后观察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形态和创面面积等情况,评价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形态积分和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止痛促愈汤可以改善低位型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渗出,促进肉芽组织增生,缩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茎直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研究茎直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和试管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直黄芪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5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正丁醇部分抑菌作用较强。通过进一步试验表明正丁醇部分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集中在20%乙醇和40%乙醇部分,尤其以后者抑菌活性最佳。40%乙醇部分对5种细菌的MIC均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的MBC为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BC均为12.25 mg/mL,对无乳链球菌的MBC为25.00mg/mL。通过研究发现茎直黄芪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目前对小菜蛾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选用多种低毒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00 g/L虫螨腈悬浮剂和3%甲维盐乳油等4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较好,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田间持效期较长,药后10d防治效果仍可保持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选出品质较好,特别是左旋多巴产量较高的蚕豆以及最适的芽苗菜采收期,选择‘临蚕二号’、‘启豆一号’、‘海门大青皮’、‘北斗七星’、‘黑蚕豆’和‘红香蕉’共6个供试品种进行试验,设置4个采收期(萌发后第3、6、9和12天),分别对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蚕豆芽苗菜苗高和可食鲜重均增加,于第12天采收时达最大值,此时左旋多巴产量也达到最高。‘黑蚕豆’在第12天采收时可食鲜重最大,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最佳,且左旋多巴产量最高,为1 392.48mg/10株,‘海门大青皮’和‘启豆一号’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综合来看,适宜左旋多巴提取的最佳蚕豆品种为‘黑蚕豆’,最适采收期为第12天。本研究为后续蚕豆芽苗菜药用成分的规模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禽腺病毒疫苗株和制备亚单位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探明高致病性禽腺病毒C亚型4血清型(FAdV-4)毒株在传代中的毒力变化以及不同感染方式对雏鸡死亡率的影响,首先制备2 ~ 15代的高致病性FAdV-4尿囊液,用LMH细胞检测第2、4、8和15代尿囊液的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其次选取的4个代次尿囊液分别通过黏膜(点眼)和颈背部皮下途径接种SPF雏鸡,观察动物的死亡率;最后应用PCR方法扩增主要结构蛋白Fiber2基因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制备的2 ~ 15代FAdV-4毒株均在5 ~ 7 d内致鸡胚死亡(100%),4个代次毒株的TCID50为106.5±0.2/0.1 mL,不同代次毒株间的毒力差异不显著(P>0.05);选取的4个代次毒株经颈背部皮下接种雏鸡的死亡率为100%,死亡雏鸡出现典型的心包积液综合征。而经黏膜接种的雏鸡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0%、50%、30%和30%;不同代次毒株Fiber2基因序列没有发生变化。总之,不同代次毒株通过皮下接种后对雏鸡的致病力没有差异,但黏膜接种的死亡率则逐代下降,而主要结构蛋白Fiber2基因则没有出现碱基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