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生物有机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结合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生产实际,从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状况、水稻经济性状、水稻产量等4个方面进行了肥效研究实验,得出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增产及增收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较试验前土壤基础值有较大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长期、持续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改良长期种植水稻田块的土壤环境,进行了基施不同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水稻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巨大芽孢杆菌+米曲霉混合的微生物有机肥作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最佳;施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混合的微生物有机肥作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且能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的平衡施肥技术,在水稻上开展了商品有机肥应用效果和施用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条件下,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水稻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水稻主要生长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较常规施肥有显著提高,同时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土壤肥力中等田块,水稻施用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尿素162 kg/hm~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水稻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特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因试验地土壤供肥能力有限,需辅助施用适量肥料来弥补地力不足,而水稻生产上施用氮肥可促进其植株生长发育,加快分蘖发生,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化肥减施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还可起到改善土壤、提升稻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在十堰市郧阳区3个不同乡镇进行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的含量,与施用前相比,分别提升5.16%、5.56%、24.61%、1.07%、16.70%,土壤pH值变化不大且维持在中性左右;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 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 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 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 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减少40%化肥水稻产量、千粒重、穗数、每穗粒数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增加趋势。在NPK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化肥与精制有机肥比例为6:4时水稻产量最高。施用精制有机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提高明显、施用秸秆对土壤有机质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对稻田Cd 和Pb 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处理可以提高土壤pH值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并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 和Pb 的含量,且土壤pH 值与土壤有效态Cd 和Pb 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处理还可以降低水稻体内Cd 和Pb 的含量,其中水稻糙米Cd 降幅达到了22.00%和18.34%,水稻糙米Pb 含量的降幅也达到了33.46%和12.31%,且水稻糙米Cd 和Pb 的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 和Pb 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各处理对土壤pH 值、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效态Cd 和Pb 的含量以及水稻Cd和Pb 的影响,可以看出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处理对于Cd 和Pb 污染稻田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增施有机肥对冬水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究冬水稻田耕层土壤培肥的有机肥科学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施用等量常规化肥基础上,分别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A_1~A_5)5个水平,以不施用任何肥料(CK_1)和仅施用常规化肥(CK_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可提高水稻产量,以A_2处理增产率最大,较CK_2增产6.44%;A_3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其中籽粒的氮、磷含量较大,秸秆的钾含量较大;A_2处理水稻养分含量及吸收量均最大。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冬水稻田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但A_2~A_5处理间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在常规化肥用量基础上配施1 500~4 500 kg·hm~(-2)有机肥料(A_1~A_3处理),可提升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是冬水稻田有机肥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1.
朱家骝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28-2229
为探索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了增施有机肥、石膏粉、土壤改良剂、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的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pH 8.75、水溶性含盐量2.98 g·kg-1的盐碱地,通过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粉、用酸性肥料代替普通肥料、增施土壤改良剂的技术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甬优1540的产量,增产达27.3%;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石膏粉、酸性肥料、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对土壤水溶性含盐量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但通过水稻的种植,能够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12.
马义虎  葛立立  杨凯鹏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8-8891,8894
从有机肥分类、有机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以及有机肥对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开展有机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合理使用有机肥、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克服水稻土上桑叶失绿病的途径,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喷施铁肥及土施硫黄、有机肥、木质素铁肥对防治桑树(桂桑优62)失绿病的效应。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加尿素和柠檬酸铁14 d后,桑叶单叶重、叶绿素、活性铁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硫黄、有机肥后土壤p H值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铁、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桑叶重量显著增加,其中施用有机肥后桑叶增产率达43.0%~47.1%;施用后46 d及8个月后,对桑树铁素营养的效应及施用后54,305 d对夏桑及秋桑产量的效应均显著。施用木质素铁肥后土壤有效铁、桑叶铁含量和叶片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虽然木质素铁肥对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显著,但有机肥与木质素铁肥混施后,土壤p H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铁含量和桑叶铁含量显著提高。施用木质素铁及混施木质素铁和有机肥73,236 d后,对桑树铁素营养及桑叶生长有显著正效应,对土壤p H值及有效铁含量的影响可维持至施用后13个月。由此可见,叶面喷施铁肥是快速矫正桑叶失绿病的有效措施,而土壤施用硫黄、有机肥、木质素铁肥及混合施用木质素铁和有机肥是防治水稻土上桑叶失绿病的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设置有机肥分别替代10%、20%、30%、40%、50%化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总施氮素的10%、20%时,水稻亩产量较高,替代比例为30%时,水稻产量差异不明显,替代比例分别为40%、50%时,水稻有效穗数明显减少,从而使产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土壤容重,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肥替代总施氮素比例应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累积及有效性的影响,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8种不同施肥条件下[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和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全量及有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磷、氮磷钾肥会降低土壤pH、CEC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且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更优。长期施用化肥,土壤Fe、Mn、Cu、Zn、Pb和Cd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后土壤Fe、Mn、Pb含量变化也不明显,Cd略有增加,Cu、Zn含量显著提高,但均低于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化肥对Cu、Zn、Pb和Cd的有效量影响不明显,磷肥可显著提高有效Fe含量,降低有效Mn含量,而有机肥提高Cu、Pb、Cd有效量,对其有活化效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理化性质、元素总量间的相关性因元素的不同而异。研究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及有机肥不会造成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能有效调整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升土壤肥力。较施纯化肥,水稻增产显著,以施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配施化肥,对土壤地力的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了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且能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45%水稻秸秆与55%猪粪混合制成的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推进商品有机肥的施用,找出合理经济的商品有机肥用量,在2014~2016年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对"甬优1540"水稻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商品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商品有机肥处理的水稻产量3年平均增产幅度为1.65%~2.42%,且随商品有机肥用量和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升高;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增加单位面积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若计算商品有机肥的成本,2014~2016年施用商品有机肥处理的水稻经济效益增加值为负,但水稻经济效益的增加值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水稻籽粒产量、商品有机肥价格、环境安全等因素,推荐商品有机肥每667m2施用量为200~250kg。  相似文献   

19.
富硒有机肥对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水平对宁粳43号水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富硒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尤其是根部硒含量。施用富硒有机肥各处理间籽粒硒含量均高于CK处理,籽粒硒含量顺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4),过量施用富硒有机肥会抑制水稻对硒元素的吸收。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也逐渐提高;水稻种植一年后CK处理和处理(2)土壤全硒含量小幅降低,处理(3)与种植前基本持平,处理(4)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水稻籽粒中硒含量和经济效益,适宜的富硒有机肥施用量以7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海岛地区单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配施4 500 kg·hm-2有机肥(M1)和常规施肥配施9 000 kg·hm-2有机肥(M2),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累积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M1和M2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分别增产14.0%和19.7%;而M2的水稻产量又显著高于M1处理。施用有机肥(M1和M2)相较于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防止土壤酸化。与CF相比,施用有机肥(M1和M2)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M2处理的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升土壤肥力,是水稻生产上一种较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