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桃金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和园林价值,盆栽可观花观果,成熟的鲜果可生食,风味独特,盆栽桃金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介绍了桃金娘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分析了桃金娘的开发利用前景,并总结了桃金娘盆栽技术,包括盆栽营养土配制、盆栽用苗培育、盆栽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桃金娘的栽培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桃金娘(Rodomyrtus tomatos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野生乡土植物,集食用、药用、观赏等价值为一体,具极高的利用价值,尚未被开发利用。为了弄清海南桃金娘资源状况与利用价值,通过查阅文献,调查了海南省桃金娘野生资源分布状况以及生境情况,总结了桃金娘繁殖技术,探讨桃金娘的利用价值和产业发展状况,以期为桃金娘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扦插生根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为生根指标,探讨扦插基质、插穗年限和萘乙酸、吲哚丁酸等因素对桃金娘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3种基质中,含沙黄土作为扦插基质最优;1年生桃金娘插穗生根率最高;萘乙酸100 mg/L+吲哚丁酸100 mg/L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桃金娘生根率达到40.67%,生根数6.77条,平均根长5.63 cm。[结论]该研究为桃金娘扦插繁育提供试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野生植物桃金娘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桃金娘的生物学特性,从营养成分、绿化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分析它的开发利用前景,并介绍了桃金娘的繁殖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桃金锒澄清果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金娘澄清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是在对桃金娘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加工特性进行了分析的基础进行的,主要包括多种果汁澄清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以及采用正交试验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所进行的果汁配方优化组研究并研制出桃金娘澄清果的最优配方及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桃金娘开发利用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金娘整个植株皆有经济价值,主要有生态价值、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等。桃金娘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高压繁殖3种。桃金娘造林或园林养护较方便,栽培管理不用太大的投入,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桃金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桃金娘生态学、药效成分、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价值进行综述分析,并展望了桃金娘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桃金娘叶片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相适应性,为其保护、引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NaOH离析法和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Ait.) Hassk.)叶片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研究。[结果]桃金娘叶片为异面叶;表皮角质膜厚,下表皮有密的表皮毛;叶肉组织中有较多的分泌腔;叶脉维管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表皮、叶肉及叶脉基本组织的细胞中常含有单宁。[结论]桃金娘的叶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属于旱中生植物。  相似文献   

9.
以银杏林下套种植物作为对照,分析了银杏林下种植台湾黄花菜、桃金娘对土壤养分含量、泥沙流失量及径流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台湾黄花菜和桃金娘后,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66.40%、42.33%、38.30%,含水率提高了57.14%,全碳、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38.53%、64.63%,泥沙流失量和径流流失量分别下降了22.30%、26.27%.表明种植台湾黄花菜和桃金娘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桃木不同生长期及干鲜叶精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种植的香桃木(Myrtus communis L.)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中的精油,采用GC和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进一步对不同生长期,以及干、鲜叶中精油组分和含量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中,鉴定出了36种精油成分,其中萜烯类14种,酯9种,醇7种,萜类氧化物3种,醛、酮、酚各1种。初花期的精油含有率(2.5mL·kg-1)略高于结实期(2.3mL·kg-1),结实期干叶精油含有率(2.17mL·kg-1)略低于鲜叶。在这两种情况下,精油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初花期鲜叶主成分为:乙酸桃金娘烯酯(36.93%)、芳樟醇(14.80%)、1,8-桉叶油素(15.80%)、α-蒎烯(12.64%)、桃金娘烯醇(5.54%);结实期鲜叶主成分为:乙酸桃金娘烯酯(31.83%)、芳樟醇(21.48%)、1,8-桉叶油素(15.39%)、α-蒎烯(10.32%)、桃金娘烯醇(4.69%);结实期干叶主成分:乙酸桃金娘烯酯(35.34%)、芳樟醇(18.48%)、1,8-桉叶油素(15.86%)、α-蒎烯(10.64%)、桃金娘烯醇(4.47%)。