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伐季节 伐桩直径 桩高及树龄对刺槐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河北省灵寿县进行了采伐季节、伐桩直径、桩高及树龄对刺槐当年萌芽更新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非生长季采伐的萌芽更新效果明显优于生长季节内采伐,即前者的萌条数量、萌条径高生长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后者;②伐桩直径对萌条数及伐桩萌条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各径级伐桩萌条的径高生长差异不显著;③在6~15a生的年龄范围内或伐桩高度低于30cm时,伐桩萌芽力是均等的,即树龄和桩高对伐桩的萌芽更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轮伐期和不同林分密度以及不同轮伐期组合和重复采收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和林分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轮伐期对伐桩的萌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林的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林分密度对伐桩萌芽力和萌芽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总产量(种植后8a)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减少。研究证明,大叶相思实生林萌芽更新的首采轮伐期以4a为最佳。②矮林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叶相思幼态化。在种植后5~6a内对这一树种进行第二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与第一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以9a为一个经营期来说,以萌芽更新方式经营2代与3代其更新效果和林分总产量相当。为减少营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议经营两代即可,轮伐期组合以4+5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对丽水地区实验林场杉木采伐更新的调研结果认为:为有利于杉木萌芽更新,杉木的主伐年龄不宜过迟;伐桩高度必须降到20cm以下;采伐后应及时炼山;有条件的应提倡伐桩下山基部复土;对大径级伐桩可通过施肥促进萌芽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萌芽更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进行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萌芽更新影响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能提高萌条数量而且能促进萌条生长,提高萌条质量,并对伐桩的萌条分布也有一定影响,采伐时应尽量降低伐桩高度,并正确留条。  相似文献   

5.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林地清理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的林地清理方式以不炼山且伐桩不覆盖处理为最好 ,与炼山的处理方式相比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伐桩早萌芽且萌芽率高 ,而且林分径高比例较为协调 ,抗风能力强 ;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物多 ,白蚁食物丰富 ,伐桩及萌芽条基本不受白蚁危害 ,更新效果较为理想 ,2 6 5个月林分有效株数、萌芽率、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达 3 2 1 7条·hm- 2 、81 0 4%、7 3 0m和 6 2 0cm ;实行不炼山 ,采伐剩余物的腐烂分解将使腐殖质增多 ,利于地力的维持。不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出发 ,巨尾桉二代萌芽更新应采用不炼山伐桩不覆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  相似文献   

7.
短轮伐期刚果12号桉的萌芽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伐期龄5年的刚果12号桉采伐迹地萌芽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具有旺盛的萌芽能力,且生长迅速。其伐桩萌发比、桩均株数及有效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1年生为97.2%、4.3株、2.7m和1.6cm;2年生为95.6%、2.4株、5.6m和4.4cm.显示了萌芽更新作为短轮伐期刚果12号按工业原料林的主伐更新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柞树成、过熟林萌芽更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柞树林进行小面积皆伐与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柞树成、过熟林小面积皆伐,萌芽更新效果良好。17a 生柞树萌芽林胸径达5 .8cm ,树高达7 .4m ,蓄积量66 .78m3/hm2 。柞树萌芽能力与采伐年龄和采伐季节有密切关系,林龄越大,伐后萌芽力越弱;树液流动季节采伐,萌芽力弱,反之较强。  相似文献   

9.
林龄、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北坡发育良好的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林内、林窗、林缘)栓皮栎伐桩萌苗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以及环境条件对伐桩萌发能力、萌苗数量和萌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中存在3种起源的栓皮栎幼苗,分别为伐桩萌苗、实生苗和主干基部萌苗;2)伐桩萌苗在不同生境中对种群更新的贡献不同,在林内,种群更新以伐桩萌苗和实生苗为主,林窗和林缘的种群更新主要依靠伐桩萌苗;3)生境条件对伐桩的萌芽能力、萌苗的保存率和生长产生影响,林窗和林缘的伐桩萌芽能力较强,但萌苗枯死率也相对较高;萌苗在林窗中生长最好,其高度、基径、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林缘和林内的萌苗;4)林窗对栓皮栎的伐桩萌芽更新较为有利,在更新不良的栓皮栎次生林中适当间伐,开辟林窗,有利于栓皮栎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1.
厚朴伐桩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在生长季节采伐也能得到满意的萌芽更新效果,每个伐桩可萌发1-7个萌芽条,7年生厚朴矮林的树干与树枝鲜重达60.2t.hm^-2,平均净生产量为8.6t.hm^-2.a^-1,表明厚朴完全适宜矮林经营,伐桩高度对萌芽条数量,矮林生长影响不大;伐桩萌芽条数量越多,矮林生长越好。  相似文献   

