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怒江干热河谷芒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相关性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怒江干热河谷区内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进行性状比较、相关性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地区的芒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所分析的6个性状中变异系数表现为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厚度可食率,这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目的加以利用。本文首次对部分芒果果实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除可食率与可溶性固形物间未达到极显著相关外,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可溶性固形物与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其余的10个相关系数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对58份种质资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当λ值在0.93~0.98时,所分析的58个单株可聚为3大类。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气候条件、选地、备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和采收等方面介绍怒江低热河谷红龙果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类似地区红龙果的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南盘江沿江低热河谷区引进和发展芒果栽培参考,从选地整地、选种引种、定植方法、后续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芒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7.
8.
从实生小树嫁接、大树品种改良嫁接、嫁接后管理等3个方面总结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晚熟芒果优良品种嫁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分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多样性,为有效地保护芒果种质资源及改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澜沧江流域11个县28个乡镇的芒果种质资源82份,对其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82份芒果种质资源中,单果重为0~50、50~80、80~120和120~260 g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49、19和8份;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扁圆、象牙形、卵形、长扁圆形和桃形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6、8、3、2、2和1份;果皮颜色为绿色、黄绿色、黄红色、绿黄色、绿白色和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8、9、12、2、2和9份;果肉颜色为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橙红色和深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34、25、12、4和7份;果实香气为无香气、芳香、椰乳香、木瓜香、松香和清香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1、36、2、1、1和1份.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48.12%),其次是果皮厚度(27.27%),以果实厚度最低(13.62%),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0.0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果实长度和果实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与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厚度与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表明这7个性状是造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多样性的主要因素.82份芒果资源分为2个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种质资源果型大,且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第Ⅱ类质资源果型较小,尤其是第Ⅱ-2,且其可食率低.[结论]澜沧江流域芒果资源果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通过引种驯化、杂交、嫁接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把其优异基因延续下去.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的果型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可作为选育和改良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2亚类果型小,可食率低,可作为园林观赏资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芒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芒果萌发期抗旱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为芒果抗旱品种选育打下基础.[方法]以三年芒和马切苏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0(对照)、5%、10%、2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处理对芒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三年芒和马切苏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胚根长、胚芽鲜重和胚芽长均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萌发进程推迟,发芽时间延长.当PEG-6000浓度为20%时,2个芒果品种的种子均未能正常发芽.总体来看,2个芒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PEG-6000浓度处理下,马切苏受抑制程度小于三年芒.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鲜重、胚根长、胚芽鲜重和胚芽长均与PEG-6000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各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干旱胁迫会抑制芒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马切苏较三年芒耐旱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崇左市山黄皮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山黄皮资源的分类、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和收集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江州区、天等县、扶绥县和大新县7个县(市、区)的山黄皮种质资源,并进行ISSR-PCR扩增、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5条多态性ISSR引物可从50份山黄皮种质资源中扩增出136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55.15%;各山黄皮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在0.769,~0.942,平均0.87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在遗传相似系数0.864处,可将50份山黄皮种质资源聚为A、B两大组,其中A组包括来自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江州区和扶绥县的40份种质,B组包括来自天等县和大新县的10份种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主成分贡献率依次为12.11%、8.73%和7.68%,累积贡献率为28.52%;主成分分析可将50份山黄皮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广西崇左市山黄皮种质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山黄皮种质亲缘关系较接近,且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NM9、TD1、DX2和JZ5等遗传差异较大的种质可作为山黄皮优良品种和单株选育及良种繁育等研究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育种是油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研究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提高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测试了20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12个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类平均法在聚类阈值λ=4.86处将208份资源划分为6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170份资源,在聚类阈值λ=3.70处第1大类比较明显的分为4个亚类;通过聚类分析的离差平方和法在聚类阈值λ=27.00处参试资源比较明显的分为7大类。综合2种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将208份资源分为13个类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野生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erit.]在云南省的分布状况,并对采集区的野生半夏资源进行评价,为半夏优良品种的选育及野生半夏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走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野生半夏资源分布及生境条件进行详细考证,同时测定分析不同采集地的野生半夏农艺性状和鸟苷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云南省野生半夏分布在滇东北地区和滇东南地区的大关、马关、丘北、建水、砚山、师宗、宣威、开远、寻甸、鲁甸和会泽等11个县(市)。半夏生长于山野林下草地和栽培地的田间地头(以杂草式生长),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烟草地、石缝处、田边或疏林下,其中,多数分布于玉米地或烟草地。野生半夏资源分布于814~2096 m的海拔范围内,但集中分布于1562~2096 m海拔范围内;采集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2.0~19.9℃,年降水量为815.0~1600.0 mm,但主要集中于降水量大于900.0 mm的地区。野生半夏叶柄长15.2~27.1 cm,以宣威、寻甸、丘北和师宗等县较长;中裂片长为5.4~11.9 cm,以师宗、寻甸和马关等县的半夏中裂片长较长;中裂片宽为2.4~4.3 cm,各县的中裂片宽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块茎重为1.0~2.5 g,以大关、马关、砚山和师宗等县的半夏块茎较重;叶片数为2.4~2.9,以会泽县的半夏叶片数最少;株芽数为0.9~1.7,以师宗县半夏株芽数最多;块茎直径为10.7~16.5 mm,以砚山县和师宗县的半夏较大。不同采集地的半夏鸟苷含量为0.00420%~0.04250%,以寻甸、师宗和宣威等县(市)的野生半夏鸟苷含量较高,以鲁甸县和丘北县的野生半夏鸟苷含量较低。【结论】云南省野生半夏喜温暖、湿润和荫蔽的生态环境,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滇东北和滇东南片区,生境条件为海拔1500~2100 m,降水量高于900.0 mm,年平均气温为15.0℃左右。师宗县和砚山县及其周边类似生态区适宜野生半夏的生长和有效成分鸟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芒果皮萃取物抑菌成分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芒果皮采用乙醇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萃取物进行抑菌性能研究,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物对小麦纹枯、小麦赤霉和水稻纹枯等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平皿叶片法结果显示,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治疗效果接近于50%多菌灵WP 1000倍液的防效。同时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研究芒果皮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最大,超过40℃抑菌能力明显下降,但80℃后有所回升;经酸、碱处理后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没有变化;紫外光照射对其活性没有任何影响;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Mg2 、Fe2 、Fe3 )除Na 和K 外,对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