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及生境需求,对其栖息地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陕西宜川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应用GIS结合保护区红外相机、野外实测原麝分布点数据,利用R语言对MaxEnt模型优化后建模,对保护区原麝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变量因子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良好,保护区内原麝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61.3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75%;次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100.3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28%;不适宜栖息地面积约为37.8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97%。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距河流距离是贡献率排前4的环境因子。保护区内人为因素干扰比较小,原麝在针阔混交林、海拔1 200~1 500 m和坡度20°以上的生境中出现概率较高,建议根据生境适宜性调整保护区范围(尤其是实验区范围),并在山体之间建立廊道,加强对原麝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原麝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由于原麝栖息生境不断的恶化以及乱捕滥猎,致使辽宁省的原麝分布区域缩小,种群类量减少,作于1994-1995年对全省的原麝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麝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麝香在医药和香料产业方面有重要价值,毛皮的经济价值也很高,因而导致野生原麝被人类捕杀而数量急剧减少。保护野生原麝资源,应加强法制管理,认真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有关配套法规。建立养殖基地,选择符合原麝生物特性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养殖,是提高原麝存活率、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加强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掌握人工饲养繁殖技术,尽快建立人工饲养种群,扩大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4.
2012年35月,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猪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共设置了33个10 m×10 m样方和18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的生境为海拔2 4005月,在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猪生境选择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共设置了33个10 m×10 m样方和18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的生境为海拔2 4002 800 m、草本高度≤30 cm、草本覆盖度>50%、无灌木(54.5%)、1 m以下当年生枝比例高的温性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对水源距离≤100 m和人为干扰距离>500 m的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地理因子没有明显的偏好。  相似文献   

5.
狍(Capreolus capreolus)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经济动物。虽然驯化成功,但野生狍种群数量逐年下降。以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资料作为参考,对植被多样性、水源、气候、食物、人为干扰5类主要影响狍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加以分析和综述,探讨影响狍生境选择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6.
程晓福  殷小慧 《野生动物》2009,30(4):193-196,200
2007年和2008年9~10月,在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31条样带上的91个环颈雉栖息地利用样方和100个任意样方的12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环颈雉偏好利用草原和草甸,避免选择其他4种植被类型;偏好利用无树的生境,随机利用以桦和椴为优势乔木的生境,避免其他4种优势乔木的生境;偏好位于阳坡的生境,随机利用半阳坡和半阴坡的生境,避免利用阴坡的生境;偏好选择下坡位的生境,随机选择中坡位的生境,避免选择上坡位的生境。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Mann—WhiteyU检验,表明环颈雉对乔木密度、灌木密度、草本覆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距离存在显著差异。与任意样方相比,环颈雉的利用样方以乔木密度低、灌木密度高、草本覆盖度高、坡度小、海拔低、人为干扰距离近为主要特征。从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看出,在区分环颈雉利用样方与任意样方上有一系列生态因子发挥作用,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草本覆盖度、灌木密度、海拔高度和乔木密度。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87.5%。秋季环颈雉的栖息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野猪(Sus scrofa)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经济动物之一。近年来,由于生境破坏严重,造成野猪与人类发生冲突。文中以国内外相关资料作为参考,从食物丰富度、隐蔽度、坡度与坡位、水源和海拔6类主要生态因子综述了影响东北地区野猪生境选择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省北部宜川县黄龙山区捕获的10只(4♂,6♀均成体)麝类标本,经鉴定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1758)。它与分布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大巴山一带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1929)有明显区别,二者不同处为:1)原麝背毛终身具淡黄褐色斑点,而林麝成体无斑点;2)原麝体型稍大,体长一般800.00~900.00 mm,林麝体型稍小,体长一般700.00~800.00 mm;3)原麝头骨之泪骨宽度大于长度,林麝头骨之泪骨一般长宽相等。标本现保存在陕西省宜川县林业局。原麝发现于陕西省北部的黄龙山区,是继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山西6省(自治区)之后的第7个新的分布省。原麝资源的不断扩大,对于保护及利用这一珍贵物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原麝胃肠炎是我场圈养原麝的常见病之一,1978年至1983年间原麝胃肠炎发病率占麝群发病总数的75%,死亡率占死亡总数的60%以上,6年因此病共死亡11O头,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我场原麝麝群的发展和麝香产量的提高。为了寻求治疗原麝胃肠炎的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1982年以来,我们对原麝胃肠炎的病因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开展了治疗试验,由于预防措施比较得力,治疗及时,初步控制了原麝胃肠炎的发病和死亡,现原麝胃肠炎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治愈率也由开始的40%提高到95%以上。现对原麝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预防措施等进行以下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至2015年冬季,综合运用动物生态调查技术、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研究技术,研究了内蒙古根河地区驼鹿(Alces alces)冬季采食生境选择和卧息生境选择。研究结果:内蒙古根河地区冬季驼鹿采食生境选择与距针叶林距离、距道路距离、隐蔽级、距工矿距离呈负相关;与距农田距离、桦丰富度呈正相关;驼鹿冬季采食生境选择的概率模型为:P=e^z/(1+e^z),其中z=-0. 401-0. 423×距针叶林距离-0. 513×距道路距离-0. 564×距工矿距离+1. 405×距农田距离-0. 420×隐蔽级+0. 553×桦,e为自然数。内蒙古根河地区驼鹿卧息地选择与距河流距离、郁闭度呈负相关,而距阔叶林距离、距农田距离呈正相关。驼鹿冬季卧息生境选择概率模型为:P=e^z/(1+e^z),其中z=-2. 068-0. 757×距河流距离+0. 