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水文化在我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营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园林史教育作为获取传统园林价值观取向的主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山水思想”“环境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本途径。传统的“中国园林史”教学以注重形式、空间、功能的园林案例分析为主,割裂了中国园林显性物质空间与隐性价值观的关联,导致中国园林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无法被理解。本文将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将山水元素与中国园林历史发展主线相融合,按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秦汉以前为中国山水园林发展的起点,教学重点在于探索中国园林的起源方式;魏晋至唐时期教学重点在于塑造学生的历史环境观和培养山水审美意识;元明清时期的教学重点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对现存经典园林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园林发展历史明确展示了园林建设与园林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园林文学”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更新与演进、教学资源缺乏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以强化课程重要性、提高课程专业性、增强课程实用性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古典园林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深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文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及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教学型高校园林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基于教学型高校园林专业以培养园林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认识,提出首先要优化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包括教材的更新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和重视课外专业技能的训练;其次园林专业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应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两栖性、“教学”与“科研”的两面性,应既是“高学历”又是“多面手”;最后提出应从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园林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以实现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改革现行的成绩考核体系,强调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最后环节。 相似文献
4.
琉球王国是位于中国东海的古代政权,曾拥有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园林,其中属于琉球王族的园林是该古代王国历史类型园林的典型代表。梳理史料,将琉球王族园林发展划分为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3个阶段;结合各园林的位置、功能等因素,王族园林分为宫内庭园、内苑、外苑3个类型。琉球王族园林类型明确,在布局上模仿中国,在功能上突出外交功能。对历史上琉球王族园林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东亚园林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6.
7.
系统性方法应用于园林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必须以系统论的方法把园林制图课程的全部内容构建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内容的构建方面,要使各个知识点相互贯通,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过程,并建立系统性课程考核体系,从而使系统性在园林制图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进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解惑能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测量领域发展新技术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园林测量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思考及改进办法,完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对园林生态学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探讨了提倡项目教学、加强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核心,对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风景园林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备受青睐。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指导,在反思的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反向设计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构建了分层阶梯式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注重教学内容更新与手段创新,校企紧密协同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实施多元考核评价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学习产出。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合性和落地性,相应的专业教育探索强调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养成。建筑学的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对由建筑设计核心能力、技术和人文构成的“一体两翼”的强化。在对比反思的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类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强调以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以“关联拓展”为特征的课程知识体系重构、以“高效自主”为核心的学习探索精神引导、以“集成创新”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育3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4.
15.
植物营境是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板块之一。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植物营境的传授、传播都有了较大拓展,高校教学也迎来新的挑战。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近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植物营境课程可以成为孕育风景园林“承上启下”新时代人才的媒介,和推动我国植物营境在新的时代传承传统智慧与推进自然、人文、社会可持续的途径。而具体的教育实践注重教学方向、内容、形式的深化调整与跨课程协作,思路包括基于传统智慧与在地资源进行教学资源重组,和关注本地社区居民需求,结合地方种植行为特点引导植物营境的参与式设计。整体课程引导学生重视地域、回归地方、关心景观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实现对于风景园林人才综合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以西方园林史中占重要地位的意大利园林、英国园林、法国园林为例,探讨相关园林史研究及变革,发现意大利园林史研究受到的是学科内部影响,而英法受到大量的外部学科的影响。并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西方园林史学的研究成果,在编年体通史、研究深度、研究方法、园林观念、多样专题层面皆有创新。最终概括了园林史新的研究视野,即始于问题、跨越时空、比较视野、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对大文化与小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人的活动方式、园林使用功能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扎实基础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已成为专业的特色课程。以华南农业大学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案例库建立、课程组织与教学、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方面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并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了解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增强其对园林植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根据场地特点和节庆应用目的等,从生态学、美学和植物文化角度选择和配置应用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营造创意实践》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对基于图纸表达的风景园林传统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丰富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设计作品实体建成的实践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本文梳理了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营造创意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历程和创新点,通过《看不见的广州》战术城市工作坊实践教学案例,展示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营造创意实践》课程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及国际化教学,对风景园林专业视野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为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