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树六点始叶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1976—1979年在粤西湖光农场对胶树六点始叶螨的发生规律及防洽研究的结果。六点始叶螨是近年在我国垦区发生较为普遍,局部地区或局部胶园严重危害的新害螨。螨的数量通常在4月中旬剧增,4月底至5月为高峰期,5月底或6月数量锐减;天敌数量和降雨量是影响螨类密度高低和高峰期持续长短的主要因素;害螨在发生初期在树冠的分布是:下层>中层>上层;钝绥螨是控制六点始叶螨的有效天敌;四年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峰前期每片胶叶有螨4~8头,用20%三氯杀螨砜,1:1000倍药液喷雾,虫口减退率达80~90%,施药一次可控制害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玉红 《中国棉花》2009,36(10):27-28
棉叶螨是东疆垦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随着植棉年限的增加,棉叶螨危害呈不断加重的趋势。在防治上一般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但农药品种多,而且用药量也在不断增加。该方法投资大,且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形成“以益控害”的良性循环。本试验示范的目的主要是明确捕食螨防治棉田害螨的效果及其使用技术,加快该技术在本地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灭螨灵对茶树害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螨的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茶树的为害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上防治害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然而,目前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多为杀虫剂,对害螨的防治不很理想,再加上长期连续使用已使害螨产生抗性,天敌数量下降,害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害日益猖獗,因此,目前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于茶树上应用的杀螨剂品种。灭螨灵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对瘿螨、跗线螨、叶螨等害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效果,且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并兼有杀虫效果。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浙江省温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田截形叶螨的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疆柳沟灌区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棉田广泛种植玉米诱集带,使截形叶螨(玉米叶螨的一种)成为为害棉花的害螨。2005年,截形叶螨在该灌区棉田已开始普遍发生为害。1特征特性截形叶螨雌成虫椭圆形,雄成虫呈倒梨形,体色夏秋两季都为深红色或锈红色,在棉田中较易与其它叶螨种类区别和辨认。截形叶螨以成、若螨在寄主叶背组织刺吸汁液,被害处正面呈现黄白色失绿斑点,危害严重时,玉米叶片完全变白、干枯,棉花叶片则变红干枯。2为害特点及症状2.1为害症状较隐蔽。据观察截形叶螨在棉田中为害…  相似文献   

5.
邓平  邓元锋 《中国棉花》2008,35(8):34-35
棉叶螨是本区常发性害虫.由于近年棉花连作年限延长,棉叶螨成为125团棉花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其造成危害越来越严重,防治难度很大.为解决这一难题,探索新的防治方法,达到经济、简便、实用的目的,特引进兵团捕食螨防治棉田叶螨技术进行大田示范,以明确捕食螨防治棉田害螨的效果及其使用技术,为125团植保生物防治工作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橡胶树主要害螨及优势种螨类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2年通过对西双版纳州橡胶林的害螨及其天敌进行2年多的调查。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橡胶树害螨主要有2种,分别为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和海南小爪螨(Oligonychus hainanensis Ma,Yuan et Lin);并详细记述了2种害螨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发生数量;初步调查到六点始叶螨的天敌19种,隶属2个纲、7个目、10个科,采用优势度指数评价法得出优势种群为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三者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初步摸清六点始叶螨主要天敌发生消长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在北疆棉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寄主广泛。近年来,由于北疆适宜的气候、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轮作倒茬少、秋耕冬灌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棉田生态环境的改变,为棉叶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致使棉叶螨在北疆棉区一度猖獗为害,为此每年为防治棉叶螨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为害特点棉叶螨的为害通过其口针刺吸,使寄主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进入寄主体内,对植物组织产生毒害作用,致使棉株营养恶化,代谢减弱,生理机能失调。棉叶螨为…  相似文献   

9.
付杰  雷新发 《中国棉花》2008,35(3):15-16
棉叶螨是新疆棉区常发性害虫,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目前化学防治费用较高.为探索新的防治方法,达到经济、简便、实用的目的,2006年新疆兵团农七师125团引进兵团植保站捕食螨防治棉田叶螨技术进行大田示范,以明确捕食螨防治棉田害螨的效果及其使用技术,为推广应用和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跗线螨是一种世界性害螨,也是我国茶树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害螨之一.从生活习性、种群消长、种群和化学生态学4个方面概述了茶跗线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3方面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技术,并讨论了目前在茶树寄主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茶树害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5):12-13
茶树上害螨的发生相当普遍,有的茶园螨类为害日趋严重,如何开展螨害的防治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广大茶农的重视。与其他作物一样,茶树上的害螨种群早已存在,以往螨害较少,主要是自然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如害螨与天敌的关系)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种群之故。当前螨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近30年来为防治昆虫害虫,在茶园中喷洒大量化学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对昆虫害虫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天敌的杀伤力也很大,而对各种害螨的杀伤作用却其微。因此,使得  相似文献   

