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通过调查分析20年来洪泽县蔬菜园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寻求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的合理施肥结构和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20年来洪泽县蔬菜园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寻求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的合理施肥结构和用量。 相似文献
3.
辽宁铁岭农田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变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铁岭市七个县 (市 )区的农田耕层土壤样品分析 ,结果表明 :1998年与 1980年相比 ,全市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下降 ,有效磷含量增加 ,有效钾含量降低。因此在农田作物施肥上应采取增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 )及增加配方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投入等方法进行补钾和增加有机质、全氮含量 ,以达到土壤养分平衡 ,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4.
宁夏农田土壤耕层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和实际采样测定结果,探讨了宁夏山区和灌区农田土壤耕层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70年、1985年和2000年3个时段内,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或较显著增长态势,土壤速效钾含量近15年在灌区明显下降,土壤氮磷钾全量养分在30年间没有明显变化。从两个地区比较来看,除土壤全磷量外,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都是灌区显著高于山区,而变异系数除土壤全钾外都是山区显著大于灌区。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掌握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今后无公害茶区的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我们对I临沂市茶区的土壤养分进行了取样分析并与1987年分析的结果作比较,探讨了土壤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提出了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通过设置侵蚀模拟小区,研究紫色土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侵蚀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铲土侵蚀模拟法建立5种侵蚀程度(0,5,10,15,20 cm)和2种管理措施[不施肥(CK)、常规耕作(F)]的原位试验,采用田间原位检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等手段,对常规耕作侵蚀耕层土壤养分的恢复效应和土壤养分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耕层土壤养分各项指标均表现为F>CK,表明F较CK改善土壤养分效果较好,且对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改善效果明显。(2)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主要富集在0—20 cm表土层,整体随侵蚀程度加剧,随剖面呈下降的趋势,F下0—3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明显,对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增幅效果最优。(3)经过连续4年的定位试验,CK下有机质、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背景值增长4.33%~15.89%,全氮含量较背景值无明显变化,全磷含量较背景值降低11.78%;F土壤养分含量较背景值增长4.51%~49.46%。研究成果可为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途径、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0.
耕层养分状况是决定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因子,定期检测耕层养分变化及其发地趋势,是人们制定合理施肥方案及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仪征市30年耕地养分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仪征近30年来地力调查与定位监测数值、粮食产量数据、气象数据、肥情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下列结果:30年间有机质变化呈显先降后升的趋势,这和农田有机物质的投入与消耗的数量平衡有关;速效P呈显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速效K呈显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和P、K化肥用量变化有关;有效Zn呈上升趋势,有效B呈下降趋势,这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30年间粮食生产出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粮食产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育种技术突破引发产量大幅度提高,气候因素影响当季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养分质量指数(SNQI)的时空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且SNQI值越高粮食产量年度间变幅越小,抗风险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城乡交错带的分析样区,通过对1982年、2000年2期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982~2000年近20年间大兴土壤养分除土壤速效K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尤以速效P含量增长最多。各项养分增加值分别为有机质31.02%、全N 50 %、碱解N 37.89%、速效P 177%,而速效K则减少6.97%。1982年的5种土壤养分中,速效P的变异系数最高,为0.50;全N次之,为0.4;有机质、速效K、碱解N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28~0.32之间。2000年的5种土壤养分中,变异系数最高的仍是速效P,为0.57;速效K次之,为0.36;有机质、全N和碱解N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19~0.23之间。1982年有机质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45.32%,2000年的为26.54%,说明其在小尺度上的空间相关性增强。1982年速效K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36.96%,2000年的为29.82%。2000年全N、碱解N和速效P的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大于1982年的比值。2000年各项土壤养分的空间相关距离均比1982年增大,基本上趋向于以大块状变异为主,具有较强的渐变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不同群落类型中七子花器官营养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群落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群落类型中七子花开花期器官营养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群落中七子花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差很大,其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而Ca和Mg的较小。(2)七子花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大小为:N、P、K的顺序均为叶>皮>枝>干,Ca和Mg均为皮>叶>枝>干;不同器官中,七子花5种营养元素的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皮、枝、干;七子花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其中叶、皮和枝的较高,而干的较低。(3)七子花植物体元素含量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不明显,说明不同群落内七子花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并不是主要由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决定的,而是其他生境因子影响的结果。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率等生境条件所造成的七子花生存状态的差异是不同群落七子花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通过对贵州南部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生境的土壤进行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喀斯特微地貌的土壤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小生境地表微形态和微地貌空间变异的影响下,石坑、石沟、石缝、石洞和土面的土壤分布及其性质出现明显的水平空间变异。石洞土壤砂粒含量、>5 mm团聚体数量、容重明显高于石坑、石沟、石缝和土面的土壤,而<1 mm团聚体数量、通气孔隙度及腐殖酸、全氮、全磷、有效氮的含量则相反;石坑土壤<1 mm团聚体数量、通气孔隙度及有机碳、腐殖酸、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显著高于石洞、石沟、石缝和土面的土壤,而黏粒含量、>5 mm团聚体数量、容重则明显低于土面、石沟和石缝的土壤;石沟土壤的黏粒含量显著低于土面和石缝的土壤,而<1 mm团聚体数量及有机碳、腐殖酸、全氮的含量则相反;石缝土壤有机碳、有效钾的含量明显低于土面、石沟的土壤。初步将喀斯特微地貌的土壤类型分为石洞型、石缝型、土面-石沟型和石坑型,其中土面-石沟型土壤分布最多,其次为石缝型。 相似文献
16.
大棚设施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状况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山东寿光不同棚龄大棚土壤速效N、P、K及重金属Cu、Zn、Cd、Pb含量调查表明:随大棚棚龄的增加,速效N、P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其增加量与棚龄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K含量增加幅度不大,即N、P、K施用不均衡;重金属Cu、Zn、Pb含量随大棚棚龄的增加有一定的增加,Cd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这几项重金属含量均比农田含量要高,表明在大棚高强度施肥及人为活动影响下,引入了重金属;农田及大棚重金属含量均较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未超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镍在6种不同性质土壤中活性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双常数速率方程很好地加以描述。参数k反映了变化过程的速率,即k值愈大者,其变化的速率愈小。 相似文献
19.
20.
Begoa Blasco Juan J. Ríos Eva Sánchez-Rodríguez Maria M. Rubio-Wilhelmi Rocio Leyva Luis Romero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2013,36(13):1958-1969
Iodine is vital to human health, and iodine bio-fortification programs help improve the human intake through plant consumption. Essential processes in plants that can be altered by iodine bio-fortification include the nutritional state of plant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mineral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ere affec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iodide [I?] vs. iodate [IO3 ?]) and dosages (0, 20, 40, and 80 μM) of iodine, to ascertain the influence of this trace element in 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 plants. The application of 80 μM of I?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trients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to below the optimal ranges established for this crop. The IO3 ? treatments represented optimal maintenance of the nutritional state for most of the nutrients and even an improvement of nutrients as important as magnesium (Mg) and iron (Fe). 相似文献