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燎原 《农家科技》2011,(12):14-16
在同僚当中,肖桂国是个异类,他开博客、发牢骚、写官场感言,最近还联络了几百个全国各地身处官场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80后,他们打算自费出本书,把各自的从政经历和感悟集中起来表达,名字就叫《“选调生”眼中的官场》。  相似文献   

2.
我是河南常村煤矿的职工。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老家邻居从海南打来的电话,说经战友介绍现在海口给一家企业看仓库“月工资1800元”花销也不大。真是太令人高兴了。我决定回老家给父亲说说去海南的美好打算。在老家巧遇刚从海南回来的小侄,谈了他去海南的前后经过。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4,(9)
我父亲一生很平凡,可他有许多事总深深地刻在我脑子里,让我觉得他并不是事事处处平凡。在我还是少年时代时,父亲对我说,人最重要的是在三十岁前,人到三十,就如走到了桥中间,无论向桥哪边走,都是一个“下”字了,当时我正忙着吃早饭,收拾东西去学校上学,他说这话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以后,这话他再也没说过,就这么一句,就这么一遍,这句话数十年来时时萦绕在我耳边,今天,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当想起父亲在我少年时教育我的这句话,我就很揪心,因为我早已离开那桥中央,今天几乎已到桥梢了,却一点名堂也没闹出,我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不跟我们讲什么故事的,今天已记不清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而引发了父亲的感慨,他讲了这样一则故事给我听,  相似文献   

4.
幽默广角     
上帝造人 刚上小学的儿子,向父亲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上帝会先造男人,再造女人呢?”“也许他是不希望在造男人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在他耳边唠唠叨叨个不停吧!” “我今天带来一只青蛙,”动物学教授对学生们说,“刚从水塘里捉来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国一农民 赵相文搞大豆育种工作在全国出了名后,不少人都这样劝他道:“赵老师,不管在哪个场合你都不要说自己是个农民,因为你现在已是大名鼎鼎的大豆育种专家了。”然而赵相文不以为然地说“现在有的人无论是当了官后或是有了点名气后,就死活不承任自己是个农民,怕别人说自己是‘土老帽’。而我呢,不管以后自己的事业如何辉煌,我都说自己是个农民……”  相似文献   

6.
小红 《新农村》2006,(12):22-22
一次,我和几个友人去一个多年未谋面的老同事家玩,他的孩子正在看电视。一阵寒暄之后,那位老同事又忙把孩子叫过来,让他喊我“伯伯”。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性格有点内向,或是受到了干扰,他当着四五个陌生人的面,只是看了我一眼,淡淡地笑了笑,就扭头走了。他爸不高兴了,竟然跑过去揪着他的耳朵,非要他喊我不可,还生气地说:“怎么这样不讲礼貌?”我忙说:“算了算了,不要强迫了。我小时候也是不喜欢喊人的,父亲也是这样强迫我,总是弄得我非常难受。”说得大家都乐了。正因为我小时候吃过被强迫“讲礼貌”的苦头,所以在家里我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7.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山珍海味已不再是吸引顾客的特色佳肴 . 饭店、餐馆到处可见 , 生意难做已成现实 . 我有一堂弟在银川开了一家饭馆 , 一年多来生意平平 , 难以维持 . 回来一见到我就说 : “ 现在的人真怪 , 给他好的他不吃 , 非要吃粗粮 . ”原来是城里有一熟客让他在乡下给弄一些玉米面做的 “ 钢丝面条”尝尝 . 于是 , 我脑子一动说 : “ 你为何不开个粗粮饭馆 . ”他想了想说 : “ 行 !试试看 . ”……  相似文献   

9.
怨妇在线     
早上到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在上海的杨就在MSN上打过来一段话:“昨天晚上被骚扰了,烦死了。”“什么事?谁骚扰你了?”“一个怨妇,给我打了一晚上电话,我根本就不想听她说。再说出了主意她也不会听的,明摆着她只是想要找个人倾诉一下。”“你可以不理她嘛。”“我……我拉不下这个脸……”我听了暗自发笑。杨和我一样,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10.
怀念父亲     
正谨以此文悼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我们家住唐河县桐河乡小河陈村。1951年4月,父亲刚结婚半年,满怀一腔热血,自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为是独子,上有老,下有尚在腹中的孩子,家里离不了他,父亲在部队领导的劝说下,只好返回家中。可父亲在家只待了半月,没有给任何人说一声,又偷偷地跑到县城,踊跃报名参军。当时,我们一个不到500人的自然村,和父亲一起入伍的有三人,其中两人在朝鲜牺牲,只有一个叫杨安生的活着  相似文献   