12.
常壮壮  孙荆涛 《玉米科学》2021,29(4):110-114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害螨。目前对截形叶螨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本研究通过室内浸液法测定截形叶螨成螨、若螨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螨剂乙唑螨腈、联苯肼酯和螺螨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乙唑螨腈的毒力最强,对雌成螨和若螨24 h的LC50分别为0.033 mg/L、0.070 mg/L;联苯肼酯的毒力最低,对雌成螨和若螨24 h的LC50分别为0.685 mg/L、0.210 mg/L。3种杀螨剂对产卵量的影响均显著。乙唑螨腈可作为田间防治截形叶螨的最佳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记述海南岛钝绥螨属21种的分布和栖息作物;优势种类如纽氏钝绥螨〔Amblyseius new-sami(Evans)〕、拉戈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Muma)〕的生物学习性,室内捕食六点始叶螨、硃砂叶螨的能力;它们在橡胶园与六点始叶螨、在柑桔园与桔全爪螨的种群消长和对其控制效果。钝绥螨优势种群是控制害螨种群消长的有力因素,在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中,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通过对木薯田间螨害情况的调查,计算出感、抗性稳定的感螨品种华南101、华南124和抗螨品种华南7号、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同时对叶片的相关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木薯抗朱砂叶螨的关系。结果表明:4份木薯种质华南101、华南124、华南7号和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依次为89.2%、65.8%、38.3%和0.8%;木薯叶片厚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密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蜡质含量与螨害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为深入探究木薯抗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木薯害虫普查及其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适应中国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于2008~2009年间对木薯害虫、害螨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分布、危害进行普查,并对2种国家检疫性毁灭性害虫、害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5种主要害虫、害螨对木薯产业及本地生态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广西、广东共查获木薯害虫、害螨36种,其中害虫33种,害螨3种,并在国内首次发现木薯单爪螨和螺旋粉虱危害木薯,朱砂叶螨、蔗根锯天牛、白蛴螬在国内木薯种植区大面积严重发生与危害;木薯单爪螨、螺旋粉虱对木薯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目前,木薯害虫、害螨已成为中国热区木薯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木薯产业及本地生态经济的潜在影响与威胁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木薯单宁酸合成关键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分析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不同叶龄组织LAR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感木薯品种BRA900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分别为螨害前的1.38倍和1.44倍、1.33倍和1.48倍、1.42倍和1.43倍、0.82倍和0.50倍,除了中下部叶片螨害8 d的LAR酶活性显著降低外,其余叶片LAR酶活性在螨害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抗木薯品种C1115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则分别比螨害前显著提高2.13倍和2.41倍、2.02倍和2.09倍、2.02倍和2.04倍、2.01倍和2.03倍(p<0.05)。上述结果为阐明LAR酶活性显著提高与木薯品种抗螨能力的相关性及田间朱砂叶螨主要为害木薯中下部叶片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疆奎屯垦区棉叶螨的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素云 《中国棉花》2008,35(5):28-29
棉叶螨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从植棉以来,棉叶螨在奎屯垦区持续发生危害,大发生年份的频率较高.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曾在本区严重暴发,棉花产量损失惨重.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2003-2005年奎屯垦区棉叶螨发生面积分别达2.33万、3.2万、4.0万hm2;2006-2007年在6.0万hm2以上.棉叶螨发生面积持续增加,防治面积由25%上升到80%,大发生年份个别棉田受害减产达50%以上.2007年奎屯垦区加大了棉叶螨的防治力度,大大降低了棉叶螨的危害.现就本地棉叶螨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棉叶螨是棉花苗期和蕾铃期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植棉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变化,棉叶螨的发生为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就棉叶螨发生为害新特点、原因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棉叶螨在新疆一年发生8~15代,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害虫,2004年北疆棉区棉叶螨严重发生,其发生面积大,分布广、进地早、为害时间长,是近10年最重的一年。本文就2004年北疆棉叶螨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12004年棉叶螨在北疆发生的特点1.1棉叶螨进地早,螨量大,来势猛。北疆大部分地区于5月上旬在棉田始见叶螨,迁入棉田比2003年早7~15天,部分棉田螨量大,造成一定为害。如:农五师89团5月12日棉田始见叶螨,开发区1号井东条田边膜有螨株率达20%,百株螨量400头。1.2发生面积大,分布广,为害时间长。北疆农五、六、七、八师棉叶螨总发生面积13.67万公…  相似文献   

20.
茶叶害螨对茶树的为害性仅次于小绿叶蝉,在福安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等,据笔者近年调研,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