12.
南方型杨树萌芽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4年生Ⅰ-69杨萌芽林和植苗林的调查研究表明:用采伐Ⅰ-69杨树林留下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明显,萌芽林与植苗林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4年生萌芽林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比植苗林增大18.2%、11.4%、35.7%。  相似文献   

13.
<正> 杉木属强萌芽性树种,采伐后的伐桩能够生长出旺盛的萌芽条,对这些萌芽条加强管理,可使幼林适时郁闭。同时,经营萌芽林,较重新整地造林相比,可以节省投资,且技术并不复杂。信阳地区已有大面积的杉木林陆续进入成熟林,成熟林采伐后,其更新方式如何选择已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4.
小美旱杨是河套灌区农田林网的主栽品种。结合天牛危害木的砍伐以及成熟林的更新,经过3年的试验,找到了萌芽更新最佳采伐时间及伐桩高度,同时结合萌芽力和生长量的调查,总结出了一整套萌芽更新技术措施,为萌芽更新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年对热带薪材林经营管理及林分采伐更新等的研究,总结了一整套经营技术,包括抹芽定株(保留2~3株/桩萌条)、追肥(复合肥300g/株)、采收更新的轮伐期(一般4a左右,超短轮伐期1.5~2a,桉树类与相思类树种的混交林约3年采收相思类树种)、采伐方式(短轮伐期薪材林皆伐、乔薪结合择伐或间伐)、采伐季节(避开雨季,最好时期为冬季,其次为夏季)、伐桩高度(桉树类约10cm、相思类约60cm高)以及其它与更新相关的林龄、桩径、树种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对热带薪材林经营管理及林分采伐更新等的研究,总结了一整套经营技术,包括抹芽定株(保留2~3株/桩萌条)、追肥(复合肥300g/株)、采收更新的轮伐期(一般4a左右,超短轮伐期1.5~2a,桉树类与相思类树种的混交林约3年采收相思类树种)、采伐方式(短轮伐期薪材林皆伐、乔薪结合择伐或间伐)、采伐季节(避开雨季,最好时期为冬季,其次为夏季)、伐桩高度(桉树类约10cm、相思类约60cm高)以及其它与更新相关的林龄、桩径、树种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桉树伐桩萌芽的控制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树伐桩进行萌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1%草甘膦除草剂10ml/L液喷30~60cm高的伐桩萌芽条,萌芽条和伐桩死亡率达95%以上;伐桩萌芽前采用厚度2C以上的黑色塑料袋覆盖,可以控制伐桩萌芽,伐桩死亡率达到82.7%以上。以上两种方法控制桉树伐桩萌芽效果好,操作方便,费用低,可以在桉树林抚育间伐、低产林分改造和采伐更新换代造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薪炭林     
一、薪炭林的特性: 薪炭林主要是利用阔叶树的萌芽力而进行森林更新、生产薪材和制炭原木的森林。所谓萌芽更新,就是在采伐林木时,利用根桩的树皮里面生出萌芽条,而培育成森林的方法。其采伐方式有择伐和皆伐两种。特别是择伐,由于与伐期长的用材林情形不同,采伐的百分之  相似文献   

19.
伐桩高度对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尾巨桉3个不同高度水平伐桩的萌芽率和萌芽力的调查分析,阐明伐桩高度对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巨桉的萌芽更新能力极强,且高度在5~10 cm的伐桩在3个处理中具有最高的萌芽率和萌芽力,其中,萌芽率高达97.3%,显著高于15~20 cm的伐桩;萌芽力高达16条/桩以上,且与10~15 cm和15~20 cm的伐桩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对萌芽林胸径和树高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祁连圆柏采种林树高和提高产种能力,于2015年,在祁连山东段北麓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小石门沟对20年生祁连圆柏人工采种林进行皆伐更新,探讨不同采伐季节和伐桩高度组合对伐桩萌生植株的再生能力、树高、冠幅、产种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圆柏采伐更新后,伐桩易萌生枝条形成新的植株,植株树高降低,结果株率和单枝结果能力提高,生产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播种后幼苗生长量均高于对照(天然植株)。不同采伐季节和伐桩高度正交组合中,春季采伐+伐桩高度50 cm的综合效果最佳,5年生伐桩再生植株结果株率、单枝产果量、千粒重、发芽率、幼苗高、针叶数分别为88.30%、2.78 kg、121.56 g、60.30%、11.29 cm、9.80个·株~(-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05%、73.75%、28.61%、70.48%、54.45%、34.43%;株高仅1.38 m,较对照降低81.07%。研究结果可在祁连圆柏采种林矮化培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