11.
换一种思维     
我记得,在我做农民的那段岁月,稍有不安分,父亲就拿下面的话来告诫我: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老天给你8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你要认命。父亲的言外之意,无非就是要我不要生非分之想。我知道,父亲的这种“理论”,绝非属于他一个人,亦绝非属于他那一代人,而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父亲为了给他的“理论”寻找依据,多次给我说起那个关于神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安徽农垦博物馆,当看到"东方红-75"、"康拜因"等一组农机照片时,我突然想起远在天堂的父亲和他"铁哥们"的故事。父亲叫邵志文,生于1940年。提到父亲,说他是龙亢农场第一代农垦人,不如说他是农机土专家更为贴切。从18岁被招录为农场机务工,一直到去世,父亲和他的"铁哥们"打了半辈子交道。我的老家与龙亢农场为邻,父亲对农场开垦用  相似文献   

13.
父爱如水     
留余 《中国农垦》2005,(6):74-75
有人说父爱如山,而我却要说,父爱似水。从我呱呱落地的那天起,父亲就将所有的爱化作涓涓流水,从我心田流过,载着我开始了人生的旅程。我的一声含糊不清的“爸爸”,让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的钱,只为了让我过上更好的生活;每天的工作令他疲惫不堪,但只要见到我,他就开心不已。为  相似文献   

14.
《百姓》2003,(6)
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制造出男人后,怕他孤独和惹事生非,就又制造一个女人来约束他。这不,一天傍晚,几个哥们在餐馆刚端起酒杯,手机就响个不停,原来妻子们“查岗”来了!小张的妻子甩出一句:晚上十点以前回家,否则……小宋的妻子则更绝:十分钟之内回家,否则永远别进家门!弄得大家兴趣全无。小宋恨恨的说就是离婚,今天也要玩个痛快!我的妻子也会“查岗”,如果我晚上有应酬,一定会接到妻子的两个“查岗”电话。如果是赴宴,妻子的第一个电话是在开席前叮嘱我“少喝酒多吃菜”;第  相似文献   

15.
<正>30年来,莫世斯的生活始终与“农垦”有关:父母在农垦工作,从小在农场长大,毕业后进入广垦橡胶工作。作为一名“垦二代”,莫世斯说道:“我接了父亲的班,将来我的小孩也接自己的班的话,那就是三代传承了。”采访时,电话那端是他爽朗的笑声。在广垦橡胶集团,类似莫世斯这样的“垦二代”还不少。他们传承着老农垦人“为国种胶”的初心,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广垦橡胶奉献着、拼搏着……  相似文献   

16.
哭泣的晚餐     
当母亲在生出4个女娃再生出我这个男娃时,父亲哭了.听院子里的老人说,父亲哭得比我母亲还痛快,像在赌场上赢了一把的父亲感到他的资本没有白耗.……  相似文献   

17.
大年三十,红联盈门,红灯高挂……循着浓浓年味,在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未料想,年根儿下竟在这北方小村遇到了一群南腔北调的“外地人”。“五百多斤辣椒,能卖两千块哩……”靠近村委大院,一辆满载辣椒的电动三轮车刚停稳,骑车的小伙儿就用“东北味儿”的普通话“显摆”起来。“我是东北来的耿店人!”满脸自豪的小伙子和众人打起招呼。  相似文献   

18.
幽默     
《当代农业》2011,(20):62-62
手机功能 吃饭时旁边桌的老外用蹩脚的中文问我:“你们的手机都有检测有毒物质的功能吗?”我听了一头雾水.说:“没有啊。”他不好意思地说:“我看你们很多人都在吃饭前拿手机对着食物拍照.我还以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视角将近年周梅森政治小说与书写“官场”的其它小说(王跃文《国画》、阎真《沧浪之水》等)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存在的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思索而非展示问题;道德在场而非缺席;作者发言而非失语。因此,相对于市场语境下大量匮乏写作伦理的作品而言,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拥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做生意     
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却想干一番事业。父亲告诉他:“要干成一番事业,没有知识不成。”他说:“我就做生意,知道2比1大、3比2大……就成了。做生意目的是要赚钱,贩1得2,贩2得3,这不就赚了吗?”父亲奈何不得他,反正家里有钱,赚不赚不在乎,就给他三匹马出去做生意,权当“学费”买个聪明。这孩子走到半路,碰见一个牛贩子。牛贩子对他说:“愿以四头黄牛换你的三匹马。”他想:三换四,我赚一呢,合算合算,怎么不干。这样,他的三匹马换成了四头黄牛。来到牲畜行,看见一群可爱的羊,便问羊主怎么卖。羊主看了看他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