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耕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农机具。旋耕刀是旋耕机的主要工作零件,也是易损零件,选择正确与否及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耕作质量、机械能耗以及整机的使用寿命。由于旋耕刀是高速运转的工作零件,对材质、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其产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较好的耐磨性,并且要求装配方便可靠。由于旋耕刀易损消耗量大市场经常出现假冒伪劣旋耕刀  相似文献   

2.
王志明 《农技服务》2005,(11):56-56
旋耕刀是旋耕机上的主要工作零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耕整质量、机械能量的消耗以及整机的使用寿命。由于旋耕刀是高速运转零件,对材质、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其产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较好的耐磨性.并且要求装配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旋耕刀最佳工作状态,并对该状态下旋耕刀进行设计及校核验证,以复式作业机械为平台,对旋耕刀尺寸参数进行设计,确定旋耕刀外形尺寸参数为弯刀R240。采用UG三维软件结合设计尺寸参数建立旋耕刀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DAMS仿真软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旋耕刀最佳转速为ω=5 r/s,机组最佳前进速度为V=1.537 8 m/s。根据旋耕刀工作参数计算出旋耕刀工作载荷F=448.56 N,采用ANSYS软件在工作载荷的作用下分析校核旋耕刀。结果表明,刀尖变形量最大,为0.249 mm,刀柄所受的应力最大,为48.65 MPa,远小于许用应力300 MPa,满足工作要求。本研究为复式作业机械的旋耕部件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斜置旋耕刀和国标旋耕刀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斜置旋耕条件下,从理论和试验上对比分析了国标旋耕刀和自行研制的斜置旋耕刀的耕作特点,从而证实斜置旋耕刀较国标旋耕刀度更适宜于进行斜置旋耕耕作。  相似文献   

5.
针对江淮流域稻麦轮作区稻茬地灭茬旋耕一体化整地作业及减耗需要,设计1JM-200灭茬旋耕一体机关键部件。通过分析节能型旋耕刀、圆盘切茬刀、碎土栅、覆土辊等关键部件作业过程能耗,设计节能型旋耕刀侧切刃与正切刃曲线、圆盘切茬刀切茬齿刃口倾角、碎土栅曲线、覆土杆与水平方向夹角等关键参数,并通过离散元仿真、响应曲面法得出最优关键配合参数:切茬刀辊中心点至旋耕刀辊中心点横向距离为489 mm;碎土栅根部至旋耕刀辊中心点横向距离为219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节能型旋耕刀达到降低整机作业功耗目的,设计圆盘切茬刀与覆土辊结构合理,作业过程未显著增加整机作业功耗。整机作业扭矩与作业功耗分别为207.6N·m、17.65 kW,低于整机对照组,说明设计1JM-200灭茬旋耕一体机各关键部件及配合参数达到降低整机作业功耗目的。整机作业后地表平整度为3.1 cm,根茬粉碎率为84.8%,均满足行业农艺要求,说明该机可降低功耗并保证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旋耕刀刀面理论研究、刀面优化及制造工艺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旋耕刀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旋耕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旋耕刀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SPH算法的立式旋耕刀土壤切削仿真模拟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式旋耕是丘陵山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作深度的耕作方式之一,为研究立式旋耕刀与土壤切削的作用机理,优化刀片结构达到减阻降耗的目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并采用SPH方法对旋耕刀进行有限元动态仿真,对3种不同螺旋线型的刀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旋耕刀的切削阻力和切削功率变化规律,最终选用的B刀片比A刀片切削阻力降低9.42%,切削功率降低14.02%,并对B旋耕刀进行田间实验,其功率和扭矩与仿真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8.
立式旋耕是丘陵山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耕作深度的耕作方式之一,为研究立式旋耕刀与土壤切削的作用机理,优化刀片结构达到减阻降耗的目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并采用SPH方法对旋耕刀进行有限元动态仿真,对3种不同螺旋线型的刀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旋耕刀的切削阻力和切削功率变化规律,最终选用的B刀片比A刀片切削阻力降低9.42%,切削功率降低14.02%,并对B旋耕刀进行田间实验,其功率和扭矩与仿真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目前我国旋耕刀设计理论发展情况及未来旋耕刀具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目前旋耕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旋耕刀的研究生产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1旋耕机的使用方法1.1正确选择旋耕机刀轴转速和拖拉机转速为保证旋耕机在作业中碎土符合农艺要求,旱耕作业  相似文献   

11.
用Matlab仿真工具,通过仿真反转旋耕刀片的运动轨迹,研究反转旋耕刀的切削机制,分析反转旋耕刀片影响整机驱动功耗和作业质量的因素。田间试验在高、低留茬麦茬地下,1GKF-200型反转旋耕机安装IT245、直角刀、焊接刀和圆弧直角刀4种刀片,测定它们的驱动功耗和作业质量,通过对比评价刀片的技术性能。结果表明,安装直角刀的机具在高留茬(留茬高度≥25 cm)和低留茬(留茬高度≤20 cm)条件下,均有良好的埋茬效果;低留茬条件下,机具驱动功耗差异不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9,(6)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旋耕刀辊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它能较好地切断植被并将其混合于整个耕作层内,也能将化肥、农药等混施于土中。旋耕机的一般工作过程是:动力驱动刀辊转动,转动的旋耕刀切削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7-29
旋耕刀作为农机耕作的主要触土部件,其常用材料为65Mn或60Si_2Mn;磨损是导致其工作失效的主要原因,提高耐磨性是旋耕刀研究的主要目标。综述了在旋耕刀基体上进行表面强化的几种表面处理工艺,如表面堆焊、热喷涂表面处理、表面熔覆涂层和表面化学热处理;电子束、激光、离子束等表面强化和高能离子强化注入等表面改性则是新兴的几种表面强化技术。最后提出应进一步对现有的表面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探索成本更低和自动化水平更高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旋耕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机具的田间使用 1.机具工作之前,检查旋耕刀的刀刃方向以避免装反,旋耕刀销轴和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常使用. 2.发动拖拉机时,应确保机具离合器操作手柄处于分离位置. 3.要保证机具提起并处于悬空状态时才可以接合动力,当旋耕刀达到额定转速后,将深松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开始作业.需要注意的要点有:(1)禁止旋耕刀先入土后起步,防止对旋耕刀及相关部件造成损坏;(2)禁止下降机具速度过快;(3)禁止在旋耕刀入土后倒退和转弯.  相似文献   

18.
对r=195mm旋耕弯刀侧切面、正切面切土能耗进行理论计算表明:正切面切土能耗大于或接近于侧切面切土能耗。增大旋耕刀安装角可以改变土壤破坏形式,减少切土阻力,建议:r=195mm普通旋耕刀安装角可取65°左右;曲母线正切面旋耕刀安装角可取70°左右;其它类型旋耕刀的安装角亦可参照此结论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9.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的耕地机械,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旋耕机切土、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能够达到一般犁耙作业几次才能达到的碎土效果,而且旋耕后的地表平整、松软,更能满足精耕细作的要求。使用旋耕机能有效缩短工序时间,利于抢农时,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20.
陆海涛  德启科 《新农业》2009,(10):49-50
1、1GSM-200双侧传动双轴旋耕灭茬起垄机 江苏省灌云县黄海机械有限公司制造。主要技术规格:配套动力44.1~58.8千瓦;作业幅宽200厘米;灭茬深度5~8厘米,旋耕深度10~18厘米;灭茬刀轴转速450转/分钟;旋耕刀轴转速220转/分钟;整机质量750公斤;生产效率2.55~13.05亩/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