929×距阔叶林距离+0. 731×距农田距离-0. 574×郁闭度,e为自然数。由于影响驼鹿冬季采食行为和卧息行为的驱动因子及其表达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导致其采食生境与卧息生境选择的因子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麝类动物(Moschus spp.)雄性个体可分泌麝香,是濒危珍稀资源动物,驯养是濒危麝类动物的迁地保护(ex situ protection)和麝香生产的重要方式。我国从1958年开始麝类驯养,初期的主要驯养麝种为林麝(M.berezovskii),从1990年开始马麝(M.sifanicus)驯养。论文总结了濒危马麝的分群驯养,归纳了麝场选址、麝场修建、圈舍设计、分圈分群及日常驯养管理等方法体系,对我国麝类驯养、资源保育及麝香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从麝香的重要作用,麝香来源,天然麝香与人工麝香的比较,野生麝资源状况和发展麝资源等几个方面对麝香资源与应用进行了概述,针对麝香长期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医疗用药的问题,根据我国50多年的人工养麝经验,指出人工养麝是保护野生麝资源和实现天然麝香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并就我国人工养麝概况,人工养麝发展存在的问题,突破人工养麝的瓶颈问题,实现产业化养麝保障麝香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家养林麝常见病诊断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家养林麝几种常见病的发病规律、临床症状及剖解结果等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并对药物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筛选出作用效果明显的药物种类、使用剂量及配伍方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中草药防治疾病策略,深入剖析了养麝场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技术研究与应用,林麝成活率由85%左右提高到95%左右,麝群年增长率提高了11%。本研究旨在为生产实践中疾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麝香是由鹿科动物马麝和林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为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和世界四大名香之一。介绍了马麝和林麝的动物形态特征以及麝香的采集加工方法、商品质量与鉴别方法及产销情况,并展望了麝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14—2016年春季,在贺兰山马麝活动比较频繁的12条沟段对马麝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记录马麝春季利用样方164个,对照样方77个。利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及Bonferroni不等式对非数值型生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马麝偏爱选择位于阴坡的、以青海云杉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带活动。Mann-whitey U检验表明麝春季对于13种数值型生境因子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偏好选择海拔高度高、乔木密度大、乔木高度低、乔木距离近、灌木高度高、灌木距离远、水源距离远、裸岩距离远、隐蔽级高的生境类型。此外,利用逐步判别分析得出影响马麝春季生境选择的生境因子按贡献值大小排序为海拔高度、灌木距离、坡度、裸岩距离、灌木高度、隐蔽级、水源距离、乔木距离、乔木密度以及乔木高度,利用这10种生境因子对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区分的正确率为91.9%。马麝生性胆小、机警,在贺兰山的种群数量小,对生境的要求较高,应当加大保护力度,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好马麝的适宜性生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结果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养殖林麝活体取香是有效保护林麝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陕西凤县有着悠久的林麝人工养殖历史,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就人工养殖林麝活体取香的时间、工具、取香技术与操作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断乳方法对断乳仔麝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对比的方法,将12头仔麝分为离圈断乳组和留圈断乳组,观测两种断乳方法对断乳仔麝行为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留、离圈断乳仔麝各行为反应进行t检测。结果表明:焦躁游走、鸣叫、跑跳等不安行为反应,离圈断乳仔麝比留圈断乳仔麝时间长;日摄食量,离圈断乳仔麝比留圈断乳仔麝少;体重增长,离圈断乳仔麝比留圈断乳仔麝少。直至断乳20 d,留圈断乳仔麝与离圈断乳仔麝体重开始趋近,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留圈断乳更适合断乳仔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麝在春、夏、秋季节采食不酸败,冬季不冻结的精饲料问题,需开发麝适口性强而质优的颗粒饲料。选择在同等养殖条件下体况正常的雄性林麝28头(3-1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投喂颗粒饲料)与对照组(投食原有饲料)两组,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林麝对颗粒饲料一般在13 d内就能适应,且随颗粒饲料品种的适口性好坏而有所变化。试验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林麝体重、产香麝平均产香量和麝产香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麝发病、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Xinglongshan Musk Deer Farm of China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08. Results showed that captive male musk deer exhibit aggressive dominance behavior, by which a stable social ranking is established. Generally, 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 aggression in agonistic interactions among males: attacking, displacing and threatening. Threatening was more frequently observed than displacing and attacking. When in conflict with other deer, high‐rank mal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more attacking than displacing and threatening. Moreover, no attacking occurred in low‐rank and middle‐rank males, but these individuals initiated significantly more threatening displays than high‐rank individuals. Among musk deer groups with different social rank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reats received by middle‐rank and low‐rank groups, but attacks directed to high‐rank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displacing and threatening behavio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n a captive male musk deer population is assembled, individuals should be diversified in fighting ability and level of aggression. In particular, deer with higher aggression should not be enclosed with deer with similar tendencies, but should be enclosed with individuals with lower fighting levels. This should maintain stable social structures within captive musk deer group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welfare of captive musk d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