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基本情况从2009年施行新修订《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大防火行政问责力度,引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推动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有关规定,每年年初,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苏木)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火责任状,明确  相似文献   

2.
《森林防火》2012,(2):54-55,57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规定,现就扑救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以下称扑火前指)工作规范如下。一、扑火前指的设立(一)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在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时,应根据相关预案,在火灾现场设立扑火前指。(二)根据火场态势和火情发展蔓延趋势,县、市、省级森防指主要领导应及时赶赴火场,靠前指挥。启动《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后,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组建国家级扑火前线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05,(2):11-11
2004年,我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有关规定,坚持“蕊防为主,积极消灭、防消结合”的方针,圆满实现了年初提出的“力争不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  相似文献   

4.
对伊春林区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的研究及如何防扑的建议董斌兴,宫丽,冯守玉,崔晓菲(伊春市林学会)(黑龙江省林业厅防火办)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大面积森林火灾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所称的“大面积森林火灾”是指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的重大森林火灾和特...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发布,2017年8月16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修订通过)第一条为发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森防指)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国家森防指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的总指挥负责制,总指挥负责国家森防指全面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指导军地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6.
<正>1督促落实《森林防火条例》2009年1月1日,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为抓好《条例》的落实,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并在历次全国森林防火会议上作出强调;根据《条例》精神,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统  相似文献   

7.
确定森林防火期的新方法张思玉,罗光裕,尤兆群(新疆八一农学院林学系830052)(东北林业大学150040)1前言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西省森林防火条例》和《永丰县森林防火工作十条规定》,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林区秩序稳定,江西省永丰县向乡镇场、成员单位及有关人员收取森林防火保证金,实行奖罚制度,从思想和经济职责上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 ,现有宝贵的森林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森林火灾多发国家 ,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安全。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各省区也都相应制定了实施办法 (细则 ) ,许多地方还制定了地方性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多年来 ,《条例》的实施使我国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轨道 ,出现了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森林火灾伤亡人数大幅度下降的好局面 ,不仅对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发挥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承担着组织编制森林火灾防治规划、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并监督检查。林业部门和乡镇、街道、村屯承担的森林防火预防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吉林省柳河县林业局结合机构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实际,以夯实预防管理规范化工作指标、任务和措施为目的,实施了10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以及38项具体任务和措施,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限要求,全面落实森林防火预防管理规范化工作任务,确保了县域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省、市政府责任状目标0.1‰以下,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损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99%以上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国有公益林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在山区人为用火火源处置不当的条件下,极易造成森林火灾隐患。因此,在新疆积极加强和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总则第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不仅万物生灵无法躲藏,连数千年浩瀚森林也会被火魔吞噬得荡然无存。因此,护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要。在实施天然林保护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林区护林防火工作,林业战线的各级组织应按照自家《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把防林防火作为林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重点应主要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森林消防工作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各地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探索出的规律、经验和做法,认为急需对《森林防火条例》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如森林消防概念的提出、森林消防机构的确定、森林消防投入机制的建立以及有关条款规定的补充、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报告制度(1995年4月4日全国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国发(1993)42号文件和其它有关文件的规定,森林火灾报告制度规定如下:一、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的报告制度1.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扑救自治区境内的森林火灾,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印仆救,除城市市区外,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署)领导,同级林业行政部门归口负责的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署)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L条规定设立森林防火机构并履行职责。各级林业行政部门之间履行森林防火工作的职责权限分工,由自治区林业行政部门规定。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林业行政部门做好森林防火工…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巩固绿化成果,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1988年1月16日制定发布了《森林防火条例》,1989年10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9号令发布了《北京市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1985年北京市八届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通过并公告公布了《北京市农村林木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8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农村林木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1999年9月16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在《北京市农村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为达茂旗)全面贯彻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和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认真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实现了全旗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畜伤亡事故的目标。但是,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和实施全面围封禁牧,森林草原的可燃物逐年增加,火险隐患不断加大,加之达茂旗与蒙古国边境线长达88.6公里,须有效地防范国境附近的森林草原火灾。因此,达茂旗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森林草原防火形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50年代初期森林火灾严重。1955年发生火灾2432次,受害森林面积2.1万公顷,特别是黄龙、黄陵县林区火灾更甚、损失更大,两县县长受到撤职处分。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指挥部扩大会议和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并通过颁布《陕西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把森林防火工作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组织指挥和办事机构,按照“四网两化”即预测预报网、了望网、通讯网、隔离网及队伍专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吉安县一位民警来信:该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森林防火实际情况,发布森林防火戒严令,要求严惩违反森林防火管理的行为人。请问:森林公安机关在处理违反森林防火管理案件时,可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违法者处以行政拘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统计报告工作是森林防火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森林防火工作的好坏关系重大,这是多年的实践所证明的,国务院发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对此也作了详细的规定。本文仅就如何加强森林火灾统计报告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森林火灾统计报告工作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统计报告工作对各级领导机关,特别是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掌握火情动态、了解情况、沟通信息、积累资料、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