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囊尾蚴体外培养及中药合剂对囊尾蚴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全球分布的α冠状病毒,能引起仔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一旦暴发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病毒感染期间,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是先天性抗病毒反应的关键介质。大多数冠状病毒通过限制IFN的产生和IFN应答的激活而产生一些策略以规避IFN应答。然而,PEDV颉颃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猪感染PEDV后,机体的先天免疫不能有效抵抗PEDV的侵害,PEDV通过限制或阻断IFN的功能和隐藏自身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两种途径逃逸宿主先天免疫。在此过程中,PEDV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及一些蛋白酶起到了关键作用,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能抑制IFN-Ⅰ的产生,协助病毒逃避机体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木瓜样蛋白酶通过去泛素化酶活性阻断天然免疫信号通路,PEDV也可通过阻断双链核糖核酸(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导IFN-Ⅰ的产生,以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这些研究为深入了解IFN在PED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PEDV逃避IFN抗病毒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先天性免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PEDV的防治及PED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所以猪囊尾蚴是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存在形式,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狗、猫、人也可以作为中间宿主。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4.
药物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和伊维菌素体外作用猪囊尾蚴,并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比较。于用药后6,12,24,36h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和氟苯达只均能体外杀灭猪囊尾蚴,强烈程度顺序为吡喹酮、芬苯达只,阿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发挥作用的时间顺序为吡喹酮,奥芬达唑,芬苯达唑,阿苯达唑,氟苯达唑。伊维菌素无杀灭猪囊尾病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猪囊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对囊虫病的有效诊断成为控制该病的关键。目前,囊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测,所用抗原多由虫体制备,存在虫源短缺而不易大量获得的问题。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拟对猪囊尾蚴重组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猪带绦虫有成虫、虫卵、六钩蚴、囊尾蚴不同形式的发育阶段和寄生状态,不同的虫体形式以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满足其寄生在相应宿主体内的需要。研究发现,六钩蚴与囊尾蚴在虫体组成成分、生化指标以及代谢(分泌)产物等方面都有差异。SDS-PAGE和免疫印迹研究表明,六钩蚴的抗原成分非常复杂,不仅有共同抗原、阶段发育特异性抗原,而且在入侵宿主定植在肌肉组织后,表  相似文献   

8.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因囊虫病猪肉不能鲜销食用,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多年来,对猪囊虫病防制从圈养猪到驱绦灭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自1985年“猪囊虫病生前快速诊断——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方法”间世以后,经推广应用证明该方法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便于基层兽医掌握应用,如能和治囊药物配合应用,确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巴彦县猪囊尾蚴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为今后防制工作提出可靠依据,我们从1992年3月份至1994年2月份(二个年度)对位于我县东、南、西、北部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洼兴、巴彦、西集、兴隆四大镇生猪囊尾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人体小肠内的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所以猪囊尾蚴是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存在形式,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羊、鹿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而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猪带绦虫和猪囊尾蚴主要在人和猪之间交替感染,一则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二则给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广大医界人士从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其不同条件下抵抗力如何,国内研究和报道的不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兔抗囊虫粗抗原IgG,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病、健猪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68%和5.30%,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免疫复合物解离处理后,病、健猪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35.29%和2.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查明,某些病、健猪血清中存在一种共同的抗原成分,导致交叉反应。这种成分不易被3.5%PEG沉淀。病猪血清中还存在一种特异抗原成分,其反应性强,主要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猪囊尾蚴B抗原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从猪囊尾蚴虫体中提取 R N A, 根据已发表的 B 抗原( Ag B) 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用 R T P C R 扩增出 Ag B 全基因, 以p U C119 为载体克隆, 转化到大肠杆菌 J M83 中, 经分析鉴定所扩增片段为 Ag B 基因。  相似文献   

13.
囊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用于疗效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15头囊虫病猪和 15例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 (CA)的变化情况作了观察。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猪 15头 ,经剖检证实治愈 13头 ,其中 10头在治疗后 15 d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30 d后 13头猪血清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其中 3头猪 CA转阴 ) ,治疗 6 0 d后 CA转阴猪达 10头 ;未治愈的 2头病猪 ,CA一直变化不大。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患者 15例 ,其中 9例经 1个疗程治愈 ,治疗后 30 d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6 0 d后 CA全部转阴 ;3例经 2个疗程治愈 ,6 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转阴 ;2例经 3个疗程治愈 ,治疗 9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经 6个疗程治疗未治愈 ,其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小于 2。以上结果表明 ,血清 CA的光密度 (D值 )变化能准确反应囊虫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状态 ,治疗前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或 CA消失可作为囊虫病治愈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抗猪囊尾蚴头节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采用纯化的猪囊尾蚴头节(Cysticercus Cellulosae Scolex)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3株分泌抗猪囊尾蚴头节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2C6、3A5和4G10)。对这3株MAb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其染色体平均记数为92±10对,经间接ELISA检测腹水效价分别为1:12800、1:6400和1:25600。亚类鉴定证实,这3株亚类均为IgG1型。Westernblot检测表明,3株纯化的MAb均可与猪囊尾蚴头节抗原发生特异反应;而与猪囊尾蚴囊壁和囊液抗原均不发生反应。本研究获得的3株MAb为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核质巨DNA病毒,它引起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ASF的出现给全球养猪业和整个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威胁和挑战。目前尚无针对ASF的有效疫苗,而对ASFV感染机制和免疫逃逸机制认识的不足是制约商品化疫苗研究的主要因素。本文对ASFV的结构和生命周期进行了总结,并从先天性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反应和程序性细胞死亡3个方面,对ASFV调控宿主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归纳,以期为ASFV致病机制研究和新型疫苗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猪囊尾蚴头节特异性单链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进行酶切鉴定,PCR鉴定以及测序分析,然后采用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将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linker链连接成Vh-linker-Vl单链抗体基因(ScFv)。将此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 M109,从而进一步克隆并对重组载体pMD-ScFv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并克隆了抗猪囊尾蚴头节单链抗体,为重组免疫毒素ScFv-PE40的构建?表达及活性测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囊虫匀浆浸提液中分离出一种抗原性与特异循环抗原相同的成分,以这种抗原成分通过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病、健猪的血清抗体,结果病猪抗体阳性率为93.2%(96/103),健猪阴性(?)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以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检测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囊虫病猪血清的检出率为94.55%(104/110),健猪血清阳性率为8.5%(8/94).假阳性反应主要来自棘球蚴感染.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可耐受100℃30min而仍保持其抗原活性,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囊虫病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盒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部分纯化囊虫抗原免疫 B A L 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 S P2/0 细胞融合制备抗囊虫循环抗原( C A) Mc Ab ,共获得 8 株分泌抗囊虫 C A M c Ab 细胞株。经鉴定,筛选出组合后能获得最佳检测效果的 C A M c Ab细胞株 M c Ab 1 C7(包被)和 H R P1 B5 作为检测用的 M c Ab,用其建立了检测囊虫 C A 的双抗体夹心 E L I S A方法,并研制了囊虫病 C A 检测试剂盒。试剂盒用于检测囊虫病 C A,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囊虫病血清 C A的检出率为 91.43% ,脑脊液 C A 的检出率为 94.4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