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罗浮山药用桃金娘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值得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合酶系对岗稔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采用果胶酶与纤维素酶两种酶对岗稔果浆进行酶解处理,以出汁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果汁酶解效果的酶比例、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合用可明显提高岗稔果浆的出汁率,在酶比例2∶1、酶用量0.4%、酶解温度40℃、时间180 min时,酶解效果最好,出汁率可达56.40%,比空白出汁率33.12%高出了23.28%,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4.330Birx,功能因子花色苷的含量可达169.28 mg/g鲜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Biolog-ECO技术,以万宁沿海3个地区8种优势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强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上层土对碳源的总体利用能力较下层土的强;(2)两个土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榄仁树均最低,上层土白楸最高,下层土蕨类+野牡丹+桃金娘等最高;(3)土壤微生物群落对4类碳源的利用率因植被类型而异,且糖类是导致上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糖类和氨基酸是导致下层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的敏感碳源;(4)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强度与其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链格孢菌、芭蕉炭疽菌、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福建省福州地区1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0.0lg·mL-1下,有8种植物对至少1种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60%以上,大飞扬、杨梅、桃金娘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这3种植物用极性从小至大的溶剂依次提取,提取物抑菌活性表明,活性物质多只分布在其中1至3种极性溶剂层中,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能力与抑菌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大飞扬的丙酮提取物对芭蕉炭疽菌孢子可能具有毒害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使芭蕉炭疽菌和链格孢菌的孢子芽管生长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白杨主要分布在温带,是雌雄异株的阔叶落叶乔木。因其生长速度快、材质好,可用于防护林、经济林,同时是很好的纸浆原料。毛白杨有性生殖能力较低,嫁接、根繁、扦插等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培养具有周期短,不受气候限制等特点是毛白杨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毛白杨育种工作一直是研究热点,基因工程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加快了毛白杨品种改良和选育。同时,毛白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推动了林木耐逆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漳江流域沿岸植物叶片中Si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漳江流域沿岸48种植物成熟叶片中Si元素含量及其随环境因子和在不同植物类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些植物叶片平均Si含量为1.23%;不同植物叶片Si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最高的是笔管草,达5.88%;最低的是桃金娘,仅0.02%. 48种植物中的17种是Si积累者,叶片Si平均含量为2.53%;31种是非积累者,叶片中Si平均含量为0.28%.从植物所属科来看,含Si量较高的主要有禾本科、木贼科、紫萁科、凤尾蕨科、鸭跖草科和桑科植物.研究还发现从上游到下游,土壤Si含量随土壤粘粒含量和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马缨丹和鸭跖草叶片Si含量与对应土壤的有效Si含量呈正相关,桐花树和秋茄叶片Si含量与对应土壤的盐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毛白杨AS-AQ法制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在对三倍体毛白杨的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进行了对其碱性亚钠 蒽醌法制浆特性的研究 .研究表明 :在相同蒸煮条件下 ,三倍体毛白杨较普通毛白杨细浆得率高 ,卡伯值低 ;浆张强度较普通毛白杨好 .三倍体毛白杨的碱性亚纳 蒽醌法浆 ,卡伯值在 18左右时 ,细浆得率达到 53 %以上 ,而且浆张强度较好 .所以 ,三倍体毛白杨是优良的纸浆材 ,而且较适合于用碱性亚纳 蒽醌法制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PtrSPI的抗虫功能,为开发新型林木抗虫生物农药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通过研究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PtrSPI的启动子及其在舞毒蛾幼虫取食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PtrSPI基因功能;利用真核重组蛋白PtrSPI饲喂舞毒蛾幼虫,观察记录幼虫的取食量、体质量和死亡率,并测定取食后的幼虫体内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探讨PtrSPI蛋白的抗虫能力。  结果  结果表明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PtrSPI的启动子区域共包含5个与植物抗病虫相关的元件;经舞毒蛾幼虫取食后,毛果杨叶片的PtrSPI基因呈先降后升的表达模式,且在取食30 h达到峰值,为空白对照的2.03倍;高质量浓度重组蛋白PtrSPI(300和500 mg/mL)对舞毒蛾幼虫的取食量和体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分别在取食4和6 d后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而幼虫体内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在取食初期显著上升。  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毛果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子PtrSPI的抗虫能力,可为进一步研发新型无公害抗虫生物农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毛白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由于其固着的生长模式,毛白杨存在长期承受胁迫的可能性。氧化胁迫是常见的非生物胁迫方式,在多个物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以毛白杨为材料在转录水平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通过转录组数据探明活性氧平衡的打破对毛白杨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毛白杨悬浮细胞系进行H2O2胁迫处理,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观察、分析了线粒体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通过对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得到了806个显著差异基因(P < 0.001且 |log2ratio| > 1),其中449个差异基因下调,357个差异基因上调。这些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的激活、赤霉素调控以及磷酸化途径。通过线粒体特异性染料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氧化胁迫条件下毛白杨线粒体的形态学,结果表明氧化胁迫下线粒体以蠕虫状为主。结论通过分析氧化胁迫条件下细胞转录组数据,在RNA水平揭示了氧化胁迫对植物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植物的应激反应和生长发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