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郊优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油菜高效栽培即"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薹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在基本不影响油菜子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休宁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了油菜"333"与"345"技术示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45"技术集成模式增收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油菜生产综合效益,对于促进油菜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是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城郊或交通便捷的地区推广,可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7,(4)
<正>最近,经过七年的科研攻关,华中农大成功攻克油菜根肿病,选育出首批具有应用价值的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R"和"华双5R"。该成果已通过了湖北省组织的田间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新品种对根种病4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抗性,对保证油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油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地膜垄盖沟植技术是农业部提出的"四节"工程(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的重要保证措施,并列入粮食丰收计划之中.我县自1998年引进该技术在小麦、油菜作物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应用地膜垄盖沟植技术种植小麦、油菜可充分发挥该技术所具有的增温、保墒、提高肥效、抗旱等特点,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可解决海拔2700-2800米的脑山地区冷凉气候下小麦、油菜青秕不熟,千粒重低,品质差等问题,对我县粮油产量的大幅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膜覆土穴播油菜抗旱高产栽培是1项旱作农业创新技术,具有增温、集雨、保墒、除草等作用。近年示范推广种植测产显示,该技术与常规露地相比其产量增幅达45.6%,可以大幅提高油菜产量。为此,今后创新集成油菜抗旱高产栽培措施,以提升通渭县油菜的大田生产技术,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油菜“一菜多用”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菜是甘肃省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油脂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甘肃省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因此,油菜是"一二三"产业结合的最佳农作物。本文在对甘肃省油菜主产区"一菜多用"技术应用情况和近年来甘肃省实施的油菜项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和政县双低杂交油菜发展状况,总结了杂交油菜保优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在和政县发展双低杂交油菜生产中适用性强、普及利用率高,对提高油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和县塘河地区主要种植青稞、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作物单一、多年连作,导致施肥增多,病虫害严重。针对连作和"油菜—青稞"常年轮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蚕豆—青稞"轮作的减肥增效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比"油菜—青稞"栽培模式增收明显,农药残留对二次栽培的作物药害低。"蚕豆—青稞"栽培模式具有节本、增效、增收的优点,在塘河地区乃至青稞种植区域推广应用该技术是今后藏区粮食栽培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油菜树种植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树种植技术就是选用适合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通过育苗稀植与全营养"三康肥"配套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山区部分县市,推广势头强劲,总结该项技术在咸丰县的初步应用成果、技术要点、完善改进事项和发展前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武威市油菜"一菜多用"技术模式应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油菜发展现状、以油用为主的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油菜"一菜多用"技术模式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油菜"一菜多用"技术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1月6日,我国首个"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开业,参加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会议的100多名专家成为光顾的首批客人。这个特殊超市提供的"货品"是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油菜优异基因资源。近年来,由于我国油菜育种中采用的亲本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3.
正油菜油蔬两用是指油菜在抽薹时采摘油菜薹作蔬菜食用,在成熟时收获油菜籽榨油用。该技术具有一次种植两季收益、节本增效等特点,是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缓解油菜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的重要举措;在重庆、江苏、湖北、上海等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多。2019年油菜多用途开发利用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业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近年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我们总结完善了一套"两高双低"优质油菜保优栽培技术和"两高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既实现了优质品种向优质商品的转变,又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施用叶面肥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天下"叶面肥对油菜具有保花饱荚、缩短茎秆、抗倒、抗逆、促进早熟等作用,为验证该叶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施用后效果显著,并以在抽苔期和开花期各喷1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     
《农村科学实验》2012,(5):46-48
我国首个"油菜基因资源超市"落户武汉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创办的我国首个"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在湖北省武汉市油料所阳逻基地开业。这个特殊超市提供的"货品"是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油菜优异基因资源,参加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会议的百多名专家成为了超市的首批客人。近年来,由于我国油菜育种中采用的亲本遗传背景狭窄和  相似文献   

17.
"浙双7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双低、高油油菜品种,具有高产、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较抗菌核病等特点。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区油菜栽培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刍议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产值对于国内社会平稳发展极为关键。基于此,我国农业生产要不断提升各项农耕养殖技术水平,实现我国良田增产增收,以此来维护市场供求平衡。现阶段,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实施给农业种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以笔者所在的云阳县栖霞镇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双低油菜的总产量,相比技术应用之前增产两倍之多,而且提升了农耕土地的利用效率,该技术具备极佳的实践价值。本文就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做以论述,剖析该技术的实施要点,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油菜属于云南省关键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积极推广杂交油菜品种是发展油菜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文章以云油杂2号为例,主要从播种时间、水肥控制、大田管理及收获等层面,阐明杂交油菜配套栽培技术,并介绍"4个不放松"病虫害防治措施与33.33 hm~2油菜高产样板的具体措施情况,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着"集成技术、减量增效、确保安全"的原则,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该技术模式下,示范区内油菜病虫害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